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流程管理办法
1、概念
仪式是指在特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的活动、是对各种隆重庆祝活动的统称。
仪式最大特点是气氛庄严、程式规范、意蕴深刻,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巨大的心里暗示作用。
仪式是一种活动,以宣传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强化。
它告诉员工应当具有的行为,并提供代表公司意义明显而有力的行为规范。
2、作用和意义
仪式的作用在于宣传企业文化,表现企业文化的内涵,另一方是通过仪式凝聚人心,提高人们的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
对于养成员工的心理依赖性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具有重要作用。
3、企业仪式的基本流程
企业仪式一般包括升旗仪式、开业仪式、奠基仪式、签字仪式等3.1升旗仪式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维护和捍卫国旗的尊严。
升挂国旗一般每周举行一次。
举行升旗前,必须认真准备,挑选合适的人员担任掌旗员和护旗兵,全体员工都要参加,在广场上集合列队面向国旗。
企业负责人位于队列前端居中位置,自行立正,行注目礼。
,奏国歌
,行注目礼)
,要立正行注目礼,神态庄严,表现出对国旗的尊重。
升旗时不要说话,保持安静。
升旗时掌旗员应当面向国旗行举手礼。
掌握好节奏,音乐停止时,国旗要刚好上升到位。
,主要是由公司领导做简单的有意义的讲话。
,护旗员位于掌旗员两侧。
降旗时,由护旗员解开杆绳并将旗降下,掌旗员扛于肩。
降旗后掌旗员、护旗员要注意把旗收好、交给负责人保管。
,先将国旗升至旗杆顶,然后徐徐降下至旗顶与旗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三分之一处。
3.2开业仪式
开业仪式是指在单位创建、开业、项目完工、落成,某一建筑物正式启用,或是某工程正式开始之际,为了表示庆祝和纪念,而按照一定的程序所隆重举行的专门的仪式。
筹备和举行开业仪式始终应按着“热烈、隆重、节约、慎密”的原则进行。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有效的大众传播媒体进行集中性的广告宣传,其内容为开业仪式举行的日期及地点,企业背景和企业文化介绍。
二是邀请有关的大众传播媒体在开业仪式举行之时到场进行采访、报道,以期对本企业做进一步的正面宣传。
开业仪式影响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来宾的身份高低与数量多少。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力争多邀请一些来宾参加开业仪式。
地方领导、上级主管部门与地方职能管理部门的领导,合作单位与同行单位的领导、社会团体的负责人、社会名流,新闻界人士,
都是邀请时应予优先考虑的重点。
其中新闻界人士是邀请的首要对象。
发放请柬。
提前一周发出请柬,便于被邀请者及早安排和准备。
请柬的印制要精美,内容要完整,文字要简洁,措辞要热情。
被邀请者的姓名要书写整齐,不能潦草马虎。
一般的请柬可派人送达,也可能过邮局邮寄。
给有名望的人士或主要领导的请柬应派专人送达,以表示诚恳和尊重。
应突出喜庆、热闹的气氛,营造出一种隆重而令人振奋的氛围。
开业庆典多在开业现场举行,需要较为宽敞的活动空间,所以正门之外的广场、正门之内的大厅、展厅门前等处均可作为开幕仪式的举行地点。
按照惯例,举行开业典礼时宾主一律站立,故一般不布置主席台及座椅。
为显示隆重与敬客,可在来宾尤其是贵宾讲话之处铺设红色地毯,并在场地四周悬挂横幅、标语、气球、彩带、宫灯。
此外,还应当在醒目之处摆放来宾赠送的花篮、牌匾等。
仪式开始,组织的负责人致词,向来宾表示感谢,并介绍本组织的经营特色和服务宗旨等,上级领导和来宾可在会上致词祝贺,在祝贺中应多讲一些祝愿的话,但要注意限制发言时间,开幕词、致词要言简意赅、热情庄重,起到密切感情,增加友谊的作用。
接待人员在会场门口接待来宾,待来宾签到后,引导来宾就位。
重要来宾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出面接待,其他来宾可由本单
位的礼仪小姐负责接待。
若来宾较多,应准备好专用的停车场、休息室,并应为其安排饮食。
开业仪式赠予来宾的礼品应具有以下三大特征:第一,宣传性。
可在礼品及其外包装上印上本单位的企业标志、广告用语、产品图案、开业日期等。
第二,荣誉性。
要使之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让拥有者对其珍惜、重视,并为之感到光荣和自豪。
第三,独特性。
它应当与众不同,具有本单位的鲜明特色,使人爱不释手。
包括:A.用品准备。
如来宾的签到簿、本单位的宣传资料、主席台要蒙好台布,来宾人员的名牌、剪彩仪式的用品,如剪刀、托盘、应按剪彩者人数配齐,系有花结的大红缎带,待客的饮料等。
B.
