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9课词两首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9课词两首
溪亭:溪边的亭子。
记:不忘
日暮:太阳落山。
沉醉:大醉 兴尽:兴致得到满足。 误:不小心,不经意。 藕花:荷花 。 争:怎么;如何。 鸥鹭:水鸥和白鹭,泛指水鸟 。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经常记起 在溪边的亭子 游玩,直到太 阳落山的时候, 喝得大醉不知 道回来的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渔歌子
“不须归”是什么意思? 都下雨了,为什么还不愿回家呢?
渔歌子塑造了一位戴青箬笠, 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 归的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
中心思想
• 赞美了渔家悠闲自在的 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 对大自然的热爱。
张志和不仅是著名的词人, 也是有名的大画家。他常常把画 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中。他的好 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曾经这样夸他, 说他写的词:词中有画,画中有 词。
【注释】
•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 •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 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 鳜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 地翱翔。桃花盛开, 水流湍急,水中的鳜 【唐】张志和 鱼很肥美。漂浮在水 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 西塞山前白鹭飞, 艳。江上一位老翁戴 着青色的箬笠,披着 桃花流水鳜鱼肥。 绿色的蓑衣,冒着斜 风细雨,悠然自得地 青箬笠,绿蓑衣, 垂钓,他被美丽的江 南春景迷住了,久久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不愿回家。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形式,可以配上乐曲歌唱。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 叫做长短句,词有词牌名, 而诗歌没有。最初的词,是 歌词,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填 写的。曲谱又称词牌。
【词简介】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 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文体名, 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 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 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
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里面 藏着很多的景物,很多的色彩。
苏轼太喜欢这首词了,直接 就把它引入到自己的词中,让这 不须归的美景在他的笔下百年千 载地悠悠回荡。
潇潇春雨洒江天,渔人垂钓好悠闲! 这首《渔歌子》流传至今一千多年,是 唐词的宗祖,历代文人墨客对它推崇至极, 争先填写唱和。
浣溪沙
【宋】 苏轼 西塞山前白鹭飞, 扬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我能行
ǒu
藕
莲藕
藕花 兴尽
溪亭 误入
沉醉 争渡
惊起
一滩
鸥鹭
【南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常:常常;时常。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假如你来到浙江湖州,你一定会看 哪座山? 来到西塞山你一定会想起一个人?
西塞山
张志和
想到张志和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吟 《渔歌子》 诵一首词?
请同学们课后,正确、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 两首词,背诵这两首词。
根据这首词把想象出来的景象写下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梦令
下面我们 再来学习一首 词
《渔歌子》
《渔歌子》是词牌名, 又名《渔父》。作者写了五 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
认识作者
张志和
(730年~810年), 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 婺州(今浙江金华)人, 自号“烟波钓徒”,又号 “玄真子”。唐代著名道 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 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 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 肃宗赐名为“志和”。因 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 还。自此看破红尘,浪迹 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
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一行白鹭上青天。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 宋·李清照 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 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 昨夜雨疏风骤, 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 浓睡不消残酒, 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 试问卷帘人, 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 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 却道海棠依旧。 旧如故”。知道吗?知道 知否,知否, 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 应是绿肥红瘦。 凋零。
西塞山 鳜鱼
白鹭 青箬笠
桃花
流水
绿蓑衣
斜风
细雨
lù 白 鹭
xī
sài
shān
西
塞
山
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白 鹭
guì
鳜鱼
桃 花
ruò lì 箬 笠
suō
蓑
衣
【注释】
斜风:微风 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不须:不一定要。 归:回去,回家。
【注释】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 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 水。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尽情地游 乐过后,天黑 往回划船,不 小心闯入了荷 花池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只得尽 力地划,却 惊起 满滩 的水鸟,成 群地从水面 飞起。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连用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怎 样的心情?
连用两个“争渡”,表达 了作者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 的焦灼心情。
《如梦令》是宋代词人 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 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 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 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 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 的情趣和心境。
词人回忆了? 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 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 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 表现了? 表现了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 悦的心情。 抒发了? 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 活的无限热爱。
古人有“诗中有画” 的说法,一首诗就是一 幅画,甚至有时候一个 词语就是一幅画,读读 这首词,你能从这首词 中读出哪些画面?
《如梦令》
李清照
作者简介
(1084—1151)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我 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 词的创作成就最高。宋词有 “婉约”、“豪放”两大派, 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 一,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 座丰碑。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 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 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 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 》《漱玉词》等作品。 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渔歌子》是这首词的 词牌名,既是这首词的题 目,也表现了词的内容。
大家看看这题目,猜测 一下这首词写的是什么?
guì
ruò
lì
鳜
箬
笠
【词】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 流水/ 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 细雨/ 不须归。
大家仔细朗读这首词,说说你发现了 哪些景物?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