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词解释题(每题 2 分,共12 分)1、挤出成型——是将物料送入加热的机筒与旋转着的螺杆之间进行固体物料的输送、熔融压缩、熔体均化,最后定量、定速和定压地通过机头口模而获得所需的挤出制品。
4、接触角——即辊筒断面中心线的水平线和物料在辊筒上接触点与辊筒断面圆心连线的交角,以 表示。
5、聚合物成型机械——所有能对高聚物原料进行加工和成型制品的机械设备。
6、螺杆的压缩比A——指螺杆加料段第一个螺槽的容积与均化段最后一个螺槽的容积之比。
7、注射量——是指注射机在注射螺杆(或柱塞)作一次最大注射行程时,注射装置所能达到的最大注射量。
8、锁模力——是指注射机的合模机构对模具所能施加的最大夹紧力。
9、空循环时间——是指在没有塑化、注射保压、冷却与取出制品等动作的情况下,完成一次动作循环所需的时间。
11、吹胀比——吹胀后膜管的直径与环形口模直径之比。
12、牵伸比——牵引辊的牵引速度和机头口模处物料的挤出速度之比。
13、移模力——注射机合模系统在启、闭模时,对动模板的推动力。
14、胀模力——注射机在注射时,因模腔内熔料压力作用而产生的欲使模具撑开的力。
17、螺杆长径比——指螺杆工作部分长度L(螺杆上有螺纹部分长度,即由加料口后壁至螺纹末端之间的长度)与螺杆外径D之比,用L/D表示。
21、渐变型螺杆——是指由加料段较深螺槽向均化段较浅螺槽的过渡,是在一个较长的螺杆轴向距离内完成的。
22、突变型螺杆——是指由加料段较深螺槽向均化段较浅螺槽的过渡是在较短的螺杆轴向距离内完成的。
23、机头和口模——机头是口模与料筒的过渡连接部分,口模——是制品的成型部件。
24、共挤复合——是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挤出机,共同使用一个模头,从而生产出多层的复合薄膜或片材等的工艺方法。
27、“泵比”x——挤出机的第二均化段螺槽深度hⅡ与第一均化段螺槽深度hⅠ之比。
28、注射压力——指注射时为了克服熔料流经喷嘴、浇道和模腔等处时的流动阻力,螺杆(或柱塞)端面处对熔料所必须施加的压力。
29、注射速率——是指在注射时单位时间内从喷嘴射出的熔料体积流率。
30、注射速度——是指螺杆或柱塞在注射时移动速度的计算值。
31、注射时间——是指螺杆或柱塞完成一次最大注射行程所用的最短时间。
32、合模装置——是为保证成型模具可靠闭紧、实现模具启闭动作及顶出制品的机械部件。
33、合模力——合模终结时,模板对模具形成的锁紧力。
35、变形力——在锁紧模具过程中,机构由于变形而产生的内力。
37、模板最大开距——表示注射机所能加工制品最大高度的特征参数,即指动模开启后,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包括调模行程在内所能达到的最大距离。
38、动模板行程——是指动模板能够移动的最大距离。
39、模具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δmax、δmin)——是指动模板闭合后,达到规定合模力时,动模板与前定模板之间所达到的最大(或最小)距离。
40、空循环时间——是指在没有塑化、注射保压、冷却与取出制品等动作的情况下,完成一次动作循环所需的时间。
41、机械顶出——利用固定在后模板或其他非移动件上的顶杆,在开模过程中与移动件形成相对运动,从而推动模具的顶板,使制品顶出的工艺过程。
42、气动顶出——是利用压缩空气,通过模具上的微小气孔,直接把制品从型腔内吹出的工艺过程。
43、压延成型——是将接近粘流温度的物料通过一系列相向旋转的平行辊筒的间隙,使其受到挤压和延展的作用,成为具有一定厚度和宽度的高聚物薄膜和片材制品的生产方法。
45、分离力——辊筒挤压延展物料时,对物料施加一个挤压力,而物料则对辊筒有一个反作用力,企图把相近的两只辊筒分开的力。
四、简答题、简述题(下列5题可任作4 题。
每题 7 分,共28分)1、简述塑料成型中,初混(预混)的目的。
