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营销的工具及其应用教学内容

网络营销的工具及其应用教学内容

网络营销的工具及其应用
网络营销就是利用网络进行市场营销活动,包括:展示、宣传、广告、销售、服务、管理、甚至是物流等。

网络营销的产生,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价值观的变革和商业竞争等综合因素所促成的。

网络营销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网络及传统渠道与客户(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建立积极的、长期的关系,由此使企业可以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收取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格,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一、网络营销的工具
(一)网络营销常用的工具,优势和特点
(1)企业网站。

●优势:
1.通过网站展示单位风采、传播文化、树立形象。

2.通过网站可介绍单位的基本情况,使经销商和用户更多的知道您的存在。

3.在网上您可以直接看到您产品的照片、型号或服务类型。

4. 通过网站您可以利用电子信箱经济而又快捷地与外界进行各种信息沟通。

5.通过网站您可以寻求合资与合作。

6.提供即时商业讯息,商品目录,广告行销内容。

●特点:
1.企业网站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

2.企业网站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矛盾的同一体。

3.企业网站功能需要通过其他网络营销手段才能体现出来。

4.企业网站的功能具有相对稳定性。

5.企业网站是其他网络营销手段和方法的基础。

(2)搜索引擎。

●优势:
1.检索结果深加工。

2.传播速度快,资金投入相对小
3.`提供个化服务。

4. 基于智能搜索。

●特点:
1.与企业网站密不可分。

2.搜索引擎传递的信息只发挥向导作用。

3.用户主导的网络营销方式。

4.搜索引擎营销可以实现较高程度的定位。

5.效果表现为网站访问量的增加而不是直接销售。

6.需要适应网络服务环境的发展变化。

(3)电子邮件。

●优势:
1. 通过键盘输入,可以快速书写,也可以编辑和储存。

2.可以发送附件和大容量的附件。

3.不同的服务商直接也可以发送。

4.接受方不在的时候也可以接受邮件,在方便的时候再阅读。

5.成本低。

●特点:
1.范围广。

2.操作简单效率高。

3.成本低廉。

4.应用范围广。

5.针对性强反馈率高。

(4)博客与RS S。

●优势:
1.细分程度高,广告定向准确。

2.互动传播性强,信任程度高,口碑效应好。

3.影响力大,引导网络舆论潮流。

4.大大降低传播成本。

●特点:
1.目标更为精确,能够针对目标客户进行精准的博客营销。

2.广告具有交互性,可以通过博客进行互动交流,并能得到即时的问题回。

3.博客快捷发布网店的最新上架货品。

4.精确定位消费群体,通过对潜在客户的调查与访问,增加网店知名度。

(5)其他网络营销工具
a.网络实名通用网址
b.网站在线视频客服工具
二、网络营销工具的具体应用
一、定价理由
1.依据市场行行
2.根据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3.在成本的基础上定价
4.以薄利多销为原则
二、相关的营销价格策略
1、低价定价策略
2、个性化定制生产定价策略
3、使用定价策略
4、拍卖竟价策略
5、顾客主导定价策略
6、折扣定价策略
7、声誉定价策略
电子邮件营销
1.结合目标消费群体,写一篇附有产品图片,产品优势等项目的电子邮件
2.在邮件最后建立自己的网店链接,方便邮件接收者访问。

3.在情人节等重要节日之前增加电子邮件的发送量。

4.每封电子邮件有唯一认证码可以抵消一定金额,以此吸引邮件阅读者访问网店。

效果:
1.通过网店访问量统计,得出网店访问量增加的结论,反馈在之后的邮件中,对销售有增加作用。

2.网店的知名度扩大,知名度扩大会提高网店的销售收入
3.通过访问与调查增加网店的产品规模
●博客营销
1.博客目标更为精确,能够针对目标客户进行精准的博客营销
2.博客广告具有交互性,可以通过博客进行互动交流,并能得到即时的问题回馈
3.博客快捷发布网店的最新上架货品
4.精确定位消费群体,通过对潜在客户的调查与访问,增加网店知名度
效果:
1.与客户建立稳定的交流关系,建立一批稳定的消费群,通过他们的反馈,得出网店下一步的发展侧重点。

2.博客的转发功能帮助网店扩大了知名度(在潜在消费群的生活圈中得到宣传)利于网店的扩大经营
●数据库营销
1.建立客户数据库,记录消费群体的消费时间和消费原因,分析消费者得消费高峰期与低潮期,利于商店在今后经营中游刃有余,不至于货源不足影响经营
2.明确出可再次消费的群体,避免不必要的投入
效果
1.建立了网店的消费群体,在消费旺季发出电子邮件,避免以前的大撒网,低效果的情况。

