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03章
营养类型。如:植物性营养绿眼虫在环境突然变化或失去
色素时可改为腐生性营养。当条件恢复时又改为植物性营
养。
第一节 原生动物
鞭毛纲-夜光虫
第一节 原生动物
鞭毛纲-夜光虫
第一节 原生动物
鞭毛纲-小眼虫
眼虫遇到障碍物会轻松地改变形状
第一节 原生动物 四、原生动物分类及常见种类简介
1.鞭毛纲 鞭毛虫喜在多污带和α - 中污带生活。 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或效果差时,鞭 毛虫会大量出现,可作为污水处理的指示性生物。
纤毛虫
游泳型纤毛虫-草履虫
草履虫
第一节 原生动物 四、原生动物分类及常见种类简介
3.纤毛纲 2).固着型纤毛虫 属于缘毛目。由于虫体呈典型的钟罩形状,称作钟虫。
钟虫有柄,多数为固着型生存。
固着型的纤毛虫喜在寡污带生活。
固着型纤毛虫—钟虫
固着型纤毛虫—钟虫
“嘴”
“胃”-食物泡 、伸缩泡
“腿”-肌丝
第一节 原生动物 四、原生动物分类及常见种类简介
2.肉足纲 肉足纲中的原生动物称为肉足虫。机体表面只有细胞质形成的一层 薄膜,没有胞口和胞咽结构。
形体小,无色透明,大多数没有固定形态,随着体内细胞质的不定
向流动而成多种姿态。能形成伪足作为运动和捕食器官。为全动性 营养。可分为两个亚纲: 根足亚纲:可改变形态,称为变形虫。 辐足亚纲:伪足呈针状,不变形,固定为球状。
是河流寡污带及污水处理效果好的指示性生物。
第二节 微型后生动物 二、微型后生动物部分物种简介
2.线虫 线形动物门线形纲,虫体细长,约在1mm以下。线虫有 寄生和自由生活两种。常见的寄生于人体并能导致严
重疾患的线虫约有10余种。重要的有蛔虫、钩虫、丝
虫、旋毛虫等。污水处理中的线虫多为自由生活类型。
该种线虫虫体两侧有纵肌交替收缩,作蛇行状拱曲运
二、藻类的分类及各门简介 2.绿藻门 绿藻门的藻类称为绿藻。 绿藻在流动的和静止的水体中、土壤和树干上都能生存。 绿藻作用: a.富含蛋白可供人食用或给动物为饲料,代表有小球藻 和栅藻; b.实验室研究材料; c.可作航空供养体; d.净化水质及水体富营化的指示性生物。
衣藻(绿藻门) 藻(绿藻门)
产生毒素
第四节 真菌
真—真核生物
菌—类似细菌(细胞壁、化能异养)
(真核微生物还包括真核藻类和原生动物) 不象植物(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不含叶绿素),不 象动物(不能捕食生物)
主要包括酵母菌和霉菌。在有机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处理 中起着重要作用。
属于微生物
真菌 霉菌
单、多细 胞丝状
酵母菌
纵分裂两种,多采用横分裂形式。
另外,有的原生动物也采用出芽生殖。实际也是一种二分裂, 只是形成的两个子体大小不等,大的子细胞称母体,小的子细 胞称芽体。
原原生动物繁殖方式
第一节 原生动物 四、原生动物分类及常见种类简介
根据原生动物的细胞器及其他特点,可将其分为:鞭
原生动物和 人类的关系
第二节 微型后生动物 一、微型后生动物概述
原生动物以外的动物统称为后生动物。但有些后生动 物因为形体微小,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故 叫微型后生动物,划在微生物范畴。 常见的有轮虫、线虫、浮游甲壳动物等。
第二节 微型后生动物 二、微型后生动物部分物种简介
1.轮虫
轮虫纲是担轮动物门的一纲。最小的后生动物,容易误认为原生
第一节 原生动物 一、 原生动物概述
3.原生动物的生命特征和生理功能
具有摄食、营养、呼吸、排泄、生长、繁殖、运动及应激性。
不同功能有不同的细胞器完成: a.胞口、胞咽、食物泡、吸管:摄食、消化、营养; b.收集管、伸缩泡、胞肛:排泄; c.鞭毛、纤毛、伪足:运动和捕食;
d.眼点:感觉器官
部分细胞器具有多重功能:如鞭毛、伪足等,可运动,可捕食, 甚至有感觉功能。
水绵
第三节 藻类(微型)
二、藻类的分类及各门简介 3.甲藻门 甲藻门的藻类称为甲藻。 甲藻在淡水、海水中都能生存。对温度和日照要求较高。 当在适宜的光照及水温条件下,甲藻在短期内就会大量 爆发,造成海洋的赤潮。 甲藻是重要的浮游生物。
紫菜、石花菜属红藻门 海带、裙带菜属褐藻门
四、藻类的不利影响 对水体的污染:水华、赤潮
层,外层为较厚且呈表面凸起,内层薄而透明。当遇到合适环境时, 胞囊会恢复到原来。
原生动物出现胞囊后,可以判断污水处理出现了不正常。
六、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对人类造成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体: 痢疾内变形虫 肠道 痢疾
危害牲畜的病原体
粘胞子虫 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艾美球虫
引起鸡、兔死亡率很高的球虫病
毛纲、纤毛纲(包括吸管纲)、肉足纲和孢子纲。前
三者广泛存在水体中,在污水处理中起重要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
鞭毛纲、纤毛纲(包括吸管纲)、肉足纲
第一节 原生动物 四、原生动物分类及常见种类简介
1.鞭毛纲
鞭毛纲中的原生动物称为鞭毛虫。具有一根或多根鞭毛。
营养类型:全动性、植物性和腐生性。有些种类可以变化
第 三 章