答:初混(预混)的目的是通过一定加料顺序,将树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着色剂、偶联剂等组分充分混合,使增塑剂等液体添加剂充分地渗入树脂中,并保证各组分分散均匀。
2、简述聚合物成型机械的分类。
答:聚合物成型机械可分:(1)预处理机械;(2)独立成型机械;(3)组合成型机;(4)二次加工机械;(5)成型辅机等。
3、高速捏合机中的折流板起什么作用?答:折流板的作用是进一步搅乱物料流态,使物料形成不规则运动,并在折流板附近形成很强的涡旋,更有利于物料分散均匀。
4、开炼机和密炼机各有什么优点?答:开炼机:结构简单、操作和维护容易、加工适应性强、使用方便、价格低等;密炼机:环保、节能、生产率高、工作安全性和混炼效果都更好。
6、开炼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开炼机的主要作用是将已配好的配料、捏合的物料的各组分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散和混合塑化,由此制成塑料半成品(如压片)或者给压延机供料。
7、简述开炼机的正常工作条件。
答:开炼机正常工作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根据辊筒与物料的受力平衡关系,引料入辊的必要条件是物料与辊筒的接触角α必须小于物料的摩擦角β,即α<β;第二个条件是辊筒间应有足够的速度梯度,这也是物料能在辊隙受挤压和剪切的重要条件。
8、密炼机的椭圆形转子从两棱做成四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密炼机的椭圆形转子从两棱做成四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转子刚性和增大转子与物料的接触面积,提高传热效果,另外,同样规格的四棱转子密炼机,四棱转子比二棱转子的体积缩小10%,这也就直接提高了密炼容量。
9、试述吹膜辅机冷却定型装置所必须满足的要求。
答:1)要有与挤出机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冷却效率,使薄膜能充分冷却,避免薄膜在牵引和卷取过程中产生粘连和打褶的现象。
2)薄膜应能被均匀冷却,膜管稳定,且能对薄膜厚度进行调整。
3)为了适应多种幅宽薄膜的生产,其安装高度应能有一定的调节范围。
4)易于操作和调整,以保证薄膜的透明度、质量和物理力学性能良好。
10、反应型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有哪些改进?答:1)为了延长物料停留时间,长径比不断加大。
2)增加了螺槽深度。
3)设置大体积的排气口。
11、试述注射速率、注射速度、注射时间的定义,并用关系式表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注射速率是指在注射时单位时间内从喷嘴射出的熔料体积流率;注射速度是指螺杆或柱塞在注射时移动速度的计算值;注射时间是指螺杆或柱塞完成一次最大注射行程所用的最短时间。
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注理注注注τπτπQ V D S D q =⋅=⋅=442214、简述挤出机多孔板及过滤网的作用。
答:多孔板及过滤网的作用是使料流由螺旋运动变为直线运动;阻止未熔融的粒子进入口模;滤去金属等杂质;提高熔体压力。
多孔板还起支撑过滤网的作用。
15、试述机头和口模的作用。
答:1)使粘流态物料从螺旋运动变为平行直线运动,并稳定地导入口模而成型。
2)产生回压,使物料进一步均化,提高制品质量。
3)产生必要的成型压力,使挤出的聚合物材料制品结构密实、形状准确。
4)成型聚合物材料制品。
16、在排气挤出机的设计和生产能力的计算中,涉及到哪两个基本要求?答:1)排气段的螺槽不应完全充满物料,这样才能使物料有发泡和脱气的空间及自由表面;2)排气螺杆的第一和第二均化段的生产能力应相等,以保证排气和挤出稳定。
