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禅语大全

禅语大全

禅语1.小人专希望人给,给过就忘;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2.为儿孙作未来计,十望九空;为社会作众人谋,点滴有功。

3.悭吝嫉妒的人,即使财富满室也走不出内心的贫乏;埋怨自怜的人,纵使四肢健全也跨不出内心的框框。

4.吾人必须要求自己,健全自己才能得以生存;吾人必须反观自省,培植善缘才能迈向佳境。

5.世间最贵者,就是尊重生命;世间最恶者,就为残杀生灵。

6.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口说不如手做,心想不如圆成。

7.学习布施,是改造自己悭贪的性格;严持戒法,是改造自己恶性的行为;修养忍耐,是改造自己嗔恚的恶习;发心精进,是改造自己懈怠的因循;修学禅定,是改造自己散乱的思想;开发智慧,是改造自己愚痴的认知。

8.找们不畏黑夜,要走向黎明;我们不怕寒冷,要迎向阳光;我们不嫌脏乱,要改造环境;我们不惧挫折,要勇敢担当。

9.环保是对于地球的爱护;没有地球,何能生存?护生是对于生命的尊重;没有生命,何来意义?10.能者,怀抱福利大众的愿心,能者,发挥互助合作的美德;能者,拥有突破困难的勇气,能者,具足改良创新的抱负.11.昼行要惜阴,日用要惜物;遇言要惜口,逢事要惜情。

12.彼此尊重,才能建设一个有道德、有尊严的国家;互相友好,才能建设一个有秩序、有礼貌的社会。

13.说话,要有柔和赞美的内容,做事,要有勤劳忍耐的精神;待人,要有亲切尊重的态度,读书,要有用心仔细的思惟。

14.俭而能施,仁也;俭而寡求,义也;俭而传家,礼也;俭而训子,智也。

15.人,要从愚痴迷梦中觉醒,才能认识生命的真谛;人,要从向外贪求中回头,才能找到内心的宝藏。

16.生活艰难时,要面对它;生活辛苦时,要体验它;生活清闲时,要计划它;生活满足时,要享受它。

17.用语言赞叹大众,用双手大做好事;用脚步走出善路,用力行创造净土。

18.以融合的心胸,尊重异己他人;以融和的气度,包容各种信仰;以融和的雅量,超越种族藩篱;以融和的怀抱,沟通全球人类。

19.工作要不拖延,能敬业而不偷懒;报告要不隐瞒,能积极而不颓唐;上示要不违逆,能受责而不怒颜;随众要不特权,能圆融而不极端。

20.对自己要有忧患意识,对修道要有笃实心态;对事务要有敏锐觉知,对度众要有慈心悲愿。

21.乐,可以净化身心,提升本性气质;志,可以激发潜能,开阔思想视野;道,可以启迪性灵,完全人格修养。

22.待有余而后济人,必无济人之日;待有暇而后读书,必无读书之时。

23.有才不足做,有德才可贵;有财不足恃,有功才可敬。

24.舍不得财,不能为义士;舍不得命,不能为忠臣;舍不得施,不能为善人;舍不得放,不能为智者。

25.辨别是非之道在于明理,促裁纠纷之道在于公正。

26.交友之道在于『淡』;读书之诀在于『明』;止谤之方在于『聋』;改过之要在于『悔』。

27.『互相体谅』,是消除纷争之道;『互相成就』,是集体创作之方。

28.施人之恩,莫大于助人为善;害人之甚,莫大于引人为恶;成人之美,吴大于扬人之德;坏人之事,莫大于揭人之短。

29.道人长短,一句话也是多嘴,故要少说;启人生信,千万言也是嫌少,故应多讲。

30.能做好事就是『般若手』;慈眼视人就是『般着眼』;能言好话就是『般若口』;胸怀大众就是『般若心』。

31.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满腹经纶,不如一善在心;高谈阔论,不如一言九鼎;长篇累牍,不如一字干金。

32.知足,是解脱欲望的妙方;感恩,是拥有财富的法门。

33.不说谎,就是信用,信用即财富;讲爱语,就是慈悲,慈悲即功德。

34.日行一善存好心,每一发心,必为人间的利益着想;日发一愿做好事,每一发愿,必为人间的庄严用心。

35.绐人利用也是一种结缘,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36.人若无求,心自无事;心若无求,人自平安。

