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日记7月9日多云这次的暑假是从7月7日正式开始的,我们小组成员在家做了短暂的休整以后,就奔赴目的地——常州武进,开始了为期二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
这次我们实践的目的主要有:1.全面深入了解中国江苏常州BRT运行情况及发展前景;2.预测BRT在中国未来的发展状况,并对其可行性进行预测和评估;3.宣传绿色出行的理念,让更多人投入到低耗城市中,能够为节能减排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4.为建设节约型常州出谋划策,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5.增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
今天基本上大多数时间都花在路上了,感觉很累啊。
7月10日多云转雷阵雨或许今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吧,昨天的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今天的工作比较轻松,主要就是找资料之类的很轻松的工作,不过工作量有点大。
最后我们把所得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快速公交(BRT)是介于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地面公交运输系统。
它利用现代公交技术(大容量、低地板、低成本、低排放),在城市中开辟公交专用道,配合智能交通系统(ITS)技术,采用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模式(车站买票上车),实现轻轨交通的服务水平。
这种新的公共交通模式既保持轨道交通具有的快速、大容量特点,同时又具有传统公交的灵活、便利和经济性。
7月11日雨今天的主要任务还是查资料。
经过我们四人的合理分工和不懈的努力,最后把常州市的BRT工程现状做了一个整理:常州BRT1号线全长24.5 km,工程从2007年初启动,2008年元旦正式开通。
1号线北起常州高新区,通过通江路、怀德路、劳动中路、兰陵路等主要干道穿越中心城区,终点为南部科教城。
BRT 2号线于2008年6月开工,2009年5月正式通车,线路全长22.9 km。
2号线西起常州西翼钟楼工业区,通过怀德路、延陵路、丽华北路、东方路等主要干道穿越中心城区,终点为东翼戚墅堰工业园。
在主线开通的同时,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及客流需求,对每条主线适时的开辟了3条支线,形成了“二主六支”的组合式BRT网络体系。
投入运营以来,车辆的平均运营时速>25 km/h,运量>20万人次/d,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7月12日雨又是一个雨天,这样的天气似乎挺适合留在室内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的。
今天我们主要对调查问卷做了一个设计和改进,调查问卷看起来简单,但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尤其是在遣词用句方面,值得注意的方面太多了,比如说题目里面不能涉及被调查者不愿提及的隐私等,题目的设计不能用反问句,答案的设定要全面而不重复,题目的设计要始终围绕主题,题目里面的某些用词要注意。
经过了一天的不懈努力,调查问卷最终定稿,或许还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已经尽力了,我们会在接下来的调查过程中不断改进。
7月13日雨今天还是在下雨,这雨下的没完没了,甚至出现了大到暴雨,路上都积了大约有十几厘米的水了,或许是这雨实在太大来不及排水,也或许是城市排水系统有待改进。
今天我们对具体实施阶段的时间安排做了一个初步的规划。
我们首先加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大家都做了一个深入的了解,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简单安排了一下以保证分工的合理性和队员之间的良好配合。
最后我们初步选择了一下实践的地点,预计了一下每天的经费,并筹措了一下后勤保障工作。
7月14日雷阵雨转多云今天,我们小组成员怀着激动地心情汇聚在常州开始了快速公交BRT体验之旅!之前我们小组成员已经通过互联网查找过有关快速公交的产生背景以及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的发展状况,对其发展前景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完成有很大的帮助!由于今天是具体实践阶段的第一天,我们并没有安排太重的任务,我们全体成员一起乘坐这让常州人民引以为豪的快速公交,亲自体验下快速公交的优点。
我们今天体验的是快速公交一号线,首先我们从常州高新区,通过通江路、怀德路、劳动中路、兰陵路等主要干道穿越中心城区,最终到达南部科教城。
我们回去的时候坐了普通的公交车,深切感受了一下两者的区别。
7月15日雨BRT 2号线于2008年6月开工,2009年5月正式通车,线路全长22.9 km。
2号线西起常州西翼钟楼工业区,通过怀德路、延陵路、丽华北路、东方路等主要干道穿越中心城区,终点为东翼戚墅堰工业园。
今天我们感受到了快速公交二号线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感受到了它的人性化,科技化和高效化。
首先我们乘坐了快速公交二号线的主线,然后我们乘坐了它的几条支线,顺便欣赏了常州市的一些公园和景点,享受了一下绿色常州,生态常州,环保常州,节能常州,文明常州。
雨持续地下着,一点停歇的意思都没有。
今天我们小组成员并没有继续对常州市的快速公交体系进行实地考察,而是针对前两天的考察情况进行了综合的整理与分析。
我们分别根据快速公交一号线和二号线的线路找出它们对市民便利、常州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的益处。
目前常州的快速公交仅限于市区和周边比较近的地方,暂时还没有普及到每个小镇,不过现在正处在不断地尝试与改进过程中,像我们现在所住的横林镇就在进行道路的翻新,规划进了快速公交的范围。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快速公交一定能普及到常州的每一个角落。
7月17日雷阵雨今天是农历六月十七,也是我们团队成员蒋卓赟同学的生日。
我们今天过得比较轻松,主要就是吃吃喝喝逛逛街,为蒋卓赟同学庆祝生日。
虽然如此,但本职工作不能忘记,我们将首先将调查问卷最后检查及确认一遍,然后找了家打印店把问卷打印了出来,并且再次检查。
调查问卷打印好以后,我们进行了一下具体的区域分配,初步选择了发放问卷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确定每个成员具体的负责事项。
