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韩国思政的发展

韩国思政的发展

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在韩国,从小学起就开始以儒、佛思想作为国家主要的道德理念,进行有特色的道德教育。

尤其是二战后为了清除日本殖民奴化教育,更是把道德教育作为立国兴国的首要任务。

几十年来,韩国已经成为亚洲地区后发展型国家德育现代化的典型代表。

更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从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一跃成为著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众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韩国发展成功的原因进行了考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但几乎都同时注意到教育在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特别是成功的道德教育孕育出“家族式”的民族精神,与义。

特别是成功的道德教育孕育出“家族式”的民族精神,与韩国的崛起息息相关。

韩国不仅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国家,而且在教育的作用方面,表现出强政治化倾向,把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化放在十分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上,强调其所担负的培育韩国公民的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主义的建国理念、东方文化传统和现代西方价值结合的第一节韩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状态在本质上是韩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

如同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构成的基础、具有的特色离不开韩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支撑。

所以,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韩国在上述各个方面的发展概况。

一、韩国国情简介韩国,全称大韩民国。

位于亚洲大陆东北朝鲜半岛的南半部,北接中国和俄罗斯,东、南、西三面环海,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万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与日本隔海相望。

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山地面积约占70%。

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

C,降水量约1300~1500毫米。

韩国国土面积9.96万平方公里。

全国划分为1个特别市 (首尔特别市)、9个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庆尚北道、庆尚南道、济州道)、6个广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

人口4850万(2006年),为单一民族,通用韩国语,50%左右的人口信奉佛教、基督教等宗教。

整个朝鲜半岛在二战前是一个整体,战后才以38。

线为界分为朝鲜和韩国。

战后的韩国,摆脱了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

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成立,李承晚当选首任总统。

不久又发生了1950~1953年的三年朝鲜战争。

当时,韩国政治不稳定,通货膨胀,日用品奇缺。

“饥饿与贫困”是这一时期的写照,因此,被西方人称为“毫无希望的国家”。

①1960年李承晚在全国性学生运动中下台。

1961年5月16 El,朴正熙发动了一场不流血的军事政变,掌握了最高权力。

此后长期执政达18年之久,在政治上建立了有权威的高效率政府;在经济上提出了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韩国发展模式”的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并通过一系列国民精神运动,振兴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这一时期,韩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立了雄厚的工业基础,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国民生产总值从1962年的23亿美元增加到1979年的640亿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2年的87美元增长到1979年的1640美元。

②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全斗焕发动政变,并于1980年出任总统。

1987年韩国当局迫于民主运动压力修改宪法,实行总统直选,同年卢泰愚当选第十三届总统。

二、韩国经济社会发展概况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经济持续高速增长,70年代初跃居新兴工业国家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尽管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韩国的经济也经历了低增长、高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恶化的考验,但到1988年首尔奥运会时,韩国已经和台湾、香港地区及新加坡一起跑在所有发展中国家(地区)的最前头,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进入90年代,韩国自认“已经走到发汰国家的门栏.即将叩开发达围家的大门”.1991年,欧洲共同体(EC)宣布视韩国为发达国家。

1993年2月,金泳三就任总统,宣布恢复经济活力。

作为首要任务,韩国制定了作为创建“新韩国”一部分的新经济发展计划,其主要措施包括1993年3月起实施的“新经济百日计划”,1993年6月公布的“新经济五年计划”和此后推行的“金融真名制”改革等。

韩国政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关系,极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加速推进其现代化的进程。

1996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804亿美元。

1997年韩国经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1998年金大中执政后,推行企业、金融、公共部门和劳动关系四大改革,在较短时间内克服了金融危机。

2001年8月,韩国提前还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全部贷款,结束了IMF监管体制。

2003年卢武铉执政后,提出把韩国建设成东北亚枢纽国家等政策目标,继续推动经济改革,培育新兴产业,吸引外资。

2005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7875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GNI)为16291美元。

截至2005年底,韩国外汇储备为2104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为5456.6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二位,其中进口2612.4亿美元,出口2844.2亿美元;韩国目前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关系,其中中国、日本、美国分别为韩国第一、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国。

韩国主要的生产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

本国矿产资源较少,已发现的矿物有280多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50多种,但储量不大。

由于自然资源匮乏,主要工业原料均依赖进口。

2005年,韩国工矿业产值占GDP的28.8%;粗钢产量4777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其中浦项钢铁公司是世界第二大钢铁企业;汽车产量369。

9万辆,居世界第六位;电子工业以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为世界十大电子工业国之一,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尤为迅速。

近年来韩国重视IT产业,不断加大投入,IT技术水平和产值均名列世界前茅。

韩国的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平原、丘陵地区,现有耕地面积184.6万公顷,农业人口195万,约占总人口的8.8%。

