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说艺术手法鉴赏 说课

小说艺术手法鉴赏 说课


• 二、 反复排比 • 【手法特征】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 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排比,就是 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 句子或短语排列起来(三个或三个以上),使语势得 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 • 【解题技巧】手法的辨析,着眼于结构特色; 语意的分析要抓住“反复”“排比”句中关键词。 此外,还要分析出语势特点和作者强调的重点内 容等。
• 叙述的节奏 • 具体的叙述方法
• 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衬 托、渲染、夸张、反复等。 • 一、比喻:作用在于把要说地事物反映得生动形 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 体。 • 二、拟人:给物赋予人的形态和情感,使之人格 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 三、排比:使内容表达更集中、更突出、更鲜 明;情感抒发更强烈、更有气势。 • 四、对比:能使所表达的事物特征或所阐发的道 理更鲜明、更突出;能彻底揭示矛盾,使文章内 容表达更显爱憎分明。
方法一
•鉴赏艺术技巧应该与中心结合
•这个结合是指鉴赏艺术技巧题必须与文章的中 心结合。首先要明确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 要知道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 否则就会因辞害意;其次要知道近年来高考现 代文出题趋于一个中心辐射的原则,多数考题 都与中心理解密切相关。
方法二
•鉴赏艺术技巧必须和语言相结合。 •这个结合是指答艺术鉴赏技巧题应该和语言 相结合,语言是文字的载体,不论是评价文 章的主旨,还是鉴赏艺术技巧都离不开对语 言的体味,把玩示例】以下面的段落为例,从修辞方法的角度 简要赏析语言特色。 • 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 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 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 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 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 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 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 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 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 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 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
• 表现手法:常用的有细节描写、对比衬 托、比喻拟人、反复排比 、 烘托铺垫 、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点面结合、以小见 大。 • (和诗歌鉴赏手法相似,另:表现手法 和修辞手法有大量交叉内容,而且通过 各省考题来看,似乎不必详细区分此二 者,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注意:情节手法
考题呈现
•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 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 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 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什么是鉴赏
•鉴就是鉴别,赏就是赏析。鉴主要看文学作 品内容是否向上,用词是否熨帖,修辞是否 贴切,等等。赏析则是在这个基础上进步去 赏析;内容好,好在哪里;用词熨帖,熨帖 在哪里,修辞贴切,贴切在哪里;意境美, 美在哪里;感染力强,强在哪里;等等。
主要表现手法
常见题型: 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 等)? 2.作者是如何写“……”? 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 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 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鉴赏小说艺术的手法
——2018届高考小说阅读
说课思路
• • • • • • 鉴赏的高考要求。 鉴赏的常规答题模式 常见表现手法列举。 十年高考题汇编 说考情——关于高考题的思考 说学情—— 关于学生在“鉴赏艺术手法的题型错误的 思考” • 说方法——鉴赏应该注意些什么。
高考考试说明——语文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 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 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 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 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 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 文精神。
• 五、衬托: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 物,使所议论或描写的事物更加突出,更加 鲜明。 • 六、渲染:通过某一方面的铺陈叙写,集中 描绘,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 主题。 • 七、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 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 八、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 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 四、 •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 行记叙。 •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 3.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 照应,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 加充实丰满。 • 4. 平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使思路更 清晰,相互照应更得体。 • 5.叙述人称: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真实 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 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文档 高考题汇编
小说与其他文体关于鉴赏题的思 考
• 散文 • 诗歌
诗歌
• • • • • 采地黄者 白居易 20.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 叙述: 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 酸。 •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 ,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 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答题模式:手法+分析+艺术效果(注意叠词:)+表达 感情
常见题型及答案 示例
主要表现方法总结
• 表达方式 • 常用的修辞方法 • 表现手法
• 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 抒情和说明。 • 一、议论:往往有揭示意义(主旨)、画龙点睛、 深化主题地作用。 • 二、抒情:往往有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意蕴、 表现形象意图的作用。 • 三、描写:往往为了展示人物特征、暗示时代背 景、渲染情感氛围。 • 1. :描写自然风光,营造某种氛围, 烘托人物情感或思想。 • 2. :交代背景,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 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或形象。 • 3. :包括肖像、行为、心理、语言、细 节描写,往往是为了展现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 格,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 【技巧运用】从结构特色看,“不喜欢……喜 欢……”是三个基本相同的句式,可以确认为 排比手法;语言形式的特点是整齐、工整;语 意看,突出作者对“清淡、隐约、反射”之光 的喜爱,这也正是阐述窗子北向的原因。 • 【答案要点】排比手法。作者接连使用了三 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整、 典雅,突出作者对“清淡、隐约”之光的偏爱。
方法三
• 要有整体思想
3.审题意识
高考现代文阅读是一种“指向性”阅 读,它的“指向性”是通过题干来显示 鉴赏 的。题干一般都包括两部分:问的内容 提示和答题区域提示。考生增强审题意 识审好题,往往能避免答题失误或不到 位。
4.原文意识或语境意识
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往往就在原文中,因 此要养成着眼于原文,从原文中找依据的思维 习惯。即使是推断想象,也要注意基于原文事 实的探究,不能凭空而来。具体到某一句话或 某一个词的理解,就是要注意结合上下文 ( 即 语境 ) 来理解。当然,在原文的基础上作出的 合乎情理的理解也是可以的。
一、 细节描写 • 【手法特征】细节描写,指对人物活动、 语言、肖像等方面具有个性、意蕴的细枝 末节的描写,优秀的细节描写往往达到“一 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 • 【解题技巧】从细节探求人物的性格、 心理,分析对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把握对情 节发展的作用等。



【技巧运用】这里作者写了嫂子的两个富 含深情的细节,是细节描写的妙笔,主要目的是 突出嫂子的个性,因此,我们可以从细节与人物 个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两个鸡蛋”看心灵, 看道德,看人性。 • 【答案要点】“两个鸡蛋”在这里是十分 耀眼的“道具”,是作者抒情的载体,它昭示着 嫂子善良的心灵、朴实的情感,闪耀着人性的 光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