今天我们没有进行实地考察,而是继续把书面的准备工作和具体时间安排正式确定下来,为以后的外出实践打好基础。
我们自己对问卷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强化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对简单的访问技巧进行了学习和相互交流,这样在实践中表现会更专业而且有助于调研的顺利进行。
在深入分析了问卷后,并根据昨天初步拟定的计划,最终确定了发放问卷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每个成员具体的负责事项,这样我们就把前期问卷调研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且具体,接下来可以更好地开展实践工作。
7月19号晴今天是连日阴雨天后的第一个大晴天,我们立即决定走出屋子,来到户外,按照先前的计划对市民发放预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进行为期三天的市场调查。
以便更好的了解人们对快速公交的了解情况及反应态度,了解快速公交在常州的市场前景!由于我们的调查不能面面俱到,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了问卷调查。
我们今天选择的调查地点是文化宫站,这里是较多快速公交的必经之路,在这里可以与B11、B12路同向同站免费换乘,较有代表性,人流量也较多。
我们分为两人一组进行,一组在地下通道,一组在公交站台的附近,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在问卷进行中,市民都比较积极地配合我们的调研,也谈了他们对常州快速公交事业发展的看法,都感受到快速公交带来的便利,当然有的市民也提出了一些不足和建议,我们都耐心听并作了简要的记录,调查完我们便坐B21到红梅公交中心站,再转车回家。
7月20号晴今天依旧是个大晴天,我们小组成员继续进行常州快速公交市场前景的调研,今天我们选择的调研地点是人民公园站,这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察点。
我们像昨天一样依旧分为两组在地上和地下分别进行问卷调研,为了让每个成员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我们调换了调查的地点。
由于有昨天的实践的基础,我们的问卷调查进行的更顺利。
在调查中我们与市民们相谈甚欢,深入了解了他们对常州建设快速公交的真实感受。
每个市民的第一回答都是“快”,快速公交是真的让市民出行更快速、便捷。
作好记录,结束问卷调查之后也已是傍晚,我们迫不及待地回家休息了。
7月21号晴连续几日的烈日是对我们的考验,也是一次锻炼,冒着又一个大太阳,我们展开了最后一天的问卷调研。
忙了两天的问卷总算要结束了,我们并没有感到松懈,反而在烈日炙烤下更加充满激情,开展今天的工作。
我们选择了快速公交二号线作为问卷的地点,并在天宁寺、戚墅堰区政府两处进行问卷调查。
二号线全线长21.5km,一期公交一公司~戚区公交中心站20.3km,平均站距781m,是一条比较有代表性的线路,而且可以说它是直通城镇的车,联系了市中心与周边的城镇。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不断与市民互动,了解市民的看法和见解,并且交流相互的观点。
进行完问卷调查,由于时间还早,我们会合了之后便在市中心逛了逛,并乘坐了调查中没有涉及到的快速公交路线,有更广泛、全面的认识。
7月22号晴在结束了三天的问卷调查之后,今天我们在一位成员家中,对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整理,剔除了废卷,选出有研究作用的问卷,进行仔细深入的分析、整理和归纳。
运用统计学知识对问卷进行分析,绘制了图表以便清晰了解调研结果。
然后我们又把记录的市民的态度和建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把看法和观点都一一罗列好,整理成清晰的记录,一目了然。
在做好这些整理工作后,我们把资料打印并收集好,作为实践的证明。
完成今天的工作后,时间还早,我们都决定早早的休息,为以后的实践储存精力。
7月23号晴今天我们并没有冒着炎炎烈日外出实践,而是把前期实践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交流各自的观点,对前期的调研做个总结。
通过我们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昨天打印的资料,我们每个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常州BRT有三个特点:人性化、科技化、高效化,并且不断努力发展。
通过我们的自身体验和调查所得,也可以深切感受到BRT 的价格优惠、实用美观、方便快捷且智能化、技术先进。
它不仅真正便民,而且推动公共交通的发展和服务水平,提升了常州形象。
然而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BRT的不便之处,其中较大的问题便是占道,公交的快捷与其他车辆有时的滞缓和堵塞便形成了矛盾,需要在以后的快速公交发展中不断认识改进,使各种车辆都畅通无阻。
7月24号晴今天我们小组成员走访了知情人士,详细了解了常州快速公交工程的发展概况。
由于我们自己的调查局有局限性,而咨询相关人员可以更了解内部情况,有利于我们了解更多BRT的相关情况。
经过和知情人士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常州快速公交系统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中突出“科技、环保、创新”,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亮点。
而快速公交三条线路的铺设也是公交体系的突破性进展,是常州市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善投资环境,建设宜居城市,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也是常州市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成果。
经过今天的访谈,我们对快速公交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7月25号晴今天我们去小组成员蒋卓赟家,针对前一阶段的实践成果进行了小组讨论,希望通过小组讨论激发思维的火花的碰撞,得到个人实践所不能或很难获得的结论。
我们首先根据这几天的亲身经历各自阐述了自己对常州BRT的看法,并把所获得的资料拿出来进一步对照分析,我们了解到对快速公交的发展人们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且各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