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概述:
细胞核发育完全,具有核仁、核膜; 能进行有丝分裂;
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
具有上述特征的微小生物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动物界:原生动物 植物界:显微藻类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真核 微生物 真菌 丝状真菌——霉菌 微型后生动物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原生动物
具有色素的原生动物如绿眼虫、衣滴虫在阳光条件下,
可进行光合作用,获取营养物质供自身所需。(自养)
第一节 原生动物 二、 原生动物的营养类型
3.腐生性营养
吸收环境中的可溶性有机物为生。
第一节 原生动物 三、 原生动物的繁殖
当条件适宜,营养充足时,原生动物会大量繁殖,采用的方式 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一般情况下,以无性繁殖(二分裂)为主,又可分为横分裂和
海洋中鞭毛纲的夜光虫等大量迅速繁殖,形成赤潮, 造成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对海洋养 殖带来很大危害。
(2)有益于人类的方面
1.组成海洋浮游生物的主体。 2.古代原生动物大量沉积水底淤泥,在微生物的作用和 复盖层的压力伤害下形成石油。 3.原生动物化石是地质学上探测石油的标志。
4.利用原生动物对有机废物、有害细菌进行净化,对有 机废水进行絮化沉淀。 5. 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材料 草履虫、四膜虫是研究真核细胞细胞器的实验材料。
第三节 藻类(微型)
二、藻类的分类及各门简介 根据藻类的光合色素及形态、结构、繁殖方式等将藻类 分为: 10门:蓝藻门、绿藻门、裸藻门、轮藻门、金藻门、黄 藻门、硅藻门、甲藻门、红藻门、褐藻门。 也有分8门的:即将黄藻门和硅藻门并入金藻门成为金 藻门的两个纲。 也有11门的:即在保留10门的基础上,再加入1个隐形 门。
第一节 原生动物 四、原生动物分类及常见种类简介
3.纤毛纲 3)吸管虫 原属吸管纲,后被归入纤毛纲,又称吸管虫。 幼体有纤毛,成虫纤毛消失,而长出长短不一的吸管。吸 管虫没有胞口,以吸管为捕食器官。全动性营养。以原生 动物和轮虫为食物,用吸管粘住食物,然后分泌毒素麻醉, 将食物的细胞膜溶解,原生动物或轮虫因体液被吸干而死 亡。
清洁水体中的颜色要深。
第三节 藻类(微型) 一、藻类的一般特征
藻类是一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真核低等微生 物。种类很多,形体各异,但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但有的个体很大如:紫菜、海 带、裙带菜、石花菜等。 2.含有光合色素,产氧; 3.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有性繁殖; 4.主要生活在水体中
和水蚤。是水体污染和水体自净的指示生物。
水蚤
水蚤
剑水蚤
3.浮游甲壳动物 水蚤(红虫)的血液中含有血红素,血红素的含量与水 蚤生存环境中的溶解氧的高低有关。
当DO低时,水蚤的血红素含量高;当DO高时,血红素
的含量低。因此,通过观察水体中水蚤的颜色就可以
判断出水体的清洁程度。
若水体被污染了,水体中的DO就会降低,那么 水蚤中的血红素就会升高,那么其颜色就会比
吸管虫
第一节 原生动物
五、原生动物的胞囊
1.产生原因: 当原生动物周边环境恶化时,如:缺水、干燥、水温 过高(低)、DO不足等。就会形成胞囊,以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
2.形成过程:细胞变圆,鞭毛、纤毛、伪足的细胞器开始向体内收
缩或消失,细胞内水分由伸缩泡排出体表,虫体变小,直到伸缩泡 消失,会分泌出果胶类物质于体表,最后会凝固形成胞壳。胞壳两
的养分。食物泡内具有酶,pH低。
3.食物泡:原生动物获取食物后,形成一个被膜包围的特殊结构,
食物泡形成后会轻微振动,杀死食物并消化。食物泡会随之增大, 并在周围形成许多小泡囊,分散消化物质。 食物泡在原生动物体内作高度有组织的移动,把营养输送到各个
部位。
食物泡从形成到消失的过程即为食物被消化的过程。
第一节 原生动物
补充资料:
4.伸缩泡:原生动物在靠近细胞质膜处可形成充满液体且能膨胀
和收缩的囊状结构。
膨胀伸缩交替进行。 具有调节渗透压的功能。
第一节 原生动物 二、 原生动物的营养类型
1.全动性营养
吞噬其他生物如:细菌、放线菌等,也可吞噬有机颗粒
为食物。(异养)
大多数原生动物为全动性营养。
2.植物性营养
动物的纤毛虫类。形体很小,长度在4~4000微米,多数在500微
米以下。 身体分头部、躯干、尾部。由于在头部有1~2圈由纤毛组成的能 转动的轮盘,形如车轮而叫做轮虫。轮盘为运动和捕食器官。以 细菌、藻类、霉菌、原生动物及有机颗粒为食。
轮虫
第二节 微型后生动物 二、微型后生动物部分物种简介
轮虫的作用 a.水生动物的食佴。 b.指示性生物 轮虫要求较高的溶解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