2005年农业产值(含渔林业)占GDP的3.3%。

韩国的风景优美,有许多文化和历史遗产,旅游业较发达。

2005年访韩外国游客602.2万人次,其中日本人244.0万人次、中国人71.0万人次、美国人53.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6.5亿美元。

韩国国民的生活水平较高,2005年移动电话普及率76%,宽带网普及率24.9%。

各类医院、诊所4.6万家,医护人员30多万名。

国民的平均寿命为75.9岁,其中男子72.1岁,女子79.5岁。

②三、韩国文化教育的发展朝鲜教育历史悠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文化和道德伦理在今后仍然是民族精神的内核。

19世纪80年代后朝鲜受到列强的侵略,1910年被日本吞并,从这时期起,日本大力推行殖民地奴化教育,颁布“学会法”、“私立学校法”、“教科书检验规定”、“书堂管理细则”等,办日本式学校,安插日本教师,推行日本校规,甚至取消朝鲜地理和历史课,代之教日本历史,讲东亚共荣圈,等等。

但是私立学校则千方百计开设朝鲜国语、地理、历史等课程,激发学生反日爱国思想。

这时期美国也大力派出传教士,办学收徒,传播“天主福音”,鼓吹“天堂”、“地狱”等宗教意识,向学生灌输崇美观念。

1945年日本投降,美国进驻北纬38。

以南地区,1948年5月强制实行“在联合国监督下的选举”,成立国民议会,7月通过“宪法”,8月成立“大韩民国政府”。

政府建立后立即颁布教育法,规定教育目的是:“实现自由、民主和社会正义,充分发展个人智能,训练需要的技术,提高公民为国家服务的责任感。

”①韩国重视教育是有传统的,“卖掉黄牛也上学”这句韩国人的老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韩国人重视教育的程度。

也因此,韩国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崇尚教育的民族。

②韩国光复以来,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把教育同国家的富强和前途联系起来,认为建设一个物质和精神相互和谐的合理社会,教育的力量是绝对重要的。

韩国学校教育不断发展,曾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及社会需求,对教育进行过四次改革,有力地支持了社会和经济的繁荣。

第一次教育改革是日本殖民统治结束后到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政府成立时期的民族的民主教育改革。

这个时期韩国处于刚刚从日本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的阶段,重要的工作是恢复民族意识,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所以教育也必须从日本殖民地教育体制中解放出来,寻找本民族文化并为本国政府的政治服务,建立相应的观念和制度。

第二次教育改革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产业主义的教育改革。

这个时期韩国正处于从贫困中解脱出来、大力发展经济的阶段。

所以,教育也相应进行改革,教育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育目标是科学技术教育和产业主义教育。

第三次教育改革是以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措施为中心的与社会改革相应的教育改革。

这个时期,韩国为了建设民主福利国家,提出了民主主义固有化,建设福利社会,体现社会正义,教育革新和文化的繁荣发达等四大任务。

所以,教育以全人教育、精神教育、科学教育及终身教育等四大目标进行了改革。

第四次教育改革是1985年韩国教育改革审议会成立后进行的面向2l世纪的教育改革。

韩国现在已成为比较先进的经济强国,到了21世纪,韩国能否继续保持先进和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教育现代的青少年。

为此,韩国进行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

其所制定的21世纪韩国人形象是自主的人、创造性的人和有道德的人。

其中自主的人是指具有主人翁意识和自我意识,同时有强烈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立精神,还要有历史的文化意识和透彻的国家意识的人。

创造性的人是指具有思考问题的应变能力和正确的辨别能力及合理的判断能力,同时具有独创性和开拓性的人。

有道德的人是指具有健全的伦理意识和审美观念以及共同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同时还具备民主国民的素质和国际主义精神,适应国际化时代的开放性的人。

为了培养这种韩国人的形象,韩国提出了九项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

其一,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韩国的传统文化,开展现代的价值观教育活动,进行韩国人自尊、自信的教育。

其二,进行智、德、体全面发展的教育。

其三,在教育课程方面多尊重学生兴趣和爱好,重视培养动手能力,参加技术革新和世界性的技术竞赛。

其四,面对21世纪科技的高度发达和产业的高度社会化,进行面向未来的教育。

其五,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实行深入浅出的高效率教学。

其六,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实行多样化的教学。

其七,扩大学校的自主权,加强自治.萁八,改善教育设施,美化教学环境,增加现代化的教学器材,建设现代化的育人环境。

其九,社会各界都参与教育,支持教育,强化终身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职业观,发挥社会教育的职能作用。

韩国从1953年起实行小学六年制义务教育,1993年起普及初中三年义务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