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97787

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97787

1、编制依据 01.1国家现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建筑施工有关文件。

02、编制原则 0二、工程概况 0(一)工程特点: 0(二)施工条件 (1)(5)现场临时用水用电条件 (1)三、施工部署 (2)1、施工总策划 (2)2、施工准备 (2)3、工程管理 (3)4、公司和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4)4.1公司组织管理机构 (4)5、现场临时供电线路 (5)(3)用电线路布置 (5)6、现场临时供水设计 (5)7、施工平面布置 (5)四、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5)1、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原则 (5)2、施工进度计划 (6)3、进度计划的保证措施 (6)3.1施工进度的控制方法 (6)3.2保证工期的管理措施 (6)2、以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一次成优,保证计划的执行 (6)4、加强对节假日、恶劣气候的提前准备 (6)5、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控 (6)3.3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6)1、设计变更因素 (7)2、保证资源配置 (7)3.4各施工阶段进度保证具体措施 (7)4、赶工措施 (8)4.2施工材料的保证 (8)4.3机械设备的选择与落实 (8)五、总体施工方案及流水施工 (8)1、总体施工方案顺序 (8)2、流水施工组织 (9)3、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9)六、质量保证措施 (9)1、质量承诺 (9)2、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9)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工作 (13)4、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3)4.2、测量控制 (14)4.3、场区排水 (15)4.4、土方开挖、回填 (15)4.6、填土和压实 (15)4.7、机械填方方法 (17)4.8、填土的压实 (18)场地平整填方顶面以下150厘米范围内压实度≥90%,150厘米以上范围内≥88%。

(18)2、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18)1、测量控制 (19)2、场区排水 (19)3、土石方平整工程 (20)3.1、施工工艺 (20)3.2、土石方开挖施工 (20)石方开挖拟采用大功率推土机(耙机)强推页岩,用液压破碎锤破碎砂岩,两者配合使用。

(21)3.4、取土施工方案 (21)3.5、清理挖填 (21)3.5.1施工流程 (21)3.5.2清理开挖方案 (21)3.5.3清理运送 (22)3.6.1机械填方方法 (23)1、施工组织管理与协调 (24)2、制定图纸会审、图纸交底制度 (24)3、建立例会制度 (24)4、制定专题讨论会议制度 (24)5、工程内部协调配合 (24)6、施工配合协调措施 (24)八、安全保证措施 (25)1、安全管理制度 (25)1.2安全教育 (27)1.3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7)1.4安全检查 (27)1.5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27)2、分部分项工程具体安全保证措施 (28)2.1土方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28)2.2防火、防爆措施 (28)(2)可燃可爆物资存放与管理 (28)3、明火作业 (28)4、季节施工 (29)4、装载机作业安全规定 (30)5、自卸汽车作业 (30)6、压路机作业 (30)2.5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措施 (31)3、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31)4、安全教育 (32)4.3安全技能 (32)4.4安全教育的要求 (32)5、安全检查 (32)6、施工中易发生事故工序的安全措施 (32)九、现场文明施工、消防、环保以及保卫方案 (33)12.1文明施工措施 (33)1、施工管理目标 (33)2、文明施工管理 (33)3、组织管理 (34)4、工作制度 (34)5、施工现场措施 (34)6、防止施工扰民或民扰、协调地方关系 (36)12.2环境保护措施 (37)1、绿色施工基本管理规定: (37)2、环保目标 (37)3、防止噪音污染 (37)4、防止粉尘及泥浆污染 (37)5、防止对水污染 (38)6、其他 (38)7、加强绿化工作 (38)12.3现场消防、保卫、保健急救措施 (39)十、现场组织管理机构 (40)1、现场组织机构 (40)2、管理人员职责分工 (40)十一、劳动力安排计划 (43)1、劳动力安排计划 (43)2、劳动力投入保证措施 (43)十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投入情况及进场计划 (44)1、施工机具的选择 (44)2、工程投入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详见后附拟配备本项目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44)、紧急情况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44)1、应急响应组织机构和应急准备 (44)2、各种紧急情况的预案以及处理措施 (44)2.1触电应急准备及措施 (44)2.2大型机械设备倒塌应急措施 (45)2.3高空坠落应急措施 (45)2.4火灾应急措施 (45)2.5基坑坍塌处理措施 (46)2.6整体倒塌处理措施 (46)2.7食物中毒应急措施 (46)2.8突发性停电应急措施 (46)2.9各种伤害的紧急处理方法 (47)3、抵抗风险的措施 (49)3.1风险防范的原则 (49)3.2抵抗风险的措施 (49)J2 (51)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1)1、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1)二、工程概况 (2)(一)工程特点 (2)(二)施工条件 (2)三、施工部署 (3)1、施工总策划 (3)2、施工准备 (4)3、工程管理 (6)4、公司和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7)5、现场临时供电线路 (9)6、现场临时供水设计 (10)7、施工平面布置 (10)四、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0)1、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原则 (10)2、施工进度计划 (10)3、进度计划的保证措施 (10)五、总体施工方案及流水施工 (15)1、总体施工方案顺序 (15)2、流水施工组织 (15)3、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16)六、质量保证措施 (16)1、质量承诺 (16)2、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16)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工作 (21)4、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2)七、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32)1、测量控制 (32)2、场区排水 (33)3、土石方平整工程 (34)八、安全保证措施 (43)1、安全管理制度 (44)2、分部分项工程具体安全保证措施 (47)九、现场文明施工、消防、环保以及保卫方案 (56)12.1文明施工措施 (56)12.2环境保护措施 (63)12.3现场消防、保卫、保健急救措施 (66)十、现场组织管理机构 (68)1、现场组织机构 (68)2、管理人员职责分工 (69)十一、劳动力安排计划 (73)1、劳动力安排计划 (73)2、劳动力投入保证措施 (73)十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投入情况及进场计划 (75)1.1、测量仪器选择 (75)1.2、土石方开挖机械选择 (75)1.3、土石方清运机械选择 (75)1.4、场地土石方平整压实机械选择 (75)凯里经济开发区工业职业技术学校二期场平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和原则1、编制依据1.1国家现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建筑施工有关文件。

