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案例_落实5G网络优化的深度覆盖研究

精品案例_落实5G网络优化的深度覆盖研究

落实5G网络优化的深度覆盖研究目录落实5G网络优化的深度覆盖研究 (3)一、问题描述 (3)二、分析过程 (3)三、解决措施 (8)四、经验总结 (14)落实5G网络优化的深度覆盖研究【摘要】5G网络的慢慢普及,对道路、小区、居民等都有着覆盖,但同时存在的问题,高档社区面临网络覆盖差和宏基站无法建设。

可以通过测试研究来探索,反复模拟对比测试,采用该种方式方式,待网络大范围开通后,使网络质量由差提升为优,给与用户更加好的体验感【关键字】5G、深度覆盖、用户感知、优化【业务类别】5G一、问题描述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蓬勃发展,在繁华都市中用户对网络质量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虽然每年网络建设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但城市水泥森林中的住宅小区提别是高档社区由于建站困难,用户经常抱怨网络深度覆盖差、业务体验告知不好等问题,分布式基站采用“小覆盖,广分布”,合理优化后,能有效消除覆盖空洞,增强用户感知。

现目前,正处于信息化网络时代,在LTE和NR中,网络深度覆盖直接影响到整个电信服务的市场竞争力,随着用户的增加,偏远地区开始了网络服务,这要求网络覆盖要广,为了获得市场,一些网络服务服务企业就需要加强网络深度覆盖范围。

在目前使用的网络具有频段较高特点,导致在部分区域的网络深度覆盖能力显得有所不足,但是面对如今市场需求,需要加强网络深度覆盖能力。

二、分析过程1、Massive MIMO的概念定义:Massive MIMO也称之为FD(Full Dimension)MIMO,一般我们认为天线数在16以上的天线阵列都是Massive MIMO,和传统MIMO相比,Massive MIMO引入了波束赋型技术,通过赋型Massive MIMO本质上就是一种天线技术,和空口的技术是解耦的,因此MassiveMIMO不仅可以用于5G网络,传统的4G网络也可以使用该技术。

Massive MIMO在4G和5G网络的不同:5G基站天线数及端口数将有大幅度增长,可支持配置上百根天线和数十天线端口的大规模天线阵列,并通过多用户MIMO技术,支持更多用户的空间复用传输,数倍提升5G系统频谱效率,用于在用户密集的高容量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5G广播波束是静态窄波束的时分扫描,与4G的宽波束在一个平面同时发送不同;4G宽波束,采用3dB半功率角确定扇区覆盖范围,5G窄波束,不再使用3dB半功率角的概念,5G采用多个波束扫描总宽度确定扇区覆盖范围。

1.1:Massive MIMO对网络的要求频段要求∶由于Massive MIMO的天线阵子数量远远超过传统的天线,阵子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否则造成天
线尺寸过大,无法满足工程安装的要求,阵子之间的距离和频段相关,频段越高阵子间隔越小,越有利于Massive MMO的部署(当前
M assive MMO—般只用于2.6GHz以上的频段)。

双工方式的要求∶Massive MIMO中引入了波束赋型技术,TDD系统的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更有利于下行赋型的权值计算,因此TDD系统更适合部署Massive MMO,通过引入了新的参考信号(CSI-RS),也可以实现FDD系统的下行权值计算,但性能比TDD略差
华HUAWEI Page5
C opyright O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Allrights reserved。

1.2:MIMO特性原理及应用Massive MIMO增益-更高、更广的赋型增益:64T64R相比以前波束赋型增益和天线阵数相关,阵子数越多,赋型后的波束宽度约窄,能力越集中,因此波束赋型的增益可以更高由于垂直方向阵子数的增加,相对于传统BF波束只能在水平方向跟随目标UE调整方向,3D BF 的窄波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能随着目标UE的位置进行调整。

提升小区容量MU-MIMO(多用户虚拟MIMO):多用户虚拟MMO特性通过多个UE配组复用相同的时频资源,同时传输多流数据,从而提高小区的平均行吞吐率。

不同UE之间SINR授近·不同UE之间信道相关性低。

Massive MIMO采用更多的窄波束,因此UE之当前最大的MU-MIMO的流数间更容易满足MUL-MMO的配对条件,并且Massive MIMO支持的流的数量更大,可以支持更多UE的配对。

1.3:下行波束赋型整体流程下行波束赋性一共四步:(1).通道校正∶保证收发通道的互易行和通道间的一致性。

(2)权值计算∶gNodeB基于UE反馈的下行信道特征计算出一个向量,用于改变波束形状和方尚慧整终。

(3)加权∶在基带将权值与待发射的数据进行矢量相加,改变信号幅度。

(4).赋形∶应用干涉原理,调整波束的宽度和方向。

2:建设方案论证2.1:建设方案室外宏基站主要包括灯塔式照射基站和分布式基站两类,两类基站各有利弊灯塔照射式基站,大功率、高容量,可控制覆盖范围,广泛应用于郊区、城市道路等广覆盖、受限建筑物分布,室内深度覆盖较差的地方,建设方便分布式基站,狭义指射频模块线性或面性分布式放置,如远端无线射频单元(RRU),同时也包含天馈系统物理位置相对独立,如室分外引、单小区多天线等方式;建设方式灵活,功率、容量可配置,布放位置合理可有效规避覆盖影响,广泛应用于深度覆盖区域。

