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媒体文化对青少年的认知影响及对策研究

媒体文化对青少年的认知影响及对策研究

媒体文化对青少年的认知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媒体融合趋势下,媒体文化对青少年有很深的影响。

其中动漫对青少年的影响比较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动漫的影响,并讨论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媒体文化;青少年;认知影响;对策研究
Abstract: in the media convergence trend, the media culture has a deep influence on teenagers. Which catoon and caricature influence on youth more outstanding.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and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animation, coping strategy.
Key words: media culture; teenagers; cognitive impact;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曾经,美国著名的媒体理论家道格拉斯·凯尔纳对媒体做过如下的评论:“媒体已经拓殖了文化,表明媒体是文化的发行和散播的基本载体,揭示了大众传媒的媒体已经排挤掉了诸如书籍或口语等这样旧的文化模式,证明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有媒体主宰了休闲和文化的世界里。

”[1]可见,现代社会中媒体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对事物的认识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媒体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掌握最新的动态,我们社会实践队于2012年7月对长沙市的部分青少年展开了“大众媒体对青少年认知影响”的调查。

主要着重于了解青少年对动漫的认识和看法。

研究发现
动漫的喜爱度高。

问卷的调查对象设定为14-24岁的青少年。

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十分喜欢或挺喜欢动漫的人数占了总调查人数的72.4%。

表明动漫在青少年人群中的认可度比较高。

喜欢类型多样化。

问卷中我们设置了有关动漫类型的问题。

调查结果呈现以“推理悬疑”为主,“幻想魔法”“喜剧搞笑”“激情冒险”“运动体育”为辅的多样化态势。

接触渠道呈现新旧媒体交融态势。

问卷中涉及通过何种渠道接触动漫时,结果传统媒体电视和新型媒体网络平分秋色,可见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媒体融合是时代的必然趋势。

媒体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媒体文化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
现代传播学研究认为,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形成时期,媒体文化为其提供了现实世界的图景和各种各样的人生理想模型。

进而媒体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许多学者尤其是批判学派学者的研究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媒体文化,都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社会价值系统。

通过媒介的宣传,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进入青少年的头脑,使之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媒体文化通过自身特有的魅力作用于青少年,他们在对媒体文化的追逐中发展其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价值观。

”[2]
媒体文化打造青少年的流行观
媒体文化一方面凭借大众媒体的平台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地,另一方面,大众媒体为吸引更多的人群,往往探寻社会的热点话题,深入社会的话语中心,积极扩大其影响力。

置身于媒体文化的青少年在其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之下,不自觉的形成了自己对社会中流行以及时尚的个人看法和观点。

“学习者不必直接做出反应,也无需亲身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并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便可完成学习过程。

”[3]
媒体文化引领青少年的娱乐观
在当今时代,青少年的娱乐大多是通过媒介来满足的。

特别是电子媒介,以其视觉听觉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目光。

“媒体文化以其在内容和样式品种上的超容量复合体,渗透在青少年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娱乐着青少年的生活,浸润着青少年的成长。

”[4]
日本动漫对青少年的影响
日本动漫业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动漫的商业性使其受众定义和诉求非常准确,它特别注意贴近这个年龄层阅读群体的心理,这是日本动漫创作模式的成功点之一。

[5]而日本动漫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积极影响
有助于缓解青少年的心理压力。

这一代青少年在中国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当这一代人长大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以及对现实的不适应,使得他们迫切的想要找到一个安全的空间,一个心灵的世外桃源。

于是,动漫在这里就充当了一个宣泄口。

在这种模拟的动漫艺术中,人自我臆想的在现实中得不到体现和释放的能量得到了暂时的安慰,失落感和弱势感也得到了极大的弥补和满足。

[6]
动漫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审美情感。

动漫中的人物形象或动物形象,往往个性鲜明,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兴趣。

与此同时,很多细节处理,体现了人类世界的人性关爱,比如:宫崎骏的电影《龙猫》中对自然的美好向往和姊妹情深;在《天空之城》中对拉普达的描写,以及对少年纯真洁白的歌颂。

而正是这些细节最能打动青少年的心灵,也最能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

“友情、努力、胜利”的深层影响:相信、激励
日本动漫中少年漫画提倡“友情、努力、胜利”这三大主题,青少年在接触少年动漫之后多会乐于相信少年动漫中对友情、人生和理想的美好诠释。

其次,青少年对少年漫画的相信可以转化为一种激励,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人生和理想的探寻方面。

当然个体的不同,激励的程度也会有较大的差距。

[7]
消极影响
动漫内容良莠不齐,选择出现偏差。

有一部分动漫含有暴力、迷信、反动或者色情的内容,青少年辨别力有限,有些青少年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受到了精神的毒害。

导致青少年对人生的认识肤浅。

动漫作品轻松诙谐,动漫的题材本身也比较轻松,加上在动漫作品中很少涉及严肃的内容,在教育性上会有较大的缺失。

导致青少年行为心理幼稚化,接触社会能力减弱。

从青少年迷恋动漫中还可以看到青少年脱离现实,迷恋虚幻世界的逃避现实的情感。

这反映了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多疑、害羞、闭锁、社交恐惧使得他们惧怕人际交往。

同时,迷恋于动漫又加重了他们人际交往紧张的现象,形成了恶性循环。

[8]
对策研究
加强对大众媒体的监管机制,健全相应法律法规。

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管机制是较大限度地消除媒体传播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基本保障。

我国的大多数电视媒体都是由党和政府职能机构管理的单位。

公众出于信任的心理,往往对媒体传播的内容深信不疑。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管理主体的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就应该加强对传播内容和行为的监察和监督。

注重家庭引导,从教育启蒙做起。

青少年过分亲近某些媒体或者某种娱乐形式,都可能会引起生理和心理的不健康状况。

对此,家长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应该努力引导孩子以正确的视角看待媒体和动漫,努力帮助子女匡正角色,增强责任感,引导孩子的社会化进程。

[9]
青少年的自我完善,提高认识能力
青少年自我完善的重点在于自律引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

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信息选择能力;强化青少年自主和自觉“使用”传媒的意识,合理安排和选择接触媒体的时间与内容,确保自己能够平衡地接受媒体的信息,并从中受益。

[10]
参考文献:
[1] 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体文化[M] 商务印书馆2004
[2][4] 孔国庆媒体文化对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2
[3]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和体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5] 王露露析动漫中的人物——当代动漫研究[J] 影视影像2007
[6] 徐菲浅析动漫流行对青少年的影响[J] 池州学院学报
[7] 姚悦月“友情、努力、胜利”:日本少年动漫在当代青少年成长中的影响[J] 中国青年研究2010
[8] 陈红利青少年动漫文化流行及其影响的思考[J] 兰州学刊2009
[9][10]高振平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应对媒体影响的策略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