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物圈-章节测试习题(1)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物圈-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我国西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其主要目的是()。

A.发展畜牧业B.发展旅游业C.发展林业经济D.改善生态环境【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解答】退耕还林还草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因为植被是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植被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因此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持生态环境。

2.【答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B.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最多C.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独立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的类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记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特点及特征。

【解答】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A错误;B、森林生态系统是生物种类最多的生态系统,B错误;C、各种生态系统之间是有联系的,相互影响的,不是彼此独立的,C错误;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环境。

D正确。

3.【答题】下列各组生物中,能共同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是()。

A.猕猴和海豹B.鲨鱼和海带C.袋鼠和东北虎D.熊猫和仙人掌【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解答】猕猴都是野生动物,猕猴营攀援生活,主要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海豹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A错误;鲨鱼和海带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属于海生动植物,B正确;袋鼠生活在草原,属于草原生态系统,东北虎生活在山林中,属于森林生态系统,C错误;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属于森林生态系统;仙人掌生活在沙漠中,属于沙漠生态系统,D错误。

4.【答题】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总称为______,它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生物圈【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圈的范围。

【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5.【答题】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其范围包括______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和水圈的大部。

【答案】生物圈岩石圈【分析】本题考查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

明确生物圈的范围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6.【答题】生物圈是地球上的______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称,生物圈是生物赖以生存的______。

【答案】生物物质基础【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称,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生物圈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7.【答题】自然界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

【答案】生物圈【分析】本题考查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

明确生物圈的范围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8.【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如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的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

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图______所示为北极狐。

推测理由是______。

(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其______相适应。

(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______。

(4)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至少答出两项)。

【答案】(1).B(2).B耳小、短,热量不易散失(3).生活环境(4).减少甚至灭绝(5).植树造林,减少废气排放,开发绿色能源等。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1)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北极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狐为了适应环境减少热量的散失,因此北极狐耳朵小、短,(热量不易散失);沙漠温度高,为了散失热量降低体温,因此沙漠狐耳朵大、长。

故图B是北极狐;(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生存环境相适应;(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北极地带的气温将升高、冰将消失,北极狐将不再适应环境,数量减少甚至灭绝;(4)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必须降低产生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

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减少废气排放(或开发绿色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使用石油或煤等矿物能源,减少工业排放,减少空调与冰箱的使用)。

9.【答题】洗衣粉中含有去污剂、表面活性剂及助剂等,助剂作用是提高表面活性剂去污能力,按助剂是否含磷洗衣粉可分为含磷洗衣粉和无磷洗衣粉两种。

因为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体,对生物造成影响,因此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某同学欲探究“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对藻类繁殖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①获得藻类:从丰富营养化的池塘中取水,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再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重复3次。

②分组编号:将藻类先加水800毫升搅匀,平均倒入2只500毫升烧杯中,标号为A,B。

③分别处理:A烧杯中加入0.1克含磷洗衣粉,B烧杯中加入0.1克同品牌不含磷洗衣粉。

④培养观察:在适宜条件下培养5天,观察藻类的数量。

(1)①中重复3次的目的是______。

(2)②中两个烧杯搅匀后平均倒入两个烧饼,符合实验设计控制变量中的______原则。

(3)③中B烧杯加入不含磷洗衣粉而不是加入清水,原因是______。

(4)④中“适宜条件”具体为______、______条件适宜。

(5)实验前,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对该实验做一个假设,你的假设应该是______。

(6)你预测藻类数量较少的烧杯应该是______。

(7)该实验尚有一不足之处是______。

【答案】(1).排除池塘水中磷元素等其它物质对实验的干扰(2).唯一变量(3).排除洗衣粉中其它物质对实验的干扰(4).阳光(5).温度(6).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对藻类繁殖有促进作用(7).B(8).没有多次重复【分析】本题考查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解答】(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对藻类繁殖的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磷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①中重复3次的目的是排除池塘水中磷元素等其它物质对实验的干扰。

(2)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

因此②中两个烧杯搅匀后平均倒入两个烧饼,符合实验设计控制变量中的唯一变量原则。

(3)A烧杯与B烧杯对照,实验变量是否含磷的洗衣粉,不加入清水原因是排除洗衣粉中其它物质对实验的干扰。

(4)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④中“适宜条件”具体为阳光、温度条件适宜。

(5)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对藻类繁殖有促进作用。

(6)由于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对藻类繁殖有促进作用,B烧杯不含磷,因此,B烧杯藻类数量较少。

(7)设置重复组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该实验有一不足之处是没有多次重复。

10.【综合题文】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过程,请据图回答:11.【答题】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的是()。

A.生物圈B.海洋C.森林D.土地【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12.【答题】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A.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表面B.水圈、大气圈、岩石圈表面C.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分、岩石圈表面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圈的范围。

【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3.【答题】生物圈的厚度大约是()。

A.10千米左右B.5千米左右C.15千米左右D.20千米左右【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圈的范围。

【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

14.【答题】生物圈的范围不包括()。

A.地壳内部B.大气圈底部C.水圈的大部D.岩石圈的表面【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圈的范围。

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圈的概念、范围方面来切入。

【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可见A符合题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