37.遇才不妒,有过不避,当仁不让,立功不居。

38.学佛,就是向自己的烦恼魔军作战;念佛,就是对自己的烦恼习气革命。

39.人,只为自己而活很自私;人,只为亲人而活很辛苦;人,能为他人而活很伟大;人,能为社会而活很踏实。

40.修养心性之道,应审度自己所长,补强自己不足;对待他人之道,应包容他人不足,赞扬他人所长。

41.忍耐是修行的力量;包容是做人的修养;柔和是处事的良方。

42.人以无贪最为富有,人到无求最为高贵;人若无嗔最为自在,人能无痴最为清明。

43.宽恕能恢宏气度,包容能促进和谐;慈悲能助长道德,喜舍能增加人缘。

44.廉不言己贫;勤不言己苦;忠不言己好;功不言己能。

45.说义不宜深,但要明;下令不宜繁,但要简;教人不宜严,但要慈;待人不宜苛,但要宽。

46.学习弥勒菩萨的胸怀,宽容豁达;效法观音菩萨的慈悲,憨念大众;具备文殊菩萨的智慧,远离恼害。

47.实践普贤菩萨的行愿,普皆回向;拥有地藏菩萨的勇敢,圆满菩提。

48.君子不责人所不及;君子不强人所不能;君子不苦人所不好;君子不计人所不便。

49.真君子辞富不辞苦;真君子庆道不庆贫;真君子知义不知利;真君子成人不成己。

50.处人不可太任己意,应洞悉人之常情;处事不可太任己见,应明白事之常理。

51.思量嫉妒苦,包容便是福;思量我慢苦,尊敬便是福;思量计较苦,放下便是福;思量挫折苦,结缘便是福。

52.恩量贪欲苦,满足便是福;思量嗔恨苦,慈悲便是福;思量愚痴苦,明理便是福;思量烦恼苦,欢喜便是福。

53.持身不可太皎沽,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事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54.见人成就不要忌妒;见人发心应当随喜;见人有难不可旁观;见人沉沦要能提携。

55.人要知苦恼,才会本份不妄求;人要知惭愧,才会谦虚不自大。

56.有了感动,就能心甘情愿的发心;有了感动,就能无怨无悔的故事。

别人的善言懿行,自己要能感动;自己的所言所行,也要感动他人。

57.『随缘』是立场互易,随顺环境,但决非随便行事,苟且偷安;『不变』是择善故执,一以贯之,但不是墨守成规,泥古不化。

58.『耐烦』是一种艺术;『有恒』是一种希望。

耐烦有恒,做事才能成就;耐烦有恒,做人才能通达。

59.求知要进一步想,处事要退一步想,能受天磨方铁汉,不被人忌是庸才。

60.『推诿』,阻碍一切进步;『担当』,成就一切事功;『强辫』,招来一切非议;『认错』,化解一切责难。

61.能干者,总会多受一点折磨;不能干,则要多受一点委屈。

62.在受苦的时候,要感到快乐;在委屈的时候,要觉得公平;在忙碌的时候,要自然安闲;在受责的时候,要安忍担当。

63.惭愧反省,是悔过的勇气;惭愧反省,是自知的镜子;惭愧反省,是明日的祥和;惭愧反省,是智慧的果实;惭愧反省,是进德的阶梯;惭愧反省,是自修的功课。

64.觉人之伪,不形之于色;吃人之亏,不动之于口;施人之恩,不发之于言;受人之惠,不忘之于心。

65.求全之心,可用之责己,但不可用以交友;满足之心,可用之处境,但不可用以求知。

66.『难得糊涂』,是解决颂恼的最好办法;『实事求是』,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态度。

