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仓库管理规定培训

仓库管理规定培训

仓库管理规定培训
1.目的、范围
为规范本公司物料入、出库及储存保管,使之合理、高效、安全,并有章可循,特制定本规定。

2.职责
2.1供应部负责本规定的制定、修改和实施。

2.2总经理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和实施的批准。

3.仓库定置管理规定
3.1仓库设置
3.1.1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目前仓库分设物料库、半成品库、成品库、危险品库及物料场五大类。

1)物料库储存从外部购入的用于产品的外购件、外协件、标准件、工具、辅助物料及劳保用品等;
2)半成品库从目前实际出发,在生产场地指定区域储存经加工、检验合格的产品零部件;
3)成品库储存经出厂检验合格并经包装待运的产品;
4)危险品库储存少量的用于生产的润滑油、油漆、氧气瓶、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
5)物料场储存量大的钢板、钢管、扁钢及铸铁件毛坯等物料。

3.1.2仓库位置确定原则
1)方便物料进、出作业,同类仓库尽量集中,便于管理;
2)确保物流顺畅,减少搬运之浪费;
3)确保物料安全,应远离明火、高温区域。

3.2料位设定
3.2.1仓库区域划分遵循原则
1)依物料的不同类别划分区域,如轴承类、标准件类等;
2)用代号区分不同的区域,如A区代表轴承,B区代表标准件;
3)将划定区域的仓库定置图绘出,悬挂于仓库醒目处。

3.2.2物料定位
1)进出频繁的物料应考虑其装卸的便捷性;
2)符合先进先出的存放方式;
3)将各区的位置按货架或储柜等编号,如A01代表A区第1个货架;
4)物料存放的货架编号填定在账册的“存放地点”栏或“备注”栏,以方便了解物料储位。

3.3存储标识
3.3.1存储方式
1)尽量利用空间,耐压性差的物料应注意承重堆高层数;
2)尽量利用标准包装码放方式,如五五码放、桶装、盒装、柜装等;
3)易燃易爆物品应遵循有关安全规定,妥善存储。

3.3.2物料标识
1)建立物料卡,明确标识物料品名、编号、规格、数量及入库日期;
2)物料进、出之后,应及时变更物料卡上之数量及日期;
3)应保证不同批次物料具有可追溯性;
4)可应用颜色管理区分不同性质的物料,如绿色区代表合格区,黄色区代表待检暂存品区,红色区代表退货品区等。

4.物料入库管理规定
4.1暂收作业
4.1.1供应商送货人员在送交物料时,应将随货同行清单交由本公司仓库保管员,由保管员指挥,将送交的物料通知卸货人搬卸在待检区域,清点品名及数量,核对无误后,开出一式四联的《入库单》。

4.1.2将《入库报告单》第四联(收据联)交给供应商送货人员暂存作对账的凭据,第二、三联(记账联、仓库联)交质检部作进料检验凭据。

4.2验收检查
4.2.1物料入库前的验收检查,由质检部相关质检员凭《收料报告单》,依据《原材料、外购(协)件检验规范》实施检验;
4.2.2进料检验结果有四种情况,即合格(接收)、不合格(拒收),选别(挑选)、4.2.3特采(让步接收);
4.2.4判定合格时,入厂质检员将合格品总数填入《收料报告单》第二联(记帐联)及第三联(仓库联)的“实收”栏内并签字,第二联由质检部留存,第三联转交仓库保管人员,以利办理入库手续;
4.2.5判定不合格时,须于《收料报告单》第二、三联上“质检记录”栏内注明并签字,同时填写《不合格通知单》——表一式两联,经质检部部长审核后,留存《收料报告单》第
二联及《不合格通知单》第二联,将《收料报告单》第三联转交仓库保管员,将《不合格通
知单》转交供应部采购人员,以利办理退货手续;
4.2.6判定不合格而暂收的物料应予以办理退货,若因实际需要,需对暂收物料中的一
部分或全部进行特采使用时,依QJ/J01-2009《原材料、外购(协)件检验规范》及QP-08-0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中相关“特采”流程办理“特采”。

4.3暂收退货
4.3.1供应部采购人员接获《不合格通知单》后,应立即联络供应商办理退货手续;
4.3.2仓库保管员核对退货物料与《收料报告单》记录是否一致,并与供应商提货人员
核对清点物料品名、数量一致时,进行物料交接,并收回《收料报告单》第四联,粘贴在第
一联(存根联)后面,备查;
4.3.3仓库保管员依公司物料出厂管理相关规定,协助供应商办理退货物料出厂手续。

4.4入库作业
经质检判定合格的物料,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

4.4.1仓库人员核对物料数量与《收料报告单》第三联中合格总数量相符合,开具一式
四联《采购入库单》,第一联由仓库保管员留存,第二联由采购员留存,第三联及《收料报
告单》第三联一并交财务部会计作记账及付款凭证,第四联交供应商作结账之凭据,同时收
回《收料
第四联
仓管人员依第一联“存根联”将物料品名、数量、日期登录于相关库房账卡及账册上,并按
相关规定码放好物料。