2.是消费群体有温馨之感
网络营销案例一
带有3D人物形象的可口可乐广告
这一拥有丰富活动内容和表现方式的网上娱乐空间的建立,无论对于可口可乐还是腾讯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而它所带来的营销冲击波更是令业界侧目。

合作的缘起
年轻人一直是可口可乐在市场定位和推广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可口可乐会不断发现他们所喜欢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例如体育、音乐、旅游、时尚,还有网络生活等等。

从2005年起,随着与九城、天联世纪、联想等的合作,网络营销逐渐成为可口可乐整合营销的重头戏。

可口可乐在整合营销上一直寻求突破和创新,在网络营销平台上的选择上也青睐于注重创新和互动的优秀媒体。

早在新闻发布会之前,可口可乐与腾讯就有了多层次的合作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可口可乐发现,腾讯不仅拥有目前网络媒体中最庞大的年轻用户群,其不断完善的360度服务也已经深入到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用户的活跃程度,还是其资源平台例如QQ秀、QQ 宠物、Qzone等都是非常独特和具有创新性的。

可口可乐的网络营销活动与这些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络内容进行嫁接,而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广告投放上,正是想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和消费者达成沟通,
在传递流行的、快乐的内容同时实现品牌推广的目的。

线上线下双管配合
可口可乐与腾讯的战略合作通过线上与线下两个通道双管齐下并相互配合。

线下采取了Q币卡、外包装、海报和户外广告等合作方式(主要为合作身份的体现);而线上合作除了传统的硬广告投放以外,主要采取了以3D秀为核心,以QQ主题包和Qzone为辅助的创新性业务合作方式。

这一方式无论在资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上,还是品牌推广的效果上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传统营销掀起红色风暴
围绕此次合作,可口可乐不惜重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在产品包装、户外广告和终端卖场广告等传统营销媒介上频频体现与腾讯的合作关系,力求将双方的品牌影响和活动效果最大化释放。

从2006年3月到6月间,可口可乐在“3D秀—金盖促销”、“可口可乐主题包装活动” ,以及“世界杯”促销活动中,投放了近15亿的含有腾讯公司企业标识的包装。

在约27个主要城市投放了含有腾讯公司企业标识的户外广告,包括车身、车站广告牌、大型户外广告牌等;在96个主要城市超过550,000家零售终端投放了含有腾讯公司企业标识的促销POP,并在各类型零售店设置了超过84,000个大型堆头陈列。

似乎是一夜之间,全国掀起了一股声势强劲的红色风暴。

网络营销案例二
我们以2008年网络上最热闹的“王老吉事件”网络营销案例进行一些剖析
2008年6月18日,CCTV赈灾晚会成为史上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而在本次晚会中以一介民营企业身份,用一亿元巨款捐助灾区的王老吉饮料,引起了最多国人的注意。

第二天,在国内著名的互动网络论坛天涯BBS上,一篇“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引起了网民的注意。

在国难当头之下,封杀一个捐献了亿元巨款的企业,难道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么?这篇帖子在短短数小时内点击量飙升到数百万,回帖以十万计,转帖无数,遍及互联网各个角落,影响空前。

但其内容却是用极为简短的几句话,借亿元捐款,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回报慷慨的王老吉。

很多人看到标题本想去驳斥,看到内容后却会心一笑,并被煽动起当时情境下特有的激情,不但导致了网友疯狂的主动转载传播,更直接鼓动起了网民对于王老吉的购买热情。

于是,网上一度爆出不少王老吉饮料在商场供不应求的新闻,许多网民自发组织购买,导致王老吉在多个城市的终端都出现了断货的情况。

这篇帖子借时势用反话成功诱导了网民的心理,这是个成功的网络营销案例,是一个成功的标题党、一次完美的策划。

我们可以从网络营销案例中看到,虽然“灾难营销”是国内诸多企业为之不齿的行为,但网络营销却可以借助巧妙的角度主动出击,直接点燃受众这种激情,并引发大规模的自发传播与购买行动,这个网络营销案例其影响力比传统广告何止强出百倍,其成本比传统公关何
止节约千倍。

也许正是从这个事件开始,国内企业突然集体意识到网络舆论的威力,而各网络公关公司的生意也开始骤然飙升。

但随之而来的一起突发事件又打破了诸多企业对网络营销的狂热,这就是“王老吉幕后推手曝光”事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