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太阳能监控方案

无线太阳能监控方案

太阳能无线远程视频监控方案目录一概述 (3)二应用特点 (3)三系统原理和架构 (4)四解决方案 (7)五设备清单: (9)一概述对于林业部门,防火工作是重中之重。

森林火灾年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发生,造成森林资源的重大损失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灾害发生的随机性、短时间内能造成巨大损失的特点。

因此一旦有火警发生,就必须以极快的速度采取扑救措施,扑救是否及时,决策是否得当,重要原因都取决于对林火行为的发现是否及时,分析是否准确合理,决策措施是否得当。

为了早日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扑救的方针”,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林区工程是由林区监控管理指挥中心系统、传输系统、摄像机和镜头系统、云台控制系统、电源系统和铁塔组成。

林区监控管理指挥中心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图像显示、图像录像控制中心,远程控制功能,向指挥调度人员提供全面的、清晰的、可操作的、可录制、可回放的现场实时图像。

林区监控管理指挥中心系统还具有向上级林业局和省林业厅接口的功能。

系统整体要求高可靠、高质量、高稳定性,可全天候运行。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需具备多级管理体系;整个系统基于网络构建,能够通过多级级联的方式构建出一张可全网监控、全网管理的网络视频监控网。

提供及时优质的维护服务,保障系统正常运转。

近几年,网络视频监控正兴之时,太阳能无线网络监控,一种真正的脱“线”了的远程视频传输模式,犹如一只奇葩悄然绽放。

太阳能无线传输模式,慢慢从一种概念,成为一种实际工程案例,走入人们的视野。

二应用特点该系统由于主要利用的是可再生新能源供电的无线传输模式,所以该系统具有:不需挖沟埋线、不需要输变电设备、不消耗市电、维护费用低、低压无触电危险。

此种工程案例主要应用于一些偏远地带以及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如高速公路,电力传输线监控,石油、天然气管道监控,森林防火监控,水资源监控,矿产资源监控,边境线监控,航道指示灯塔、海岸线,岛屿(群)等。

其次是景区的需要,如城市风光景区、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园区。

简单概括为“三无一有”的地方,即无人无电无网线,但需要实时监控管理又需节能零排放无污染的地方或区域。

这些野外大范围监控是网络视频监控的一个新的应用市场,它对监控系统的供电和信号传输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

利用太阳能和无线网络传输来实施远距离视频监控,相比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有助于大幅度降低工程材料使用量和施工作业工程量,是野外视频监控领域节能环保的有效选择。

无线太阳能远程监控是新能源行业和物联网行业的一个有效结合。

三系统原理和架构太阳能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有太阳能发电子系统、电源管理子系统、蓄电池子系统、摄像机子系统、视频记录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和其它辅助子系统组成。

整个系统的架构图如下:从系统架构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能发电子系统、电源管理子系统和蓄电池子系统构成了整个系统的供电部分,而数据传输子系统、摄像机子系统、视频记录子系统则构成了整个系统的工作部分。

其它辅助子系统指相关可选功能,如现场检测、控制、照明、入侵侦测、机械支撑部件等。

下面我们就电源管理子系统,数据无线传输子系统以及太阳能无线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的标准和接口等几个重要系统分别进行分析和阐述。

3.1 太阳能发电子系统太阳能发电是整个系统工作的能量来源,当太阳能发出的电量在供给整个系统工作后有富裕时,蓄电池中的储备电量才会不断上升。

所以太阳能发电的能力是整个系统的关键,需要根据太阳能为蓄电池充电的速度来决定太阳能发电的功率。

由于蓄电池充电有其自身的特性和有效日照时间的影响,蓄电池需要一天或以上才能达到充满的效果。

蓄电池是维持在没有日照情况下系统工作所需的能量,当发生连日阴雨的情况时就需要蓄电池有足够的电量维持整个系统的连续工作。

由于太阳能发电和蓄电池储电的宝贵,它直接影响了整个系统的建设成本,因此整个系统中工作部分设备的低功耗运行变成为了太阳能无线视频监控的关键之一。

目前市场销售的摄像机都没有在这方面提供明确的数据,摄像机都采用14伏直流供电。

为了使太阳能和蓄电池的电压能够满足摄像机的工作,必须对系统中的电压进行变化。

由于电压变换过程中的损耗,使得整个系统的电量有效使用率大幅度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制定太阳能无线监控系统进行供电及相关标准并进行统一。

“首先,所有摄像机和各种设备都基于直流12伏电压,而且满足低功耗运行要求,比如说我们对摄像机换了电机,对部分电路采用低功耗元器件并进行了特别设计;其次:缩短其部分系统的运行时间。

比如说功放,它只有在通话时才会自动开启。

这样整个耗电系统就符合低功耗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太阳能系统的供电成本。

3.2 数据无线传输子系统目前适合进行太阳能无线视频监控的数据传输方式有两种,一是基于计算机无线网络即WIFI,二是基于电信运营商的3G网络。

两种网络具有各自不同的优点,用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如果客户的监控点离开监控中心之间的距离为数公里,而且中间没有阻隔,或者可以通过增加很少的转接点连接到监控中心,这种情况就比较适合采用WIFI传输。

采用WIFI传输可以获得较高的有效带宽,保证视频传输的清晰度和流畅性。

如果用户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建设这些WIFI基站和转接点,系统建成后总体运营成本会比较低,不过前期投入成本高。

如果客户的监控点离开监控中心比较远,而且中间具有很多负载的建筑和阻隔,这时采用3G视频传输将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利用3G视频传输,将视频数据通过相关的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传递到监控中心。

