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

编写说明国家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案编写思路: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案主要内容:国家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可爱生灵”、“寓言天地”、“传统文化”、“留心观察”、“想象世界”、“美好童年”、“天地奥秘”、“有趣故事”。

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1篇为精读课文,7篇为略读课文。

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本册教案根据上述所有文章、栏目精心编写。

三、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案的内容和编写意图:本册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参考,编写本册教案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把握教材内容,领会写作意图,明确教学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本册教案中的教学设计、课时安排等,只是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教学依据,以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考使用,授课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实际情况进行再创造。

教案按照教科书的体例进行编排,每组前面编排一个单元说明,介绍每组的主要内容,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本组的教学目标、授课时数等,帮助教师系统把握每个单元的基本信息。

每课包括教材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时数、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教材解析,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学习完成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由教学目标提炼而来,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核心要素。

教学设计,是完整的课时设计,为了帮助教师理解设计思路,在关键之处还配有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以教师的真实授课过程为依据,对整堂课进行再思考,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

当然,教学时数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册教案中提到的教学时数仅供参考。

目录编写说明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2.燕子3.荷花4*.昆虫备忘录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语文园地第二单元5.守株待兔6.陶罐和铁罐7.狮子和鹿8*.池子与河流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习作:看图画,写作文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0.纸的发明11.赵州桥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语文园地第四单元13.花种14.蜜蜂15*.小虾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语文园地第五单元16.小真的长头发17.我变成了一棵树习作:奇妙的想象第六单元18.童年的水墨画19.剃头大师20.肥皂泡21*.我不能失信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语文园地第七单元22.我们奇妙的世界23.海底世界24.火烧云口语交际:劝说习作:国宝大熊猫语文园地第八单元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26*.方帽子店27.漏28*.枣核口语交际:有趣故事会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语文园地第一单元单元说明本单元围绕“可爱生灵”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古诗三首》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

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了百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叶圣陶的《荷花》描写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选取了几种昆虫进行描写,向我们展现了自然界昆虫的有趣习性。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把一种事物写具体是本单元的另外一个教学重点。

在《燕子》及《荷花》中,注意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根据这些语句的特点,能将一种事物具体描写出来。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是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是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

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

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

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4 .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

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第二课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