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一十二班赵秀秀
长征与高考同在,勇气与拼搏齐飞。
八十年前,红军战士一路奋斗,一路高歌,胜利在延安会师,留下的是一路赞美,一路辉煌。
八十年后,才有了我们这安定的学习环境,长征所带来的物质条件使人们受益无穷,但遗留下的精神文化却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在很多人眼中,长征或许只是个名词而不是象征。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那些个追求物质而忽视内在,遇到困难绕道而走,怕吃苦,怕受累的“我们”。
很多人会说,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八十年前那个动乱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和平安宁,每天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但是我们现在还小,我们总有一天要步入社会,体会到这世间的人情冷暖,长大后的自己要成为什么样子,看现在就知道。
所以,我们要为未来规划,竖立明确的目标,并不断朝这个目标靠拢。
眼下,就有一个“将来”需要规划,就是高考。
可能有人会觉得三年还长,可从我们进入高中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倒计时了。
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看似很长,有没有回想过初中的三年,那也是很长的呵。
红军当年长征,背后是一个四分五裂、饱受侵凌的贫弱中国,我们身后却是父母源源不断的爱、保护和支持。
红军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有信仰,有毅力,排除万难,勇往直前。
相比之下,我们更应该树立心中的目标,不需要大,每次考试就是一次很好的检验。
每天若都迈出一小步,那这一小步乘以三年,也是个不小的数字。
没有目标的人就像行尸走肉,而有了目标不去实现的人都是假想的竞争者。
中国向来有一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了我们这里,一旦遇到点难题就成了“见题就跑,跑不掉就蒙”,以致于很多学生出现“考得不会,蒙的不对”这种现象。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迎难而上,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红军长征时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哪一次退缩过?哪一次放弃过?哪一次说要避开这些困难?支撑他们的不过是心中那坚定的信念和迎难而上的勇气罢了。
我们不用拿命换取信念,我们只需要动动脑子、动动手,外加敢于直面挫折的勇气。
所以,再次碰到难题不要再自我暗示“题难,我不会”,应对自己说“我可以”。
高考如长征,时代背景虽不同,但不可否认,在精神上却是惊人相似。
高考的起点在高一,三年的路上,会有很多人掉队,会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陆续倒下,但重要的在于能否重新站起,奋力追赶。
永远都要记得,你没有信念,没有勇气不代表所有人没有,当你倒下或止步停歇的时候,还有更多的人为了自己的目标在不断前行,你若不站起,就等着被别人超越,所以,不要掉队,因为,起初的队伍中,你也是第一。
与其掉队,不如领队。
正如红军前辈遗留下的长征精神——坚定目标,勇往直前!
(指导教师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