如果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传输视频则会更加容易实现跨地区的远程视频监控。

综合比较起来,WIFI传输适合于没有或较少阻挡的地区,例如农牧场、湖泊、沼泽、河流、海岸等等。

3G传输由于运营商的服务的支持,可以有效地克服建筑等对信号的阻挡,最大程度上保证视频传输,更加适合于城市、村庄、郊区和快速应急应用。

如果从经济上来比较。

笔者跟跟吴总算了一笔账。

“我们以30KM处的监控点来比较,环境是比较空旷的地带。

如果选择3G传输,每个月要交给电信运营商的3G使用费大概是600-800元,那一年的租金大概要10000元;以蓄电池5年的周期一换来算,5年大概要5万的费用;如果是WIFI传输,假设要建立6个太阳能中转(基)站,假设每个太阳能中转(基)站的建设费用要3万元,合计大概是18万元。

”从这笔账看来,似乎3G的费用更低,不过具体工程得具体分析。

“如果半径30KM 以内,监控点是10个以上,我建议用WIFI传输;如果监控点是10个以内,就用3G 传输比较经济些。

不过这也要看工程商的喜好和需求,由于3G带宽还不能达到传输高质量监控图像的期望值,加上3G资费的因素,所以在开阔地域使用WIFI传输偏多些,国外的情况也是如此。

”同时,随着4G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可以预期在4G正式运行时,其视频传输的效果可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图像监控的需要。

3.3 其他子系统其它就是摄像机子系统,这是视频监控的中心。

工程要根据耗电设备的整个功耗参数指标,所以这些设备的参数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到对太阳能能发电子系统和蓄电池子系统的计算和设计,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

同时,由于太阳能无线视频监控都是应用于野外,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很大。

在我国各地气候条件相差很大,就室外气温而言,从零下40多度至零上40多度,因此需要能够在如此宽范围的气候条件下工作的监控设备。

但不能为了解决在低温情况下的工作问题,简单地采用摄像机内加热的方法。

因为加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量。

所以在此种监控工程中采用工业级设计标准、选用工业级元器件,使得摄像机可以在比较宽的气候条件下工作,尽量减少机内加热的工作才是最佳选择。

“为了使得太阳能视频监控更加容易实现,我们对摄像机的联接接口进行改进。

”吴总说,“减少用线,简化安装。

我们的摄像机在提供电源、视频和云台控制的标准接口以外还提供三位一体的综合接口,使用一根联线就可以满足电源、视频和云台控制等需要”。

视频记录子系统,主要是安置在监控中心。

不过要提及到一点的是,由于是无线传输,为了克服无线传输过程可能出现的视频中断,保证视频监控不丢失,需要在现场记录设备中采用相应的存储器件,例如SD卡和硬盘。

除此之外,为了有效地保证系统工作,还需要一些辅助子系统,类似于灯光、探测、报警、支架等辅助系统,使他太阳能无线监控系统工作在良好状态。

3.4 系统功能整个系统具有下列功能:●摄像机镜头自动跟踪移动物体;●红外探测报警联动输入和输出;●支持双向语音对讲;●通过3G无线网络传输视频和各种信息;●太阳能发电可以满足连续阴雨天工作4至7天;四解决方案在该方案中,针对森林防火监控点数多,监控范围广、监控目标复杂、监控环境恶劣等众多特点,系统必须分为前端监控子系统、网络传输子系统、中心控制存储子系统三个部分进行设计,采用“华迈千里眼”网络视频服务器(DVS)+模拟机的方式。

4.1前端监控子系统前端监控子系统,主要有前端网络视频编码器(DVS)、模拟摄像机及相应电源、网络、音频采集输入输出设备组成,主要完成前端视频及音频的采集任务。

森林防火为野外环境监控,具有:监控面积广,涉及覆盖区域大、监控环境恶劣、环境复杂多变等实际情况,设计原则为:●监控点动静结合附设:针对宽阔区域及山体制高点,采用一体化高速球型摄像机进行敷设,监控山体全貌及,利用制高点采用高变倍对重点区域进行覆盖,针对道路或人员常通行地采用固定摄像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配镜头,24小时不间断的重点监控。

●高品质的设备质量:森林防火监控,同样需要高品质前端设备,第一、野外环境十分恶劣,前端设备必须可适应复杂/恶劣的环境状态;第二、野外监控同样要求较高的图像效果,特别针对夜间,要求设备必须具备夜间成像能力。

●双向音频对讲:系统必须具备双向语音对讲功能,可实现监控中心与现场任意监控点语音对话,在现场任意突发事件或违规行为(如:违规吸烟、生火等行为),进行紧急语音提醒警告,防止各事态的发生。

●系统集散管理:该系统涉及面积及所属单位数量多的情况,系统须具备集散管理方式,即:系统可具备多个分散管理中心,各分散管理中心可对管辖范围内所有监控点进行有效监控管理,同时系统具备最高级集中管理总中心,总监控中心可实现对整个系统内所有监控点进行集中监控管理。

4.2监控点辅助设备设计该系统为野外全天候监控,针对野外监控需注意监控点位安装、防护、防雷等系统保护:A.摄像机安装:在监控项目中摄像机安装位置通常情况比较高,针对此项目中,对于森林防火监控类,摄像机均无现成的安装地点支撑,因此设计在安装点设置立杆,立杆采用水泥嵌入地下做地基,确保立杆的稳定性,同时为确保摄像机在立杆之上的保持稳定,避免因风力及动物擦挂立杆造成摄像机摇晃或抖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