17、在排气挤出机中需要从原料中排出的气体有哪些?答:需要从原料中排出的气体主要有:1) 原料颗粒间夹带入的空气;2)颗料或粉末内吸附的水分;3)原料合成时剩余的单体、低沸点增塑剂、低分子挥发物及水分等。
18、排气挤出机的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答:1)用于含水分、溶剂、单体的聚合物在不预热干燥的情况;2)用于含各种助剂(防老剂、增塑剂等)的预混物的挤出,以除去低沸点组分并均匀混合;3)用于夹带大量空气的疏松或絮状聚合物的挤出,并排去空气;4)用于连续聚合或后处理。
19、挤板辅机中的主要部件三辊压光机有何作用?答:三辊压光机的作用有三个:一是压光机头送来的板坯;二是对板坯实施冷却;三是可调整板材多点速度,以保证板材的平直,故起到一定的牵引作用。
20、试述硬聚氯乙烯料高速混合的步骤。
答:①在低速搅拌下向混合机中加入树脂;②加完树脂,立即加入液体稳定剂,升高混合机的搅拌速度;③在60℃下,加入加工助剂、冲击改性剂和着色剂;④在75℃下加入润滑剂;⑤在85℃下加入填充剂和二氧化钛;⑥在90~110℃下,将物料放进冷却混合机,冷至35℃出料。
25、简述液压传动的优点。
答:与机械传动和电气传动相比,液压传动有以下优点:(1)比功率大,输出相同功率,液压装置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
(2)传动平稳,油液几乎不可压缩,且有吸振能力,依靠油液连续流动进行传动,故传动十分平稳,易实现快速起动、制动和频繁换向。
(3)易实现无级调速,调节油液流量,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最大速比可达2000:1。
(4)易实现自动化 对油液流量、压力和流动方向易于进行调节和控制,再加上电气控制、电子控制或气动控制的配合,整个系统很易实现复杂的自动控制。
(5)易实现过载保护 液压缸和液压马达都能长期高速工作不会过热,且系统有许多安全保护措施,能自动防止过载。
液压件能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
28、简述注射机喷嘴形式选择原则。
答:根据加工塑料的性能和成型制品的特点选择:1)熔融粘度高,热稳定性差的塑料:宜选用流道阻力小,剪切作用比较小的大口径直通式喷嘴;2)熔融粘度低的塑料:为防止“流涎”现象,宜选用带有加热装置的自锁式或杠杆针阀式的喷嘴为好;3)形状复杂的薄壁制品:选用小孔径,射程远的喷嘴;4)厚壁制品:最好选用大孔径、补缩作用大的喷嘴。
29、简述注射机传动装置的作用及特点。
答:主要是供给螺杆在预塑时所需要的动力和速度。
传动装置有如下特点:(1)螺杆预塑为间歇式,启动频繁并带有负载;(2)螺杆转动时为塑化供料,不影响制品成型。
物料的塑化质量可通过“背压”调节,故对螺杆转速要求不严格。
(3)传动装置放在注射架上,工作时随着注射架作往复移动,因此要求传动装置结构简单紧凑。
30、简述注射机液压马达传动的特点。
答:(1)油马达可在较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
(2)一般为恒力矩传动。
(3)启动力矩小,特性软,惯性小,对螺杆起保护作用。
(4)结构简单紧凑,质量轻,体积小,尢其是低速大扭矩马达直接驱动螺杆更是如此。
(5)当螺杆预塑时,注射成型周期正处在冷却定型阶段,油泵此时无负载,正好充分利用油泵的动力,减少能量消耗。
31、简述合模装置的作用、基本要求。
答:合模装置是保证成型模具可靠闭紧、实现模具启闭动作及顶出制品的部件。
一个完善的合模装置,应满足在规定的注射量范围内,对力、速度、安装模具与取出制品所需的空间位置这三方面的基本要求,即:1)机构要有足够的合模力和系统刚性把模具锁紧,保证模具在熔料压力作用下,不产生开缝溢料。
2)模板要有足够的安装模具的面积和启闭模具的行程以及模板间的开距,以适应不同外形尺寸制品的成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