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现阶段对于绝大部分教师教师而言,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就显得迫在眉睫。
下面我就结合我自己平时的写作、投稿的体会,再结合他人的经
验,谈谈该怎样进行教育教学论文写作与投稿,以供大家参考。
一、为什么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撰写教学论文能加速教师向科
研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
写论文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也离不开学习研究。
撰写论文的过程是教学业务水平、理论研究水平和写作水平不断
提高的过程,也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和升华的过程,更
是从经验型“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转化的过程。
教师用心撰写的论文是辛苦劳动的所得,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
代表了他的教学水平。
特别是那些免费发表的论文,可以说是智慧的结晶,是作者在长
期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的结果,也是体现个人价值一种表现形式。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会积累许多经验和方法,需要总结出来,同时有许多问题,需要去分
析、去研究、去解决。
二是年轻教师要尽快成长以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就要不
断的学习提高,更新知识,提升自身素质,加强业务修养,需要反思。
三是要晋职、考核评估需要一个别人看得见的文本呈现出来。
四是教育教学中往往会产生一些灵感或感悟,对某一方面某一
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鲜明的观点、切身的体会,需要倾吐。
五是对自己教研成果勤记录,是教育、教学研究的总结和升华,
也是自己辛勤笔耕的结晶和能力的体现。
二、怎样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撰写教育研究
论文一直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
其实不然,作为身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前沿的我们,每天都
会接触到许多令人欣喜、令人为之感动地鲜活的人和事,如果我们对
这些宝贵资源稍加留意,并能及时捕捉、整理、反思、充实、拔高,
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和认识写成文章,不但可以培养我们善于观察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还能为我们的教育科研积累充
裕的第一手素材,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活跃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自
身的理论素养和认识水平,积淀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最终提高我们的
教育教学水平和自身素养,是一件可以一举多得、受益终生的大好事。
所以,应该珍惜这样绝好的从事教育实践的机会,做个有心人,
观察教育、反思教育、发展教育、享受教育。
(一)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般来讲,刚开始接
触论文写作的教师,很容易让自己走入一些写作的误区,主要表现为:
1、标题不合适 标题是一篇文章思想、观点的高度浓缩,好的标题往
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但实际上很多教师在撰写论文时,标题往往不准确、不恰当,从
而影响了整篇文章的质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题小文。
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这个标题太大。
读了该论文后,我建议可将题目改为“教学的有效性几种策略”。
要注意选题不要过大,一般说来宜小不宜大。
(2)多个主题。
一个标题表述两个甚至多个中心,造成文章根本无法正常进行论
述,严重影响论文的质量。
如:“以学生为主体,让数学贴近生活”。
(3)表述不清。
标题的意思模糊不清,使人不知所云。
如:“新颖、扎实、有效”。
(4)逻辑错误。
将本来不是同一类的事物硬拽到一起,犯了学科性和常识性的错
误。
(5)繁琐冗长。
有些标题多达二十余字,给人以罗嗦的感觉。
标题应该符合准确、简炼、规范的基本要求。
2、内容不合理 (1)内容与标题不一致。
有的论文内容与题目联系不密切,甚至毫无关系。
(2)内容脱离实际。
有的教师不知道从自己熟悉的问题中去寻找研究课题,导致文章
空洞,没有实际意义。
(3)内容过时没价值。
有的问题人们早已达成共识,又将其作为新问题去研究。
(4)内容论述不合理。
这种情况表现为层次不清,结构混乱。
3、研究不深入 有的文章只是介绍大家熟知的教学方法、学习
方法、思维方法等,并未提出新的方法和见解。
有的教师停留在对教学现象的描述、教学工作的体会、钻研教
材感受的层面上,没有理论上的升华,即没有"理论高度"。