4.5特采处理
判定特采的物料,应办理入库手续。

4.5.1特采物料的数量由质检部确认,并提出必要的处理方式,供应部确认扣款金额或
比例,填注于《特采申请单》的对策栏内;
4.5.2在《采购入库单》上注明“特采”,并标扣款金额或比例;
4.5.3仓库保管人员参照合格物料流程办理入库手续,并确保本批物料的可追溯性。

5.外协件入库管理规定
外协件入库管理规定参照本规定第4条《物料入库管理规定》办理。

6.成品入库管理规定
6.1生产部门生产的成品,由生产部在入库前开具一式四联《完工产品入库单》填注入库
单位或姓名、入库时间、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后,将第二联、第三联、第四联送质检
部安排检验;
6.2质检部相关检验人员依该产品执行标准和出厂检验规范实施检验;
6.3检验结果有合格、不合格两种情况;
6.4判定合格的产品,由质检人员签发“产品合格证”并在《完工产品入库单》“备注”
栏内填写“合格”并签字,将第二联、第三联交生产部,生产部将合格产品及第三联送往成
品库办理入库手续;
6.5成品库保管人员凭质检部签核的《完工产品入库单》第三联,核对产品名称、规格、
数量无误后,办理入库入账事宜;
6.6判定不合格产品,由质检部质检人员在《完工产品入库单》“备注”栏内填写“不合
格”并签字,同时开具《不合格通知单》一式两联,第一联由质检部自存,第二联及《完工
产品入库单》转生产部安排返修后,重新送检。

7.成品出库管理规定
7.1 销售部门依据供货合同、电话定货和产品库存情况,开出一式五联的《实物出库单》,
按出库单上的要求填写清楚后,第一联留存,第二、三、四、五联交提货人(司机或领物人);
提货人应在这几联的“领物人”后签上姓名,然后联“出门”联交门卫查验后放行;第三联
“对帐”
货人交
由客户(托运部)作对帐用,同时应从客户(托运部)处取回收据交给销售部门开票人备查。

7.2仓库保管员收到第二、四联后向提货人移交成品,结束后应将第二联送交会计,同时
会计应在第四联“会计”栏后签名,保管员依第四联上之产品规格型号、数量等登记在成品
台帐上。

7.3提货人(司机)出厂时,门卫按第五联上之型号规格、数量清点查验,符合后放行。

7.4所有各联由当事人按日装订保存,以备核查。

8.物料领发管理规定
为使物料领发有章可循,规范物料领用,发放流程,特制订物料领发管理规定。

8.1领料依据
8.1.1生产部根据产品库存情况、销售部门合同情况并参考实际生产情况,在当月25日
前安排下个月产品生产计划,确定生产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及交货日期;
8.1.2生产部有关人员依“月生产计划”、“产品用料明细表”,确定该批产品各生产工序
可领物料的明细,发出《批领(发)料单》;
8.1.3《批领(发)料单》应注明制造命令(计划)、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以及可领用
物料名称、规格、领用数量;
8.1.4《批领(发)料单》一式四联,第一联生产部自存,第二联交财务部,第三联交
相关仓库领料,第四联交相关制造部门人员,《批领(发)料单》为物料领用、发放的依据。

8.2领料作业
8.2.1生产部物料人员或生产者依据《批领(发)料单》核定的数量,开具《领料单》
填写相关内容后,经生产部权责主管审核后,由物料人员或生产者持单向相关仓库领用《领
料单》上之物料;
8.2.2《领料单》一式四联,一联生产部自存,一联交仓库领料,一联交物料人员或生
产者,一联转财务部;
8.2.3当出现生产计划追加或因其它原因(废料、报废)需超领物料时,应在《领料单》
备注栏内注明原因,经生产部长审核后,方可追补领料。

8.3发


8.3.1仓库保管人员接收领料单位的《领料单》后,审核单据是否与《批领(发)料单》
规定的编号、名称、规格、数量相符,手续完备;
8.3.2符合者才可发放物料,并当面点交完成及填单,除《领料单》第一联退还领料人
外,其余三联由仓库保管员接收,其中第三联仓库自存,第二联送往财务部,第四联送生产
部物料人员或生产者;
8.3.3根据《领料单》,记录《物料管制卡》,应注意将单据号码记入,以备核查。

9.记录
QJ/G12-01 《收料报告单》
QJ/G12-02 《采购入库单》
JL8.3-01 《不合格通知单》
QJ/G12-03 《完工产品入库单》
QJ/G12-04 《批领(发)料单》
QJ/G12-05 《领料单》
QJ/G12-06 《物料管制卡》
QJ/G12-07 《实物出库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