2.2:信源选取结合主流基站建设方式,可以选取宏基站作为信源、单独RRU信源、室分外引信源、一体化未功率设备和无容量RRU(类似直放站)作为信源。

2.3:天馈选型照射式基站推荐高增益宽波束天线,尽量解决住宅小区边缘一层及道路覆盖;分布式基站推荐使用中低增益美化天线,方面工程实施,减少信号外泄。

2.3.1:规划前端优化方案规划需同时考虑网络质量,因此优化必须前移接入规划,主要从3方面考虑1:覆盖控制各规划小区必须控制在各自覆盖半径内,避免过覆盖和重叠覆盖,控制小区间的干扰,提升小区业务质量,提升用户感知2: 邻区设置分布式基站布放小区过多,受邻区列表影响,部分邻区无法添加,因此在规划前端必须控制小区数量和覆盖交替范围,减少后期因邻区受限导致语音掉话、数据业务掉线3:容量规划容量规划需结合用户数、小区覆盖半径、规划信源和邻区数量,根据用户数大小合理配置小区半径和小区信源。

2.4:网络深度覆盖解决方案在目前使用的TD-LTE/NR网络具有频段较高的特点,导致在偏远地区的TD-LTE/NR网络深度覆盖能力显得有所不足,但是面对如今的市场需求,就需要加强TD-LTE/NR网络深度覆盖能力,为了防止往后TD-LTE/NR网络深度覆盖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就需要采取一定的解决方。

1):进行异构网深度覆盖我国各地区需要的网络深度覆盖要求,数据服务量大以及保证覆盖无盲点等。

异构网深度覆盖实施方案就是为数据服务容量大,保证覆盖无盲点以及覆盖范围广得到有效的保障。

主要构成:网络基站点、街道站点、室内外站点以及总站点,通过将以上站点进行相结合,使得用户随时使用网络得到有效的保障。

异构网主要工作机理即通过设备提升室内外的深度覆盖,同时针对不同场景下的业务需要进行容量补充,使得网络需要与容量相互平衡,从而满足用户网络数据需求,同时有效解决了网络深度覆盖能力不强、地域较为分散、网络深度覆盖成本较高以及网络深度覆盖目标不够明确等问题。

因此通过异构网深度覆盖能够有效的实现网络深度覆盖以及容量均衡需求。

2):有效合理实现微站规划针对全局规划,进行微观规划显得覆盖范围较小,并且频段发射功率较低,造成规划难度较高,但是针对网络深度覆盖盲点来说,实现微站规划能够有效解决盲点问题。

进行规划主要措施有1)进行盲点实地考察,确定盲点范围,根据详细网络深度覆盖参数,确定是否可以进行使用微站规划。

2)进行盲点实地考察,确认当地的数据用户是否较为集中,最后进行日常测试,确定是否可以进行使用微站规划。

3)相对一些地区已经有网络深度覆盖,只不过相对来说,只是容量较小,到时数据网络服务不够,进行网络深度覆盖盲点确认,确定是否可以进行使用微站规划。

4)大量进行网络深度覆盖效果检查,根据检查确认盲点方位,在此过程中,可根据用户需求,确定是否可以进行使用微站规划。

5)在此基础上,对于微站通过网络热点进行容量补充,根据数据流量大小进行合理调控。

3.1:测试准备准备测试工具及人员如下:测试硬件:HUAWEIMate20X(5G)、联想E40笔记本测试软件:PHU Smart分析软件:GENEXAssistant5.34.1性能验证选择SZ-市区-新都市华亭西区5G站点为例,测试其覆盖区域内的DT以及周边楼宇(随机抽选)CQT测试情况进行对比三、解决措施RSRP测试前测试SZ-市区-新都市华亭西区5G站点时发现,该基站南侧区域,出现越区覆盖的情况,调整该基站功率,进行路测复测。

RSRP优化后4.1.1楼宇CQT测试本次测试为SZ-市区-新都市华庭西区5G基站周边小区楼宇进行参数修改的莫测测试4.1.2:参数修改本次测试共3次,3种不同的波束来对楼宇的深层覆盖,进行CQT的测试。

场景1场景2PCI=591 PCI=592 PCI=593场景3四:经验总结3个场景的控制波束,对深层小区楼宇的同一地方进行3次定点测试,发现3个场景的下载速率基本上无太大的波动,用户感知情况良好,设置SSB为7个窄波束(默认场景)和1个宽波束(扩展场景,低频段宽波束),SSB7个波束,每个波束较窄,能量集中,覆盖范围广,很好补偿路径损耗,以及对于深层楼宇区域的覆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TD-LTE、NR网络深度覆盖要求越来越高,深层网络覆盖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网络深度覆盖规划方法不当及不同场景网络深度覆盖规划不当等,使得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因此需要进行异构网深度覆盖及有效合理实现微站规划等,相信经过对网络深度覆盖解决方案深析,网络深度覆盖将会取得进一步发展。

对于不同的覆盖场景,需要考虑覆盖容量,深度覆盖需求等选取合适的覆盖方式进行覆盖,必要时采用多种方式协同覆盖,将会最大限度的节约建设成本,并提高了用户体验度,达到效益最大化得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