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怀柔雁栖湖生态示范区核心岛项目_v

怀柔雁栖湖生态示范区核心岛项目_v

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整体环境建设规划及景观设计规划设计任务书目录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整体环境建设规划及景观设计规划设计任务书第一章总则1 用地位置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位于北京市区东北部,地处怀柔区雁栖镇,南邻怀柔新城集中城市建设区,是红螺山——雁栖湖市级风景旅游度假区的东区。

2 规划范围示范区规划范围东起怀丰公路,西至怀柔区雁栖镇镇界及下辛庄、柏崖厂村界,北起雁栖镇柏崖厂村界及中科院用地北边界,南至京通铁路,规划用地总面积为2093.85公顷。

3 规划依据(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怀柔新城是北京东部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2)《怀柔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怀柔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提出,红螺山——雁栖湖市级旅游度假区是集会议、休闲、度假、健身、娱乐于一体,环境宜人、设施完善、功能完备、高品质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

(3)红螺山市级旅游度假区雁栖湖西岸地区控规调整(2006年批准)。

(4)怀柔区怀北镇总体规划及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审稿)4 功能定位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是承担首都国际交往职能、具有国际峰会举办能力的重要功能区;是高品质的生态旅游和文化休闲胜地。

5 发展目标通过示范区建设,大力提升雁栖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品质,促进地区优势资源整合和城镇化发展,完善提升北京国际交往职能。

(1)示范区将规划建设成为北京城市国际会展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具有举办国家领导人峰会、国际组织高端会议、跨国企业总部会议等高端服务功能的重要地区。

(2)示范区将规划建设成为湖光山色优美、人文特色突出、生态环保高效的高品质文化休闲度假区。

6 指导思想(1)积极创新实践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建设理念,生态标准符合最新时代要求。

(2)兼顾国际峰会要求和常态运营需要,统筹协调项目运营模式与服务配套要求。

(3)坚持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首都生态发展示范区。

7 规划重点用地功能布局和规模细化(1)明确示范区总体功能布局,制定各功能区的规划导引,细化各功能区的主导功能、各类功能设施规模、建设强度、旅游设施接待能力等方面的规划要求。

示范区内的各类功能设施主要包括会议会展、度假酒店、娱乐健身、服务管理、安保设施、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

(2)提出示范区内的生态型交通组织及市政配套方案。

整体环境规划及景观设计梳理整体环境景观系统,制定示范区内总体环境设计方案,提出示范区整体环境目标定位、风貌特色、空间形态、建筑风格、景观节点、景观湖岸、建筑岸线、绿化植被、慢行系统等方面的设计方案和引导措施,保证在示范区内形成统一的景观风格和高水平的环境品质。

生态技术应用措施方案借鉴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的具体特点,将先进的生态理念应用在能源、水、垃圾、交通、景观、建筑设计与施工管理等方面,提出应用生态技术及生态发展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方案,营造高标准的环境品质,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北京特色的生态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充分体现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的示范作用。

重点地区详细景观设计对重要景观道路(车行及慢行道路)及重要景观节点进行详细规划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景观道路断面设计、景观节点详细平面设计、滨水岸线断面设计、主要景观植物种植搭配方案、主要构筑物的设计方案。

此外,需对施工技术有特殊要求的景观设计(如生态湿地等)提出详细实施方案。

近期建设环境景观设计针对近期(到2011年底)实施建设的主要环境整治和景观建设区域,深化细化规划设计方案,提出具体建设实施措施。

第二章规划设计条件1 现状情况工程地质环境规划范围基本属于平原区地质环境适宜区,结合具体规划建设用地布局,应对规划建设用地开展详细的工程地质条件勘查和评价,采取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自然环境条件雁栖湖地区位于红螺山浅山地区,天蓝、水绿、山青的原生态环境,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

雁栖湖水面宽阔,水域面积约平方公里,湖岸线20余公里。

雁栖湖水质良好,植被覆盖率比较高,空气质量常年稳定在一级。

行政区划情况规划范围涉及怀柔区雁栖镇和怀北镇用地,其中雁栖镇用地1778.77公顷;怀北镇用地315.08公顷。

土地使用情况在规划范围内,现状以水域和绿色空间为主,现状城镇建设用地519.25公顷(包括已批未建用地约93.55公顷);村庄建设用地41.3公顷。

表1 现状土地使用功能情况一览用地性质用地性质名称用地面积(公顷)占总用地(%)G2生产防护绿地R居住用地R1一类居住用地T对外交通用地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S道路广场用地已批未建用地E水域和其它用地E1水域E2耕地E4林地E6村庄建设用地违法建设用地区域总用地100土地使用功能现状图土地权属情况现状国有用地共813.77公顷,其中道路27.78公顷,水域292.75公顷,国有建设用地约493.24公顷,主要为宾馆及各类培训中心、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银行结算中心、在建别墅区等用地。

现状集体建设用地约41.3公顷,主要为下辛庄村、柏崖厂村和泉水头村的农村居民点,总人口约1830人,772户,规划拟搬迁至怀柔新城雁栖居住区。

现状土地权属示意图现状建设情况现状城镇建设以培训中心和宾馆为主,大部分位于雁栖湖的东岸和北岸,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现有接待设施的标准与规划目标尚有一定差距,需进行资源整合和提升改造。

在雁栖湖西岸,有一处占地7.24公顷的在建别墅区,需要根据示范区的发展要求进行功能改造和环境提升。

在规划范围的东北部,有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民银行结算中心等单位用地,在本次规划中予以保留,不作为规划重点。

