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2020年中考模拟卷(三)(含答案)

3.2020年中考模拟卷(三)(含答案)

2020年中考模拟卷(三) 【河北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四个大题,满分6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2.-35.5Zn-65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共28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A.O2B.N2C.He D.CO22.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A.白菜B.鸡蛋C.牛肉D.米饭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4.下列对化肥的认识正确的是()A.NH4HCO3是一种复合肥B.磷肥可以从外观上与其他化肥相区别C.铵态氮肥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D.施用钾肥可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5.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硒属于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C.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6.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OH)2CO3做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

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丁D.丙和丁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O2、CO2、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 O2CO2H2O反应前的质量/g 19 34 6 2反应后的质量/g 11 待测28 20A.B.X中一定含有C、H、O元素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中CO2和H2O的质量比为11∶98.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行为的是()A.购物时自带包装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B.骑“共享单车”出行C.就地焚烧垃圾D.纸张双面打印9.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A.O2供给呼吸B.盐酸用于除锈C.用钢材制作高压锅D.氢气用作燃料10.下列科学家与他的贡献对应不正确的是()A.安培——安培定则B.沈括——磁偏角C.拉瓦锡——元素周期表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1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C.原子核不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12.下列物质归类不正确的是()A.纯碱——碱B.玻璃——晶体C.石墨——导体D.空气——混合物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 高温煅烧除去碳酸钙中混有的氧化钙B 滴加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C 向平行且自由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探究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D 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探究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4.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A.甲:水不能从杯中溢出,说明水和纸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乙: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C.丙: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NH4NO3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D.丁:敲击音叉乒乓球被弹起,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0分,每空1分)15.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a.生石灰b.熟石灰c.氢氧化钠d.金刚石e.石墨f.活性炭g.钨h.氢气(1)________可用作电极材料。

(2)________常用来制作灯丝。

(3)________是常见的建筑材料,也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6.利用如图装置我们认识了水的组成:(1)在实验室中用自来水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试管“2”中的气体是________。

(3)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水资源总量虽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水量很少。

请你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利用所学的知识填空:(1)硬水和软水常用______________来区分。

(2)自来水厂用______________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用来制作保鲜膜的聚乙烯具有______________(选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4)钢比生铁的含碳量________(选填“高”或“低”)。

(5)洗涤剂能除去油污利用的是其____________作用。

18.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图实验验证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乙图实验得出铁锈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写出防止家中菜刀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海同学用丙图进行实验,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证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19.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俗称生石灰,C是最常用的溶剂,C与F元素组成相同。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4)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7分)20.小维与家人聚餐时,对火锅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与同学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2)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做出猜想】猜想一: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猜想二: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变质。

【实验探究】(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杯底有白色沉淀。

取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则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1)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固体酒精中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小维与同学继续探究。

(1)他另取少量固体酒精,加水溶解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________,于是得出固体酒精中还含有氢氧化钠。

(2)小维的同学认为他的实验不能证明固体酒精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剩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另取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氯化铁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他们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有剩余。

【反思交流】(1)实验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______________保存。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5分。

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21.向133.4g稀盐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溶于酸的杂质),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1)此过程产生气体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

(2)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参考答案与点拨1.B 2.D 3.C 4.B 5.D6.B 点拨:甲中的铜片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接触发生了锈蚀;乙中的铜片与二氧化碳和水接触,没有锈蚀,说明铜的锈蚀与氧气有关;丙中的铜片与二氧化碳和氧气接触,没有锈蚀,说明铜的锈蚀与水有关;丁中的铜片与氧气和水接触没有锈蚀,说明了铜的锈蚀与二氧化碳有关。

由以上分析可知,通过实验甲与丁的对比得出:铜的锈蚀必须有二氧化碳参与。

故选B 。

7.D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待测值=19+34+6+2-11-28-20=2,故A 错误;22g 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22g ×3244=16g ,18g 水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8g ×1618=16g ;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 +16g =32g ,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正好相等,说明X 中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B 错误;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以判断二氧化碳和水为生成物,而X 和氧气为反应物,一定不是置换反应,故C 错误;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8g -6g =22g ,生成水的质量为20g -2g =18g ,其质量比为11∶9,故D 正确。

答案选D 。

8.C 9.C 10.C 11.D 12.A13.C 点拨: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不能除去碳酸钙中混有的氧化钙,A 不正确;滴加石蕊溶液时,两种溶液都变红色,不能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B 不正确;向平行且自由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说明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可以探究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C 正确;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相同性质的电荷,不能探究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D 不正确。

正确答案选C 。

14.B 点拨:水不能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对水向上的压力和水的重力相等,A 不正确;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即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 正确;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NH 4NO 3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C 不正确;音调取决于振动的频率,因此敲击音叉乒乓球被弹起,不能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 不正确。

答案选B 。

15.(1)e (2)g (3)b16.(1)蒸馏 (2)氧气(或O 2)(3)洗菜水浇花(其他答案合理均可)17.(1)肥皂水 (2)活性炭 (3)热塑性 (4)低 (5)乳化 18.(1)密度比空气大 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2)铁与水、氧气(或空气)同时接触 洗净擦干(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3)溶液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19.(1)H 2O (2)用作建筑材料等 (3)化合反应(4)2H 2O 2=====MnO 22H 2O +O 2↑20.【实验探究】(1)变浑浊(2)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拓展延伸】(1)变红(2)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反思交流】(1)除去碳酸钠(或CO 2-3)(合理即可) (2)密封21.(1)0.4g(2)解:设HCl的质量为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