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等教育家長手冊【本書目錄】主編說明.........................................................................吳嘉麗01 兩性平等教育理念篇:邁向兩性平等新世紀...........................李元貞03 親職家庭篇:扮演優質父母................................................林綠紅12 身體篇:我就是我的身體...................................................林綠紅19 大眾文化篇:鏡頭下的性別................................................孫自弘27 交友互動篇:青蘋果的滋味................................................宋順蓮33 同性戀篇:從差異中學習尊重.............................................鄭美里40 性別觀念篇:穿裙子一定是女生?......................................吳瑪俐47 人身安全篇:拒絕暴力‧身體自主!....................................涂秀蕊54 學校生活篇:校園/性別..........................................吳映琴‧馬蕙蘭61 生涯規劃篇:主宰自己的生涯.............................................薄慶容69 附錄 (78)撰述群簡介……………………………………………………………………¡Ⅰ.兩性平等教育理念篇—邁進兩性平等新世紀李元貞男女平等的觀點,在父權的歷史中,開啟於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前後,與近代人類文明的發展同步。
20 世紀的人類可以留給21世紀人們的珍貴禮物不多,法國大革命的通俗口號:「自由、平等、博愛」,乃是其中之一。
而自由、平等、博愛這三個觀念,必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平等的觀念尤其重要,它是未來社會和諧共存的基礎。
「平等」首先是人人平等的概念,印度佛教與現今環保的觀念,更進一步提倡眾生平等,以糾正人類社會如生物界常見的弱肉強食現象,來保護地球的生命與人類文明。
台灣的社會也在20世紀初捲入男女平等的思潮中,接受歐美、中國、日本現代化的思潮影響,開始有女人與男人同是人的觀念,讓女人從小與男人接受同等的教育,讓女人走出家庭出外就業,最後,女人也可以投票及做政治人物。
以台灣目前已有女性副總統來看,大家一定覺得台灣女權高漲。
雖然如此,但在一般人的生活中,男女平等的觀念並不容易實踐,可謂知易行難,大家仍須在教育上多費心思。
對做家長的人來說,我們的孩子是要生活在21世紀的人類社會。
他/她所面對的世界,不只是男女平等的社會,更是性別可以多元、選擇的社會了。
除了兩性的平等,還包括性別中種族、階級、性慾取向的平等。
不必說美、日,台灣也與全球在男女同性戀、原住民、外籍勞工的要求平等的運動下,將平等的概念彰顯出更深更廣的面貌。
面對如此發展的21世紀,做父母的我們將如何教育子女呢?俗語說:「言教不如身教」,要想讓自己的子女適應及掌握21世紀的社會,必須做家長的我們也瞭解及認同新觀念,才能幫助自己的孩子掌握未來。
嚴格說,男女平等的觀念並不多麼新,只是我們的社會還有很多人不肯面對現實,或者不願意參與發展人類平等的社會觀念,仍然以為重男輕女是好的生存策略,對未來缺少前瞻性。
依我來看,死抱舊觀念的父母,一定會阻礙他們的子女成長,尤其他們女兒的發展。
如果想要迎接21世紀,父母實在需要以身作則,多吸收新資訊,才能真正教育自己的子女、幫助子女發展。
本篇與其他篇一樣,採取具體問答題的方式來談男女平等的觀念,不見得有系統,卻以貼近生活問題或社會事件如公娼爭議來切入平等的概念。
每個問題常提供不止一個答案,以說明多元化社會觀念的包容與彈性。
本篇第一題是傳統父親想要轉變的心聲,是個值得贊賞的新好男人。
第二題處理到長輩保守觀念的干擾家庭男女平等教育的情況,以務實的態度提供解決辦法。
第三題則強調尊重女兒的興趣來幫助她發展的重要性,千萬不要因傳統性別觀念作祟而埋沒她的才幹。
第四題觸及複雜的性問題及性工作者(多半為貧窮女人)的公娼事件,正是在男女不平等之中還看到階級不平等的問題,但一般人只會注意色情行業的不道德性,如此簡化問題自然政府的掃黃無法消除色情。
第五個問題是提醒為人妻者必須爭取家庭裡的平等關係,如此對子女認識兩性平等的生活教育才會更有效。
希望這種問答方式能達到大家的需求。
問題1(Ⅰ-1)我一向支持男女平等,也希望下一代的兒女培養成這樣的觀念與習慣。
但是由於過去成長環境的關係,早已習慣男主外、女主內。
身為父親的我,不習慣做家事,也不習慣與孩子親熱,有時真想改變一下自己,要如何做才比較自然與自在?【答一】能這樣的檢視自己,並想改變自己,已屬難得。
建議你把這樣的想法跟自己的另一半商談。
商談的時機可以找對方的生日、或結婚紀念日、或者乾脆安排一個兩人的約會。
通常女方一定會樂於獻策並製造機會。
其實言語之間的關心與體貼就是最好的開始。
做家事並不只是洗碗、做飯、洗衣、掃地。
工作之餘多留一些時間在家,與家人互動的機會自然就會增多。
當孩子考試考不好、或遇到挫折、或值得嘉獎時,都是摟一摟肩膀,表示關心與親熱的好時機。
讓太太每週有一天完全的休假,或適時的外出幾天度假,也是讓自己有機會表現的好方式。
