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新青连片发展区基础设施项目——经二路(纬四路—纬三路)市政工程沟槽开挖及回填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 职务:审编人:职务:批准人:职务:四川省新都建筑总公司2014年3月沟槽开挖及回填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新都工业东区经二路(纬四路—纬三路)位于新都区东北部,本次道路平面位置完全根据规划平面进行设计。
道路设计起点位于经二路庆元村、桂溪村境内,整条线路呈南北走向,南起纬四路,起点桩号K0+000,北至纬三路,终点桩号K0+612.891,本次设计范围道路长度612.891米,道路红线宽度16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设计行车速度30km/h。
经二路全线为一平曲线,曲线半径为R=7214.7645m。
本道路与纬三路、龙纬一路、纬四路相交,断面均采用一块板横断面形式,其路幅构成如下:16m=3m(人行道)+10m(车行道)+3m(人行道);路拱形式采用直线路拱。
车行道为向外双面坡,横坡坡度为1.5%;人行道为向内单向坡,横坡坡度为2.0%。
车行道:5cm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7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20cm5%水泥稳定碎石+20cm4%水泥稳定碎石+15cm级配碎石。
人行道:6cm彩色人行道砖+3cmM7.5砂浆垫层+15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雨水管道采用合格的承插式钢筋砼管,为国标Ⅱ级管。
管道规格为: D500、D700、D800、D1000。
管道基础根据《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6MS201-1)进行选择。
正常情况下,根据管道埋设深度,管道基础分别采用90°、120°、150°砂石基础。
考虑后期各综合管线穿越道路需要,避免二次开挖影响路面完整,本次在龙纬二路规划交叉口缘石转弯处预埋4D400钢筋砼平口管,采取直埋,要求采用210cm(宽)×90cm(高)的C25素砼全包二、编制依据1、新都工业东区经二路(纬四路—纬三路)施工图2、我单位工地现场勘查情况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3、国家及地方颁布的有关设计、施工、验收规程及有关法律、法规等4、我单位现有的技术、设备、人员素质、管理模式、施工经验等施工要素情况。
三、沟槽开挖1、本标段基槽开挖主要是雨水管道沟槽开挖。
沟槽开挖采用机械、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卸卡车配合挖掘机完成大面的开挖作业,人工完成修帮和清底。
基坑开挖分段交叉施工。
2、沟槽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土方,开挖前根据小三线探测结果先对地下管线做好保护措施。
3、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沟槽开挖时应根据开挖地段的地质情况,短开挖,紧支撑,并加紧埋设管道,回填夯实,确保沟槽边坡稳定。
根据沟槽开挖的深度,适时增设不同类型的支撑:开挖深度在1.5m内不设支撑,1.5~5m设稀支撑,个别地质较差地段采用密支撑或满堂支撑。
4、开挖时要严格控制沟槽基底中线及边坡,以免造成偏挖,影响沟槽顺直和边坡稳定。
严禁超挖,同时预留20cm人工进行检平。
如果存在软弱地基,应对基底进行加强处理,另外在开挖过程中如遇地下管线(排气、燃气、电线等),决不能盲目处理,应及时与指挥部、协调单位取得联系,并抓紧时间协调解决。
5、管线的开挖施工要充分考虑相邻管线与道路挖方施工同步进行。
将开挖距离较近的管线进行合槽施工,并结合道路的清表、软基处理一起进行挖方施工。
6、开挖前由测量人员放出管线中线和检查井位置,用生石灰标出沟槽上口开挖线,同时建立临时水准点和导线点,在沟槽开挖的过程中,测量人员跟班作业,随时检测沟槽的槽底宽度、高程和边坡坡度,保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测量员应同时测放出支线的开挖线,以便在主线施工时一并完成。
7、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基,机械开挖确保沟槽底土壤不被扰动,设计沟槽底高程以上留20cm左右不挖,采用人工清槽见底,避免超挖。
开挖后,请设计、地勘、业主、监理进行验槽,采用钎探技术确认检查井处的基底承载力,当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根据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换填措施进行加固处理。
8、由于地下水位高、沟槽较深开挖之前应设置降水井,做好降水措施。
开挖过程中,如发现沟槽中有积水,需采取明排措施,在沟槽底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和集水坑。
9、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实地调查,如发现规划管线与既有管线相交,沟槽开挖时,安排专人负责既有管线的安全,并采取支撑或吊套悬空等方案进行临时保护,通知相关产权单位进行处理。
10、为确保沟槽边坡的稳定,开槽后在距槽口50cm的位置设置可靠的阻水坎,阻断地表流水,防止地表水流进沟槽,冲刷边坡,造成安全隐患。
四、沟槽支护1、沟槽支护应根据沟槽的土质、地下水位、开槽深度、地面荷载、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方案设计。
沟槽挖土与支撑密切配合,做到随挖随撑,防止槽壁失稳而导致沟槽坍塌。
依据地层结构、地下水位及开挖深度、宽度等因素,需对沟槽进行连续式井子形水平支撑。
2、竖向支撑挡板间距为1.5米,撑料不得有腐朽、劈裂等现象。
立板与土壁之间均须紧贴;水平撑两端下面必须钉把钉,水平撑两端各两个把钉斜拉,防止撑木松落。
操作人员上下沟槽,不得从撑木上攀登。
3、由地面向槽内运木料时槽深超过木料长度,应以大绳系住缓慢下放,槽下下料地点左右的危险区域内不准有人,严禁投沉。
4、撑木材料未使用前,均应平放槽底,不准斜立在槽壁上。
5、沟槽支撑应经常检查,特别是经雨水浸泡后的沟槽,一旦发现有支撑走动,边坡土方开裂等现象时,必须立即采取加固措施后方可下槽操作。
6、支护时应注意事项:a.立撑必须紧贴槽壁,横撑两端用爬钉固定在立撑上,要求上下层水平。
b.每根撑木要用大锤砸紧,斜撑与邻近撑木要固定连接,不准扭动。
c.需要更换支撑时,必须先打好新支撑,方可松动拆除旧支撑。
d.撑木打好后应由安全员等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后方可进入沟槽工作,并应有专人负责随时检查发现松动或变形应及时加固。