67.眼睛要生在心里,观察自己;嘴巴要长在心上,评论自己。

68.『容』人不是处,自无纷争;『忍』己难过处,自无怨言。

69.自己的好处,要掩藏几分;别人的短处,要掩盖几分。

70.一滴之施济人当厄,就如春风化雨;一言之恶伤人之心,好比冰雪寒霜。

71.给人方便而不磨人,做事秉公而不偏私;守持戒法而不妄为,群处和睦而不怪僻。

72.仁的施与,望风偃然;德的教化,所向披靡;道的兴设,近悦远来;法的胜利,无以匹敌。

73.『忍』是一种担当;忍之为德,在于负重。

『退』是一种涵养;退之为德,在于和众。

74.忍让是诗人最重要的修养工夫;精进是励己最确实的实践方法。

75.气和心境好,心平无烦恼;性谦人缘好,克己乐逍遥。

76.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

77.日有升沉起落,故有晚霞余映;月有阴晴圆缺,故有皓月当空;人有悲欢离合,故有聚散情缘;世有苦空无常,故有真理示现。

78.因为有过去,才有现在;因为有现在,才有未来;因为有未来,才有三世;因为有三世,才有希望。

79.一花一木都有生命,一山一水都有生机;一人一事都有道理,一举一动都有因果。

80.松涛拍岸,鸟叫虫鸣,无非是悟道的契机;夏涧秋谷,春花冬雪,无非是真理的示现。

81.四大五蕴的假合之身,孰能无病;生老病死的无常过程,谁能免除。

无病之道无他,只要证悟法身;无常之理好解,只要去妄归真。

82.树正不怕月影斜,梁正不怕屋瓦倾;行正不怕人来谤,心正不怕魔来扰。

83.错误比不过道理,道理比不过法治;法治比不过权力,权力比不过因果。

84.人间的苦恼重重,肇因于我见、人见、众生见;世界的风云多变,起源于事执、法执、人我执。

85.一念善心,佛陀看得到,菩萨看得到;一点恶意,魔鬼看得到,业报看得到。

86.有信仰的人最富贵,有道德的人最安心;有修行的人最有力,有智慧的人最通达。

87.能观众生苦,即与佛眼相应;能说善妙语,即与佛口相应;能做不请友,即与佛身相应;能行利生事,即与佛心相应。

88.心意柔和身自在,眼耳清净心自闲;天伦团聚家自乐,世道公正民自安。

89.妄心妄境,如鱼吞钩,痛楚割截身心;真心正念,不被钩牵,功如圆满明月。

90.贪心不能致富,喜舍才能多福;利他不忘自谦,自谦才能度众。

91.鱼以海洋为家,鸟以山林为家;人以屋舍为家,道以空无为家。

92.正义行事,公理不会长久湮没;心存善念,果报必然早晚现前。

93.喜舍摄伏贪欲,行喜舍,可以广结善缘;慈悲化解瞋恨,修慈悲,可以积聚福德。

94.船行的路是海洋,明灯的路是夜晚;人行的路是善事,成道的路是悲智。

95.因果不可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真理不可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假之后,必有平衡。

96.有佛法的地方就有慈悲,有佛法的地方就有般若;有佛法的地方就有信仰,有佛法的地方就有办法。

97.欲望是第一海,愚痴是第一闇;嗔忌是第一怨,疑妒是第一障。

98.有过必有罚,有功必有赏;有种必有收,有业必有报。

99.平安就是福报,功德就是寿命;知足就是富贵,适情就是自在。

100.聪明者不迷,正见者不邪;有容者不妒,心静者不烦。

101.涉世不难于变化,难于慎重;做事不难于敏达,难于深忍;发心不难于勇锐,难于持久;学道不难于慧解,难于证悟。

102.道不学不明本源,戒不守不知过错;禅不参不识自性,迷不悟不能解脱。

103.忠信可以进德,庄敬可以避祸;宽恕可以延寿,信仰可以悟道。

104.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

105.贫病之时知朋友,患难之时识真情;进退之时瞳分雨,得失之时通因果。

106.亲近良师闻法乐,闻法奉行安稳乐;安稳和合寂灭乐,寂灭离苦解脱乐。

107.化愚就是智,去迷就是悟;除恶就是善,离妄就是真。

108.水的仁慈能沐浴众生,可以泽及万物;水的义气能扬清激浊,可以荡涤污垢;水的勇猛能柔而坚强,可以弱而克刚;水的智慧能疏通江河,可以自成盈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