【答二】對男人來說,在觀念上支持男女平等容易,在行為上實踐男女平等困難,所謂知難行易是也,主要的原因在於行為需要勇氣和自我犧牲,更需要自我警惕與反省能力,千萬記得改變的第一步最難,所以撿個小地方開始,當妻子匆匆趕著去倒垃圾時,順手幫忙一下,下一次你就不難主動自己去倒,倒久了你就會你就會覺得男人本來就該這樣分擔家事的。
對孩子平日很嚴肅,一天突然擁抱他,不但自己覺得像演戲,真做了,孩子可能還會嚇一跳,但在他們有特別表現時,由衷的稱讚,順勢的摟抱,沒有人(包括你自己)會覺得肉麻,而親熱也自然就可以接續下去。
【答三】1.先由小處著手:例如幫忙擺碗筷,收拾桌子、掃掃地等小事著手,有時也要求孩子一齊做。
2.找機會露一手:向太太請教一、二樣拿手菜,在特殊的日子做出來,讓兒女驚奇,也容易瞭解男女平等的概念。
3.常常向兒女拍拍手:多鼓勵、少苛求,放下作父親嚴肅的身段,自然容易與兒女為伍。
4.等這些小事做習慣了,就會知道下一步能怎麼做。
而且如此用心後,家庭勢必有新的氣氛出來,該做什麼就更明白了。
問題2(Ⅰ-2)雖然我和我的先生都同樣在工作上班,也一同分擔家務,但是公婆觀念卻十分傳統,他們一看到先生在做家事就冷言冷語,對孫子也特別疼愛與明顯的偏心。
我常有無力回天的感覺,有什麼建議嗎?【答一】1.作媳婦的對公婆的確很難開口說理。
如果能取得先生的同意,由兒子在適當的時候向父母解釋,現在時代不同啦,一起做家事,還能增加聊天的機會嘛。
更何況大家都一樣工作辛苦。
可以提醒老人家,不要因過份疼愛孫子,反而慣壞了孫子。
2.除了兒子外,大姑、小姑也是勸說自己父母的適當人選。
3.如果這些都行不通,只有暫時忍耐,希望婦女團體在大環境的努力,可以早日對男性與老人家有所影響。
4.不過對下一代,仍應適時的讓他們明瞭,老人家的看法與習慣已難改變,但是今天時代已不同,未來更是一個兩性共治、男孩女孩一樣好的時代。
【答二】公婆的觀念難改,就遷就一點,不要在公婆面前指使先生做這做那的,要不然公婆在時,乾脆和先生心照不宣,誰都不做了,待公婆走後再說,也是個好辦法。
避免公婆對先生做家事以及對子女教養上的干擾,最好避免一起住,若有必要奉養公婆,那麼選擇上下層或在附近居住最理想,「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有時是最佳的長期策略。
家庭成員間的關係基本上錯綜複雜,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婆媳之間絕非只有愛和關懷,嫉妒、怨恨一定夾雜其間,反覆輪轉,理解、尊重、善意應該是對待家人,尤其是公婆的基調,但個案處理則需要智慧與技巧。
【答三】1.先試著將自己的感受說給先生聽,讓他知道這種氣氛與教養態度對人的影響,以爭取他的瞭解,以使他能夠與其父母溝通,請他們改變一下。
就算人有舊觀念改不掉,至少也不應該明擺著傷害到別人!2.如果先生與公婆的溝通無效,也可學著把耳朵封起來,對公婆的冷言冷語充不聞。
不妨將重點放在與先生的溝通,只要夫妻態度一致,對兒女平等對待,祖父母的影響還是有限的。
3.如果先生溝通不成,自己也忍耐不住,也可以考慮以自己明講的方式,把道理說個清楚,自己只要情理上站得住腳,其他就看著辦。
不過此舉必須理直氣和才能通。
4.若前三法皆不成,則只要他們一冷言冷語,你就馬上離開家事的位子,或出門,或做自己其他的事,好讓他們知道,就算請佣人,也要對人有起碼的尊重。
問題3(Ⅰ-3)雖然說現在講求男女平等,女性也需要出去工作賺錢,但是我仍然覺得女兒如走入非傳統行業,如做工程師、當醫生、作公關業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
如果遵循傳統,作個家庭主婦,或者當個老師,不是輕鬆又有福氣嗎?我們何必鼓勵女兒進入激烈的競爭場域,去辛苦一輩子?【答一】人各有志,人也各有其個性,順其志,毋戕其性。
導其性,毋斲其志,幫助孩子,發掘她的興趣,而后傾注心力,無怨無悔、快樂自在。
俗話說:一枝草一點露,行行出狀元,天生我才必有用,其關鍵在於所選的職業孩子是否有興趣,及是否適合她的能力和性向,不應該以性別作為阻礙女孩人生發展的藉口。
【答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向與興趣,人能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即使辛苦也心甘情願,甚至樂在其中。
所以,何必先入為主的幫她鎖定位子,侷限她的發展呢?將來的世界及家庭分工或與現今不同,而且生兒育女的責任,也可以有多種選擇,何必用今日的情勢與眼光去為下一代做未來的打算呢?所以還是順著她的性向、興趣發展為宜。
【答三】其實任何工作都可能辛苦或不辛苦,端看個人的付出或對這份工作的是否認同。
做一分自己不喜歡或者深覺沒有成就的工作,相對的就會覺得很辛苦、不愉快。
反之,如果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得到別人的讚美,很有成就感,即使辛苦,也是心甘情願的。
所以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發覺自己的專長與興趣,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我們希望為孩子開拓更廣闊的天空,更多的選擇。
不過父母可以過來人的經驗,為孩子分析各行各業的優缺點,讓孩子試著為自己做一選擇。
人的一生其實充滿了機會與變化,年輕人只要不斷充實自己,肯努力、別想依賴他人,那麼他一定會找到自己的所好,他就是有福氣的人。
問題4(Ⅰ-4)前一陣子「公娼」事件鬧得很大,有人贊成,有人反對,兒子問:為什麼有些支持男女平等的進步女性居然也支持公娼?我一時竟也答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