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水利学问答题

环境水利学问答题

环境水利学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2分,共66分)1.为什么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的目的是要保证拟建工程贯彻执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认真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的环境管理方针。

通过评价预测拟建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提出环境对策,以保证拟建工程影响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时评价结果也为领导部门决策(拟建工程的可行性、方案论证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2.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有哪些?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编制评价工作大纲,二是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3.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有几种?各有哪些优点?⑴清单法:是最基本、最传统、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其基本形式是把某项水利水电工程各种有关影响以表格形式列出,并常附有定量计算和环境参数的解释与说明,通过各类影响值的分析或运算进行影响评价。

⑵Leopold矩阵法:主要优点是可以用做影响识别阶段的筛选工具,并且可以对影响项目和产生影响的主要工程行动之间的关系有清楚的显示。

⑶叠置(图)法:优点是通过叠图可以直观地、清楚地显示每一个地理单元的信息群,便于发现矛盾,权衡利弊和进行调整。

⑷网络法:通过完整的网络系统表示影响的原因与结果,从初始行动开始,向所有可能的组合放射,终结于评价出可能的环境影响。

一定程度的网络分析对于评价环境因素不是太多的建设项目是很有用的。

⑸投资—效益分析法:作为一个有用的工具,比较普遍地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中。

⑹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既能反映明确边界特征,又能反映模糊系统特性的分析评价方法,提出有量值比较概念的综合评判结果。

⑺赋权关联度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4.跨流域调水工程环境影响有哪几部分内容?各有什么影响?⑴对调出地区环境影响:①调出地区在枯水系列年,河流径流不足时,调水将影响调出地区的水资源调度使用,可能会制约调出区经济的发展。

在枯水季节更可能造成紧邻调出口的下游地区灌溉、工业与生活用水的困难。

②调出地区河流水量减少,改变了原有河床的冲淤平衡关系,可能使河床摆动,河床淤积加剧;流量减小使河流稀释净化能力降低,加重了河流污染程度;另外也会影响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③若调水过多便会减少河流注入海湾的水量,使海洋动力作用相对增强,淡水与海水分界线向内陆转移,影响河口区地下水水质及河口稳定。

⑵对调入地区环境影响:①改变了调入地区水文和径流状态,从而改变了水质、水温及泥沙输送条件。

②改变了调入地区地下水补给条件,引起地下水位升高。

若调水灌溉的排水系统处理不当,会造成土地盐碱化、沼泽化。

③改变调入地区水生和陆生植物的生态环境、栖息条件,相应动植物的种群、数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生态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调入区土地的利用。

④如调水时不注意对水质的控制,可能造成调入地区介水疾病的传染,影响人们健康。

⑶调水工程沿途地区环境影响:跨流域调水往往输送很长距离,有的长达上千千米。

一方面由于输运工程跨越众多河流需要修建大量交叉建筑物,对跨越河流引起河床演变和防洪新问题。

另一方面输运工程沿程经过一些调水工程范围内的工业和城市,可能引起对调水的污染。

另外调水工程沿程跨越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域,可能承受这些地域对所调水体的污染。

有的调水工程将所经过的众多河流和湖泊作为部分引水线路,这些河流和湖泊事先有污物,或者其后被来自调水区域已污染的水体所污染,这样引起调水工程沿途各地对被调水体的污染。

5.移民工程影响评价应该作哪些方面的评价工作?水库移民安置区的人口环境容量评价、移民安置目标的评价、移民安置规划宏观控制评价、水库移民系统经济评价。

6.水利水电工程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点有哪些?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一般应包括:⑴水利水电工程状况;⑵无工程时的环境状况;⑶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⑷水利水电工程导致资源无法改变和无法恢复的损失;⑸水利水电工程的各种比较方案及其影响;⑹对不利影响的减免或补救措施;⑺提出可能采取的替代方案;⑻提出环境保护可行性技术经济论证意见及环境措施投资估算;⑼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⑽结论和建议。

7.水利水电工程影响评价的依据是什么?1982年2月水利部颁发的《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若干规定》(草案),1989年水利部、能源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与水利联合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

作为行业标准,这都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8.跨流域调水工程输运区对环境的影响有哪几方面?⑴沿线工农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⑵介水传染;⑶沿线交叉建筑物与河流环境的相互影响;⑷移民搬迁的环境影响;⑸施工期环境影响。

9.简述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的三大系统?⑴对象系统:对象系统总体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系统。

第二层次一般可分为自然、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第三层次是第二层次进一步细化,以下逐层次细化,直至达到可以量化的具体环境评价因子。

⑵时间系统:主要是指在环评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时间系列进行评价,一般可分为不同建设阶段的评价时间系列与不同开工期建设的评价时间系列两个子系统。

对于不同建设阶段的评价时间系列子系统又可分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运行阶段三个子层次。

对于不同开工期建设的评价时间系列子系统又可分为近期开工、中期开工、远期开工三个子层次。

⑶识别系统:是环评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主要包括:确定工程环评中的影响关系,确定工程环评中的价值标准,确定工程环评结论。