另外在雁栖湖西岸有三处较为集中的违法建设,规划予以拆除,恢复生态绿地。

表2 现状培训中心及宾馆基本情况汇总序号单位名称权属单位建筑面积㎡星级床位数一、国属:9家1北京中建鸿达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20000三星380土地资源综合评价规划范围内自然环境品质较高,国有建设用地存量潜力较大,未利用建设用地资源相对集中于雁栖湖西岸,用地较为完整,对外交通条件良好,适宜建设集中的高端会议及酒店接待设施。

现状交通条件现状交通条件图1.8.1 对外交通规划范围内的对外交通系统基本形成,主要有两条对外交通干道,为怀丰公路和范崎路,这两条道路均为南北向道路,对外交通条件较好。

怀丰公路:一级公路,已按规划实现,现有道路横断面为三幅路型式,双向四条机动车道。

范崎路:规划范围内雁栖湖南路以北段现状为三级公路,道路横断面为一幅路型式,路面宽度约为7米,双向两条机动车道;雁栖湖南路以南段为一级公路,道路横断面为一幅路型式,双向四条机动车道。

内部交通规划范围内的内部交通主要为雁栖湖环湖路,现状环湖路没有完全连成环,是由三段道路组成的,即:范崎路、雁栖湖路、雁栖湖南路。

范崎路:环湖段范崎路为三级公路,道路横断面为一幅路型式,路面宽度约为7米。

道路两侧各有一排树木。

雁栖湖北路:位于雁栖湖北岸,由范崎路在柏崖厂村北侧经现状桥梁向东延伸,止于北京雁柏山庄,现状道路为一幅路型式,路面宽度约为6米。

雁栖湖路:由雁栖湖东岸至南岸延伸,始于现状雁栖湖公园大门南侧,向西至范崎路终止。

现状道路为一幅路型式,路面宽度约为9米。

雁栖湖路沿途经过三座水库大坝,由东向西长度各为180米、390米、200米,坝顶宽度较窄,约为5米。

1.8.3 其余交通设施规划范围内除上述道路外还有两座桥梁。

一个为道路桥梁,位于雁栖湖北路西端,与范崎路相交处。

桥梁长度约为100米,桥上路面宽度为9米。

另一个为人行桥梁,位于雁栖湖中部,为联系东西两岸的人行浮桥,浮桥长度约560米。

现状市政设施条件规划范围内现状有1座110千伏变电站、1座电信局和1座燃煤集中锅炉房,现状供水由自备井系统和村镇集中供水系统供应。

现状污水部分接入怀北镇污水系统,部分自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解决。

2 规划条件规划用地条件示范区内的建设用地性质主要为旅游设施用地,包括度假、会议、游乐、健身等功能。

根据现状条件和实际建设情况,将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应针对每一类型用地的具体规划要求,进行规划设计。

规划用地条件分析图2.1.1 现状保留用地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民银行结算中心等单位用地为现状保留区,用地性质为教育科研及商业金融,规划建设用地规模52.5公顷,不作为本次规划重点。

现状保留区的建设用地边界和功能不可调整,在本次规划中可结合示范区的整体景观要求提出环境风貌协调的相关建议。

2.1.2 规划新建旅游设施用地规划新建旅游设施用地主要分布于雁栖湖西岸、范崎路两侧,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总计84.7公顷,除安排会议、度假酒店、游乐健身设施外,同时还包括配套市政、交通、安保等配套设施,需对用地内的功能设施、建筑布局及景观环境进行整体设计。

每处规划新建旅游设施用地边界可依据地形地势和规划设计方案做适当调整,但须符合建设用地规模总量不变和总体布局的要求。

建设用地边界范围的调整不宜超过景观绿化控制线,并与景观道路控制线的距离不得小于30米。

2.1.3 现状待改造旅游设施用地现状待改造旅游设施用地主要分布于雁栖湖的东岸、南岸及北岸,规划建设用地规模81.3公顷,主要为现状培训中心及已建成别墅区,需根据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对现状待改造的旅游设施提出用地资源整合、功能优化提升以及环境改造方面的规划设计方案。

2.1.4 已开展设计的旅游设施用地在雁栖湖西岸中部、范崎路以东的半岛,规划为国际峰会核心区域,规划旅游设施总建设用地规模为31.8公顷,主导功能为中小型国际高端会议及首脑接待服务。

该区域目前正在同步开展详细规划设计工作,不做为本次规划重点,但应结合整体环境设计方案提出该区域的景观设计导引,并做出示意性规划布局方案。

(1)项目1:规划用地范围37.4公顷,为绿化及旅游设施混合功能区,其中规划旅游设施用地5.7公顷,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可结合地形条件灵活布局。

(2)项目2:规划旅游设施用地26.1公顷,规划布局应满足防洪要求。

2.1.5 景观绿地结合地形条件分布于景观道路(范崎路)两侧、建设用地周边以及雁栖湖周边的大面积景观绿地,是进行环境景观设计的重点区域,用地边界可依据地形地势及详细方案进行调整,景观绿地内部可适当安排步行道、休息平台等游憩设施。

2.1.6 生态林地除景观绿地外的现状林地,规划无建设用地分布,应强化生态林地建设,配合生态景观要求,提出树种选择配置等方面的生态环境建设要求。

建设强度控制生态示范区建设突出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在规划范围内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划分为山林保护区、绿化景观区和生态建设区,应针对不同分区的环境建设目标进行规划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