设备准备。
对于音响、录音录像、照明等设备以及开业仪式所需的各种用具、设备,必须事先认真检查、调试以防在使用时出现差错。
一般在仪式前一小时再次验收。
,邀请来宾就位,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声音要高亢响亮,介绍主要来宾,并对他们表示谢意,同时对其他与会者表示感谢。
,剪彩者在礼仪小姐的引导下,走向剪彩位置。
居中主剪者应走在前面,其他剪彩者紧随其后走向自己的剪彩位置。
3.3奠基仪式
奠基仪式是指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如大厦、场馆、亭台、纪念碑等,在动工修建前,正式举行的庆祝性活动。
其举行地点应选择在动工修建建筑物的施工现场,一般在建筑物的正门右侧,在奠基仪式的举行现场设有彩棚,安放该建筑物的
模型、设计图、效果图,并使各种建筑机械就位待命。
用来奠基的奠基石应该是一块完整无损、外观精美的长方形石料。
在奠基石上文字应当竖写,在其右上款,写上建筑物的名称,正中央应有“奠基”两个大字,左下款刻有奠基单位的全称以及举行奠基仪式的具体年月日。
奠基石的字体用楷体刻写,并且最好用白底金字或黑字。
在奠基石的下方或一侧,还应安放一只密闭完好的铁盒,内装与该建筑物相关的各有关资料以及奠基人的姓名。
届时,它将同奠基石一道被奠基人等培土掩埋于地下,以志纪念。
正式奠基,奠基人双手握紧系有红绸的新锹为奠基石培土,再由主人与其它嘉宾一次为之培土,直至将其埋没为止。
奠基时应演奏喜庆乐曲或敲锣打鼓,营造良好的气氛。
3.4签字仪式
签字仪式是指组织与对方经过会谈、协商,形成了某项协议或协定,再互相交换正式文本仪式,它是一种比较隆重的活动,礼仪规范也比较严格。
签字仪式是组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应予以充分准备,做到万无一失。
洽谈或谈判结束后,双方应指定专人按谈判达成的协议做好待文本的定稿、翻译、校对、印刷、装订、盖印等工作。
文本一旦签字应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对待文本的准备应当郑重严肃。
待签文本通常应装订成册,并以仿皮或其他高档质料作为封面,以示
郑重。
其规格一般为十八开,所用纸张务必高档,印刷务必精美,作为主方应为文本的准备提供准确、周到、快速、精美的服务。
在准备文本的过程中,除了要核对谈判协议条件与文本的一致性以外,还要核对各种批件,主要项目批件、许可证、设备分交文件、有汇证明、订货卡等是否完备,合同内容与批件内容是否相符等。
审核文本必须对照原稿件,做到每字不漏,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互相通报,通过再次谈判,达到谅解一致,并相应调整签约时间。
在协议或合同上签字有几个单位是,就要为签字仪式提供几份样本,如有必要,还应为各方提供一份副本,与外商签订有关的协议、合同时,按照国际惯例,待签文本应同时使用宾主双方的母语。
签字场地有常设专用的签字厅,也有临时以会议厅、会客厅来代替的。
布置它的总原则,是要庄重、整洁、清净。
在举行签字仪式之前,有关各方应预先确定好参加签字人员,并向其有关方面通报。
客方尤其要将自己出席签字仪式的人数提前给主方安排。
签字人要视文件的性质来确定,可由最高负责人签,但双方签字人的身份对等。
参加签字的有关各方面事先还要安排一名熟悉签字仪式详细程序的助签人,并了解签字的有关细节。
其他出席签字的陪同人员,基本上是双方参加洽谈的全体人员,按礼貌的做法,人数最好大体相等。
为了表示重视,双方也可对等邀请更高一层的领导人出席签字仪式。
签字人签署文本通常的做法是先签署已方保存的合同文本,再接
着签署他方保存的合同文本,这一做法在礼仪上称为“轮换制”。
它的含义是在位次排列上,轮流使有关各方有机会居于首位一次,以显机会均等,各方平等。
双方签字人正式交换已经有关各方正式签署的文本,交换后,各签字人应热烈握手,互致祝贺,并相互交换各自方才使用过的签字笔,以志纪念。
这时全场人员应该鼓掌,表示祝贺。
交换已签订的合同文本后,礼仪小姐会用托盘端上香槟酒,有关人员,尤其是签字人当场干一杯香槟酒,这是国际上通用的旨在增添喜庆色彩的做法。
接着请双方最高领导者及客方先退场。
整个签字仪式以半小时为宜。
由于签字仪式的礼仪性极强,对签字人员的穿着也有具本要求。
按照规定,签字人、助签人以及随员,在出席签字仪式时,应当穿着具有礼服性质的深色西装套装或套裙,并且配以白色衬衫与黑色皮鞋。
参加签字仪式的服务人员,可以穿自己的工作制服,或是旗袍一类的礼仪性服装。
签字服务人员应注意仪态、举止,要落落大方,得体自然,既不要严肃也不要过分喜形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