e.由于槽帮出现裂缝或撑木、方木、木板变形,必须加固或换撑时,须在有妥善措施后,再进行施工。
f.拆除支撑时应与回填土配合进行,由下向上,交替进行。
随回填高度,倒换支撑,倒换前首先砸好新的,再拆除原有的。
拆除水平支撑时,撑料两端应首先制定出安全措施并向工人进行交底,施工负责人员应亲临现场指挥拆除。
g.拆槽板撑时,随时要注意槽帮土质情面,注意不得使撑木或方木急剧落下或倒下。
五、用电安全1、一切电器设备、架空线路等安拆工作,必须是有证且熟悉电工操作的人员进行,任何其他人员一律不得擅自安拆。
严禁各电路、分电、分器设备等超标用电,以杜绝由于超负荷引起的各种安全事故。
2、露天的配电箱其箱底离地面应符合规范要求(60㎝),装置牢固,配电箱应有防雨和漏电装置,金属外壳必须接地装置,经常性检查电器设备和线路,尤其是移动性电缆线,经检查无损伤后方可使用,在使用时也应注意保护,电器设备如闸刀、开关、插座、漏电装置等有损坏或失灵的必须停止使用,待修整后方可使用。
3、加强用电管理,制定值班制度,每天24小时内必须至少有一位持上岗证的熟练电工在工地值班,随叫随到,防止事故发生。
电工操作应按操作规程施工,上岗时必须随带所必须的防护用品,严禁带电操作,同时必须普及职工安全用电和触电抢救知识,清除隐患、杜绝事故。
六、机械安全1、各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无证操作,且要定机定人操作。
辅助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后上岗。
2、大型机械挖掘机、推土机等各制动器、离合器动作要灵敏可靠,各种仪表完好,机械连接件必须紧固,油路系统需正常,灯光、喇叭、雨刷、倒车镜等需完整无损。
3、中、小型机具等,整机安装要平衡牢固,轮轴要有防锈措施,工作场地排水良好,各种传动部分防护要齐全,传动离合器、制动器要灵活可靠,开关、机械操作手把绝缘必须良好,接地保护要安全、可靠,电源上均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机貌要整洁。
七、安全控制措施1、必须按设计规范施工,全部作业过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施工机械作业时,除按规范操作外并应按事先设计的行走路线进行,其工作位置应平坦稳固,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3、挖方深基坑实行“随开挖、随加固、随保护”,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4、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和其他必要防护用品,严禁赤脚、穿拖鞋、高跟鞋进入工地。
5、为确保施工安全,在已成槽的两侧用钢管护栏加防护网进行防护,护栏距沟槽1m以外,同时要作明显的警示标志,夜间安装警示灯。
沟槽里有人施工时,现场要有安全值班,专职观察现场情况,对于坡面有松散不实的情况应及时停止作业,对其处理完毕后再行施工。
6、沟槽开挖宜分段流水作业,不能长时间暴露,以防垮塌。
7、深基坑施工应设置安全通道;开挖工作面应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交叉作业,边坡上方有人工作时,边坡下方不准有人停留或通行。
8、清理边坡上突出的块石和整修边坡时,应从上而下顺序进行,坡面上的松动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
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
9、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塌迹象危及施工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监理办和指挥部处理。
10、遇有大雨、大雪、大雾及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
深基坑路堤上方有道路的,施工时应设置警示标志。
11、施工机械靠近边缘作业时,应根据高度留有必要的安全距离(距离边缘1米以上),并设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八、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1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深基坑的施工因地形和地质水文条件的复杂,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因此它是高风险和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作业。
从人、机、料、法、环境六个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有4个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为:1) 机械伤害2) 触电伤害3) 坍塌和滑坡2、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1) 机械伤害:机械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损害。
2) 触电伤害:工程外侧边缘距外电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用电设备未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保护设备性能失效,移动或照明使用高压,违规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对人身造成伤害或损害。
3) 坍塌和滑坡:基槽开挖时因施工方法不当,机械使用不当,造成的坍塌和滑坡,对人身或机械造成伤害或损害。
3、预防措施1) 对重大危险要采取“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1)、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方案时,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出防控措施。
(2)、施工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施工和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
2) 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
(1)、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
(2)、加强对员工队伍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