1.2本工程招标文件及设计施工简图、工程量清单、地质勘察报告等。

2、编制原则2.1严格执行基建程序、发挥本公司技术优势,全面执行公司质量管理方针,尽快发挥业主的投资效益。

2.2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充分发挥人力、物力作用。

2.3合理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2.4坚持质量第一,全面执行ISO9001-2015国际标准化管理体系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成果的应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切实贯彻执行国家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制度。

2.5加强工程进度的科学性、计划性的管理,合理安排机械、材料、劳动力的进退场,确保现场文明、整洁及工程的正常施工。

2.6发挥“团结、务实、拼搏、创新”的企业精神,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

2.7遵循国家及凯里市有关环保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噪音。

2.8严格遵守国家及凯里市有关消防要求,做好消防工作。

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凯里经济开发区工业职业技术学校二期场平工程工程地址:贵州省凯里市工程范围:本项目位于贵州省凯里市。

施工范围:施工图示范围内平基土石方、场内挖土石方、运输、回填等。

计划工期:计划总工期150日历天。

(一)工程特点:(1)该工程计划总工期为150日历天,工程分项主要包括场地平基开挖、回填碾压等工序。

工程量大,工期紧,作业交叉频繁,统一规划协调工作量大,必须进行综合平衡调配,做到有条不紊,稳步推进,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工期达到预定目标。

(2)该工程填筑面积绝大部分属于山地、种植地,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

(二)施工条件(1)交通位置工程位于贵州省凯里市,场地临近已建道路,可直通现场,交通较方便,场内需现场修建临时便道方便施工车辆进出。

(2)地形地貌施工现场回填方区为种植地,开挖区为山地,有少量的果树和种植地。

(3)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区场区内地层呈单斜产出,据工程地质调查,在该场地内未发现断层,构造简单。

对基岩露头的工程地质调查测绘、钻孔岩芯所揭露的裂隙综合整理得出拟建场地发育两组构造裂隙:LX1裂隙产状:228°∠62°,裂面平直,张开度1~3mm,合整理得出拟建场地发育两组构造裂隙:LX1裂隙产状:228°∠62°,裂面平直,张开度1~3mm,钙质充填,间距1~3m,延伸性0.5~1.0m,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

LX2裂隙产状:325°∠67°,裂面平直,张开度>3mm,钙质充填,间距2~5.0m,延伸性0.5~2.0m,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

场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冬暖春早、夏多伏旱、秋多阴雨、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多夜雨、云雾、湿度大等特点。

该区多年平均气温17.6℃,最高气温40.5℃,最低气温-2.8℃。

年最大降雨量1451.7mm,最小降雨量836.5mm,多集中在5~9月,可达全年降雨量的67%,常年平均降水日数149.5天。

最大日降水量266.9mm(2007年7月17日),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约90mm。

拟建场地内无常年流水溪河分布,主要以旱地为主,旱季用水困难,雨季瞬时性的降雨多无序的流向周较低坡脚或堰塘内。

场区内地下水主要有基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上层滞水。

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松散层中孔隙水通过孔隙向基岩表面渗透,与风化裂隙水一并向地势较低的低洼坡脚径流或积于完善好的排水系统。

拟建场地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场地内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4)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勘察区内未见危岩崩塌、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