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细胞一轮复习
A①⑦⑧
B①②⑥⑧
C①③④⑧
D①②⑥⑦⑧
11、 细胞学说揭示了( B )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 细胞为什么产生新细胞
D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15.关于细胞学说的论述错误的是 ( C )
A.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C.细胞是一个独立的单位 D.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3)变形虫、草履虫
5、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的中心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 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科学发现需许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离不开技术支 持;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结合。细胞学说建立是一个 不断开拓、继承、修正的过程。
1、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 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 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结构、功能、代谢、生长与发育、遗传(细胞 具有遗传的全能性)的基本单位;
3、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4、多细胞生物,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 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考点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要记)
细胞的多样性:形态、结构和功能多样。
1、细胞
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细胞的统一性:一般有细胞膜、细胞质 和细胞核。
2、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 体,DNA裸露),有拟核;除核糖体外,无其它细 胞器。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考点演练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P4)
1)病毒无细胞,但其繁殖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
2)单细胞生物可以进行相应的各种生理活动。
3)低等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结构基础上 进行。
4)高等多细胞生物都是由精子、卵细胞结合成的受精 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而来。个体依赖各种分化的 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5)反射活动由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由神经细胞构成。
向左上方移动。
9、取放显微镜时,正确的方法是一手_握_镜_臂_,另 一只手_托_住_镜_座__。 10、对光时要让__低_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
离载物台面需要保持__2__cm的距离。
11、让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C )
A、镜筒 B、目镜 C、物镜 D、准焦螺旋
12、在视野中,标本物像偏向视野左上方,欲将其移
1.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各项生
命活动的最小的层次( B )
A.个体 B.细胞 C.种群 D.生态系统
2.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整个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B.能够独立生活 C.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D.不能完成呼吸、生殖等复杂的生命活动
3.木棉的结构从小到大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系统→组织→器官
16.以下关于细胞学说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D)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细胞是一个绝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 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C.老细胞可以从新细胞中产生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返回
考点五:显微镜的使用
3.下列生物中,没有染色体的是 ( B )
A.酵母菌、草履虫 B.乳酸菌、蓝藻 C.水
螅、团藻
D.蚯蚓、蛔虫
4.蓝藻细胞与蛔虫细胞中都没有的构造是:
( C)
A.染色体
B.核膜
C.线粒体
D.核糖体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病毒能繁殖后代
B.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蛋白质、核酸不具有生命
3、显微镜下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
4、放大倍数的计算
面积的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2
高倍镜下中轴一行细胞个数=
低倍镜下细胞个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
低倍镜下细胞个数 高倍镜下整个视野细胞个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2
实战演练
1、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若物镜转换为 40X后,转换物镜后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 )
逆转录病毒
HIV 病毒、劳斯肉瘤病毒(肿瘤
(小数SsRNA) 病毒)、人乙肝病毒。
考点演练
1.SARS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D )
A.能使人致病
B.具有细胞结构
C.由有机物组成
D.能产生后代
2.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 )
A.HIV病毒
B.草履虫
C.蓝藻
D.酵母菌
返回
考点二: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要记)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 大小
较小(一般为1~10 μm) 较大(一般为20~30 μ
细胞核
细胞质 染色体
无真正的细胞核, (无核膜、无核仁) , 有拟核(裸露的DNA) 除核糖体外,
无其他细胞器。 无
有真正的细胞核, 有核膜、核仁。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 多种复杂的细胞器
有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 分裂、减数分裂
(1)如果观察到一行细胞有16个,转换物镜以后,
这行能观察到几个? 4个
(2)如果视野充满32个细胞,转换物镜以后,视野
中能观察到几个? 2个
翠园中学生物组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低倍物镜、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放大倍 数越小,观察的范围越大,细胞数目越多、体积越小, 视野越亮。 3、压片(放置标本):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4、调焦与低倍镜下观察:向后先粗调,看清物像为 止,再细调。 5、高倍镜下观察(找——移——转——调) 1)找到低倍镜下你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 央。物像在哪,载玻片就往那移。成像原理:成反向 倒立放大的虚像(旋转180度)
D.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不是生命系统
6.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C )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 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 小麦、番茄、大豆 D. 酵母菌、灵芝、豌豆
7.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和结构是( D)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遗传物质
8.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把它作为一类植物,因为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 组、染色体变异
4、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原核 一藻:蓝藻(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
生物 二菌:细菌(乳酸菌、杆菌、球菌、弧或螺旋菌)
细
放线菌
胞
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式体。
真核 细胞
植物、动物、 (绝大多数)
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
易与原核生物混淆的真核生物(1)酵母菌、霉菌、黏 菌; (2)衣藻、轮藻、黑藻、水绵、褐藻、团藻;
它具有( D )
A. 蛋白质
B. 核酸
C. 糖类
D. 光合作用色素
9.下列四种生物中,哪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它三
种的细胞有明显区别( B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蘑菇
10、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 )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青霉菌 ⑦葡萄球菌 ⑧链霉菌
考点一:了解病毒 一、病毒(要熟记) 1、不具有细胞结构,但有严整结构。 2、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只有一种核酸 (DNA或RNA)。 3、不具有完全独立的代谢酶系及核糖体。 4、活细胞内专性寄生。 5、不能分裂增殖,靠复制增殖。 6. 宿主范围:噬菌体(细菌)、植物病毒(植 物)、动物病毒(动物)。
15、对一些实验材料必须做成切片,其目的是要让
观察的标本呈__透_明__状,因为要使光线_透_过_
标本才能观察到。
16、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亮度比原
来__暗_,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是换成_凹_面_反光镜,
二是将 光调圈大。
17、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
镜相比,其( C )
5、制作临时装片时,取了材料再滴清水,还是滴了清 水再取材料?
先滴清水再取材料。
6、在观察前,要先对光,需要转动物镜对准通光孔。 用于对光的物镜应该是低倍物镜还是高倍物镜?
低倍物镜。
7、对光后再放玻片标本,还是放了玻片标本再对光? 先对光,再放标本。
8、看到细胞的物象在视野左上角,在转高倍之前,要 把这个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该向哪个方向移动?
2、下列做为生命系统最小的层次是( D )
A、原子 B、分子 C、个体 D、细胞
3、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D )
A生物圈 B生态系统 C个体 D细胞
返回
考点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要记)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 、 组织 、器官、系统、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 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细胞。分子、原 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 定的组成 、结构 和 功能。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8、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 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7、常见病毒举例 分 类(必记)
DNA Ds(双)DNA 病毒 Ss(单)DNA
Ds(双)RNA
RNA 病毒 Ss(单)RNA
代表病毒名(不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