一般识别系统要建立一个标准系统,一个识别指标系统。

10.蓄水工程的环境影响有哪几方面?⑴对局部气候的影响;⑵对水质的影响;⑶对地面径流、泥沙及地下径流的影响;⑷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⑸环境地质的影响;⑹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11.帕蒙工程法的主要评价参数是什么?森林、野生动物、珍稀及濒危物种(陆生)、水库渔业、下游渔业、富营养化、水草、土壤侵蚀、土壤肥力、岸坡稳定、淤积、地下水位、水库漏水、气候变化、空气质量、寄生虫病、公共卫生、营养物、作物生产、水产、防洪、发电、诱发地震、流量变化、蒸发、盐水入侵、温度分层、溶解氧、浊度、pH、重金属、农药、供水、航运、灌溉、搬迁、公路重建、考古价值、输电线、风景、水质、娱乐。

12.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有哪几方面?⑴进场道路和施工道路开通所导致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问题及土地碾压占用问题,其影响与一般公路相似。

⑵大坝修建的水库基地清理和土石方采掘导致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及水质问题。

⑶输水涵洞开掘,有出渣堆弃问题,有施工道路开通的影响问题。

⑷物料输运和人员流动的交通噪声扰民、扬尘影响及拥挤堵塞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⑸施工区破坏植被,改变地形地貌,可造成景观影响,甚至会破坏有保护和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

⑹施工期植被破坏,或因修路、弃渣、人为活动侵占或破坏某些野生物生境、活动场所或阻断其迁徙通道,影响珍稀濒危与特有植物、古树名木等,可造成陆生生态影响。

⑺施工期可能对文物古迹或其他有纪念意义的保护目标造成影响。

⑻施工队伍的信区建设造成植被、土地占用及污染问题,施工人员偷猎盗伐滥采对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施工人员引入疫源性疾病等会对当地居民健康带来影响。

13.水利水电工程对水生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兴建水利工程将影响鱼类生活的环境条件。

建库后下游河道天然水文情势改变,其中水流状态和涨水过程的变化对鱼类影响较大。

水库蓄水后由于水库水文条件和营养物质的变化,也会对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产生影响。

14.为什么说环境监理是从属于监理,但是它又具有本身的独立性?环境监理是伴随着工程监理而产生的一项全新的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继续和延伸。

环境监理不仅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它本身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它是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引入的作为独立于工程监理的另一个第三方。

15.简述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作用与信息交流方式。

⑴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公众参与非常重视,因为环境问题直接与公众的生活、生产有关。

公众有权了解待建水利水电工程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影响,同时公众可以随时提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自己的感受、意见。

对于正确评价工程环境影响与搞好工程环境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⑵信息交流方式有:信息公布、信息反馈、信息汇总、信息交流。

16.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⑴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特征,选用评价的环境因子,按不同层次建立环境因素集,形成评价对象系统的树状结构,简称评价树。

⑵将各层次的环境因子划分评价等级,构成评价集,确定各环境因子的隶属函数值、对应的权重值及各层次的权重值,得到各层次模糊关系矩阵。

⑶根据基本层次(可量化环境因子)的模糊关系矩阵,从最低层次进行模糊综合评判,以模糊综合评判结果构成上一层次的模糊关系矩阵,再进行上一层次的模糊综合评判。

如此循环往复,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层进行模糊综合评判与矩阵运算。

⑷最终获得水电工程对环境(对象系统)总体影响的综合评价结果。

17.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中如何确定环境因子的隶属度?按下述线性函数式计算各自的隶属度:⑴对越大越优型评价因子,A 、B 两个水库的隶属度分别为:21222111x x x r x x x r h h +=+=⑵对越小越优型评价因子,A 、B 两个水库的隶属度分别为:2122211111x x x r x x x r k k +-=+-=18.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中确定环境评分的两个原则各是什么?越大越优和越小越优的原则。

19.灌溉工程的环境影响有哪几方面?⑴蓄水工程环境问题;⑵输水系统环境问题;⑶灌区内部的环境问题。

20.人口环境容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人口环境容量与该地区的面积、气候条件、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供给水平、生活条件、人口素质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还与社会福利制度、法律完善程度、道德、风俗习惯以及居民环境意识有关。

21.什么叫人口环境容量?如何通过调节手段来满足移民人口环境容量要求?人口环境容量是在一定的生产水平、生活水平、环境质量要求下,一个地区能够长期稳定地承受的人口数量。

人口环境容量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的,实质上是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与人的统一体。

在研究某一地区的人口环境容量时,先假定自然、经济、生活水准等指标分别为一定值,然后通过关系式,就可确定该地区的人口承载能力,即人口环境容量。

再与本地区实有人口相比较,看环境容量是过载了还是有富余。

通过对比我们就可以通过有目的地干预诸自变量,调整环境容量。

如果人口环境容量不足,就可以在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允许范围,改善自然环境,增大投入,使环境容量得以适当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