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5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0期M ay2012[摘要]五年制高职校的数学教育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教材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现实情况等现状。
论文针对上述现状,提出了自主编制教材、注重课堂教学的时效、与专业相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多样化考核等几点改进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五年制高职校;教育;改进策略[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5-0034-02浅谈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张蒙蒙(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南通226011)近些年来,国家对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的高职教育业有了长远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通过多年试点,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规模逐步扩大,高职特色和优势也越来越明显,走上工作岗位的高职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各个学科与数学的结合与联系更加密切,但五年制高职校的高职数学教学存在不少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际工作教学,对五年制高职校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改进策略。
一、五年制高职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一)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以往的高职学生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因为各种特殊的原因他们选择进入高职学校学习,从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各行业的优秀的专家和带头人,甚至从中产生了工程院院士。
随着近年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高校的连年扩招使得以高职学校为首选的学生几乎绝迹,尤其是五年制的高职学生,多数学生是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所以他们的基础相当薄弱。
五年制高职生多数是中考的落榜者,看着自己的同学大都升上了重点高中,自己却上了高职学校,很多学生对学习没有自信心,自暴自弃,学生普遍存在畏学厌学的情绪,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另一方面,家长也疏于对孩子内心的引导。
再者就是学生基础过于薄弱,对数学的许多基本的概念与运算不够理解,很多学生甚至对数学有抵触心理。
(二)教师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在教学方式上,部分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模式仍相当普遍。
大多数的高职数学课堂只有粉笔与黑板,以及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解,大多数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没有新鲜感,很多学生从一入学就感觉数学太难,没有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再者,高职数学教师大部分缺乏高职学校相关专业的知识,在授课时不能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越听越枯燥,也越学越难。
主要原因在于,高职数学教师大多数毕业于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的是纯理性数学,缺乏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不能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的能力。
(三)教材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现实情况五年制高职数学内容体系混乱且单一。
目前五年制高职校的数学课程只有两册数学,第一册是高中数学的内容的压缩版,第二册是普通本科数学的压缩版,或是几部分数学知识的大杂烩,没有体现高职数学的专业特色,很多与专业相结合的数学知识没有涉及到,也没有融入建模、实训以增强数学的实用性,运用数学原理与方法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实现。
二、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的改进策略(一)学校自主编制适合本学校学生的教材与练习册现代职业教育涵盖了下列新的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终身教育(普教与职教相结合,中职与高职相结合,职前与职后相结合);以能力为本。
根据教育部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了一批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数学专家与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教师,编写了“五年制高职高专《数学》教材”。
新教材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将办学方针与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但是编制的教材适用的是全国各类高职院校,是学校里各个专业都适用的教材,不能适应学生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相结合的新要求,不能体现高职的专业性特点。
另外,每个学校的学生的基础水平各异,每个专业的学生的水平也各异,所以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要求就显得不太现实。
所以,可以根据本学校学生实际情况与各专业的需求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教材、教参与练习册。
根据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注重基础和实用。
职业模块的内容要以满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本需求为目的,筛选出与专业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能被学34··生所接受的知识。
注重基础和实用,积极开拓教学资源,灵活转化教材,可以根据专业编写与专业相结合的教材,练习册的难度也要与本学校学生相适应。
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考虑不同学生、不同专业的需要,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教师留有开发的余地,也为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二)注重教师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增强数学意识高职数学教师应该更新观念,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如教学演示软件、虚拟仿真软件等)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
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水平确定教学起点,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可以降低要求,有些内容只要学生会用、能解决问题就可以,不用过分追究为什么。
同时,还要做好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甚至是小学内容的衔接。
适当利用CAI技术,对数学内容的难点部分精心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将一些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较吃力的知识通过直观、生动、形象的声像效果,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要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试验。
(三)让数学与专业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现代教育家斯宾塞也强调:“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所以,在提倡专业课教师要实现“双师型”的同时,应该提倡中职学校的基础课教师要了解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熟悉数学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能力,以适应这种模式下的数学课程教学。
教师要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了解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熟悉数学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能力。
要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试验。
在职业教育中,要采用不同的职业模块来满足个性需求。
职业模块内容的设置与数学在相关专业中的实际运用相联系,例如复数的内容、落脚点是计算,而不是对数系的扩张理论和一些相关的证明。
(四)情境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兴趣特点,用各种小情境引入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数列这一章时引入这样一个故事: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让发明者自己提要求,发明者提的要求是:“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第4个格子里放上8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置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的两倍,直到第64个格子。
”国王听了很高兴,觉得这太容易了,你觉得国王是否真的很容易就能满足发明者的要求了吗?带着这个问题进入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如,在讲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时,让两个同学一组,准备硬纸板、图钉、细线,上课时让他们自己动手画出椭圆来。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合作完成画椭圆,提高学生合作观察的能力,使知识引入自然,化抽象为具体。
建模运算,利用数学软件在电脑中求导数、解微分方程以及把函数展成幂级等复杂的运算。
经济类可以应用计算机M atlab软件和Excel软件,改进教学方法和增加时间训练环节。
比如,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采用M atlab 作为平台,使学生初步了解和使用这个软件,能用它进行极限和微积分的计算、解线性方程以及解基本的线性规划问题等。
(五)考核的多样性考核与评价对数学的教与学有较强的导向作用,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考核与评价可以有效地改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评价要注重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考核与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过程性评价包括上课、完成作业、数学活动、平时考评等内容,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期末数学考试。
学期总成绩可由过程性评价成绩、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同时,考核与评价应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进行。
各高职校应根据本大纲教学要求、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并制定数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和实施方案。
教学评价不能以分数论英雄,要注重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引入课堂表现考核、作业考核、开放式考核等考核方式,还可以举行建模大赛等与数学有关的比赛。
在考核范围上,坚持既重结果又重过程;在考试内容上,既重知识又重能力。
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其所学专业对数学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比如在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同时,可以在电脑中求导数、积分、微分方程求解,以及把函数展成幂级数等复杂的运算。
对于不是计算机专业对数学要求又不太高的专业,可以采取限时开卷考试,还可以采用数学建模实验报告的考核形式。
参考文献:[1]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6).[2]张国勇.对高职数学的认识与思考[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3,(3).[3]赵英丽,朱广恩.高职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的几点体会[J].河南农业,200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