4、选题无新意 一篇文章有没有价值,全在一个“新”字,教
学论文也是如此。
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如果没有新意,即使观点非常正确,材料绝
对真实,语句相当流畅,也不算是一篇优秀论文。
5、材料缺自我 教学论文的可贵之处在于一个实,在于有自我,
有个性。
实就是从实践出发,把它上升到理论后,再指导实践,为实践服
务。
有自我、有个性就是应该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实践为文章
的主体。
别人的理论再多,即使都是当代最先进的,也还是别人的。
目前许多刊物喜欢有个性、典型的案例,然
这种文章,有位编审做个这样比喻:就像一个姑娘,远看,身材
苗条,楚楚动人,可走近仔细一看,脸上五官不正,雀斑甚多。
那么编辑给予修改,要花许多精力,最后很可能还是被放弃。
(二)撰写论文的一般程序 论文写作一般有这样六个步骤:准
备--选题--构思--写初稿--修改。
1.准备:主要是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的途径是:①阅读有关的理论书籍;②调查研究,收集
有关的论据;③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④ 收集自己平时教育教学中
好的经验、典型事例,同时还要将材料的采集与整理“合二为一”来
进行边搜集材料,边对材料进行整理。
2.选题:常言道:“题好一半文”。
找一个合适的题目是关系到论文成败的关键,只要有了好的选题,
整个论文的写作就等于有了一个可望成功的出发点。
所以,选题这一步是非要走好不可。
选题的最好考虑是:①符合目前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要求;②
选择自己有浓厚研究兴趣的题目;③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业务特长的题
目;④选择自己有充分的资料的题目;⑤选择一些有争鸣的题目,写
出自己有独特的见解。
同时还要注意到要选好题还要突出一个“新”字,这里“新”子
主要包括五点:一是观点新,是不是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深刻的,
有现实性的观点。
二是方法新,是不是介绍了一种新颖独特的,操作性强的,并让
人借鉴的教学方法。
三是材料新,是不是从你自己的实践中选取了真实而典型的材料
来验证某一种新观点或新方法。
四是角度新,是不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论述问题。
五是问题新,是不是从教育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内容、新问题入
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构思:论文构思,即解决布局和结构问题,它因课题不同而
不同,同时也因人而异。
但其共性要求就是:结构要严密、论据要真实、说理要深入。
(1).结构——要严紧。
论文的结构也是不可忽视的,正如建筑一样,既要突出主体,又
要使“附体”和主体之间浑然天成;既要注重整体的协调,又要有精
雕细刻的工艺。
教育论文是否有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整体结构生成的效
果。
首先,教育论文的层次要有序、紧凑。
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议论,再到问题的解决,要遵循一定的
逻辑程序。
分层议论,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连,给人一种整体结
构的层次感。
这种层次感,恰好体现出教育论文主题思想的建构。
其次,议论的展开要围绕主题进行。
每篇论文都有一个中心思想,它是统领整篇论文的灵魂,无论是
摆事实还是讲道理,都不能偏离“中心”。
最后,要认真处理文章的细节。
文章的细节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影响着论文的整体效果。
就像是建筑的工艺一样,影响着整体的质量。
论文的“工艺”不好,也会淡化主题思想。
论文中的句子要通俗、流畅、明晰,富有思辨色彩。
文字要准确,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做到简洁、生动。
(2).论据——要真实。
论据是文章中进行议论、分析的依据,论据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
视的。
如果把选题看作是论文基石的话,那么,论据就是基石上的立柱。
唯有立柱坚实,才能建起文章中建构的“亭台楼阁”艺术。
撰写教学论文时,选用论据要讲究一个“真”字。
首先,理论依据要真。
这里所说的真既有客观、科学的含义,也有真实、真切等含义。
在教育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常常会引用一些经典语言,目的是为
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但一定要注意所引用的观点与文章所要论述的内容一定要贴切、
自然。
对于论文中的理论依据,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
其次,客观依据要真实。
客观依据是指论文中引用的事实材料,也是强化文章说服力的手
段。
能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就要看材料的来源是否真实,运用得是
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