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体型和结构总体布置
(B-B2)/B的值小于50%。
14
2.10.4 不规则结构
3.楼板局部不连续:楼板有效宽度占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百 分比:B1/B的值小于50%,其中有效宽度应扣除凹入和开 洞宽度;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或较大的 楼层错层。
楼板有效宽度
楼板开洞后每一边的净宽不宜小于5m,
不应xiao于2米。
15
2.10.4 不规则结构
3.楼板局部不连续
16
竖向不规则
1.刚度不规则
17
竖向不规则
2.竖向抗侧力构件中断
18
竖向不规则
3.楼层承载力突变
19
七、缝的设置和基础
温度缝、沉降缝、防震缝
1、温度缝:防止结构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干缩变形产生裂缝(基础以 上上部结构断开)
不设温度缝的措施: ➢ 温度影响较大部位提高配筋率 ➢ 阳光直射屋面加厚屋面隔热保温层,或架空通风屋面 ➢ 顶层局部设温度缝 ➢ 后浇带:高标号混凝土;主体混凝土浇注后两个月;贯通结构横截面;
后浇带、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调整沉降差、群房做抗震缝:抗震设防的建筑物,当建筑的平面、层数、质量、刚度差 异较大,或错层时(基础以上上部结构断开)
说明:地震区避免设缝,必须设缝要给予足够宽度
防震缝最小宽度
H<15m
H>15 6度每增加5m 7度每增加4m 8度每增加3m 9度每增加2m
结构竖向收进和外挑示意图
12
2.10.4 不规则结构
平面不规则:1.扭转不规 则
13
2.10.4 不规则结构
2.楼板凹凸不规则:结构平面凹进或凸出的一侧尺寸与相 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百分比:B1/B的值大于30%。
一侧凹进
一侧凸出
两侧收进
结构平面中部两侧收进的总尺寸占平面宽度的百分比:
位置应为结构受力影响最小,且曲折延伸避免全部钢筋同截面搭接
20
七、缝的设置和基础
温度缝、沉降缝、防震缝
2、沉降缝:由于可能产生地基不均匀沉降(基础与上部结构均断开) 沉降差异的处理方法: ➢ 设置沉降缝
问题:结构、建筑、施工困难,防水防渗难 ➢ 刚性很大的基础
问题:不经济 ➢ 设计、施工中采用措施调整沉降差异,减少沉降产生的结构内力
10
2.10.3建筑立面和结构沿高度布置
1、选择有利于抗震的竖向布置
刚度均匀而连续,避免刚度突变
11
竖向布置
当结构上部楼层收进部位到室外地面的高度H1与房屋高度H之比大于0.2 时,上部楼层收进后的水平尺寸B1不宜小于下部楼层水平尺寸B的 0.75 倍。
下部楼层的水平尺寸B不宜小于上部楼层水平尺寸B1的 0.9倍,且水平外挑尺寸a不 宜大于4m。
2
2.10.1震害及抗震概念设计
3
2.10.1震害及抗震概念设计
位于地震区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其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原则; (1)采用对抗震有利的平面和立面、结构布置; (2)明确的计算简图;传力途径合理; (3)具有多道抗震防线; (4)采用立体构件; (5)实现总体屈服机制; (6)满足抗震设计4准则,即“强节弱杆”、“强竖弱平”、“强 剪弱弯”和“强压弱拉”; (7)增加结构超静定次数; (8)良好的延性; (9)竖向等强设计。
4
2.10.2建筑平面和结构布置
有利于抵抗水平和竖向荷载,受力明确,传力直接,力争 均匀对称,减少扭转的影向。
尽量采用对有抗震和抗风有利的平面形式,
5
2 结构的平面形状
长度过大,水平方向
变形增大,长度方向变形不 一致
B l/B<6(非抗震\6\7 度)
l/B<5(8度)
L
好一些截面形式
70mm
70mm+n×20mm
注明:
➢ 防震缝宽度按照不利体系考虑,按较 低高度计算
➢ 防震缝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和 基础可不设
➢ 设置收缩缝、沉降缝时必须按照防震 缝的要求
高度重量相差较大 平面不规则
22
七、缝的设置和基础
地基的要求:承载力大、沉降小、稳定 基础的要求:稳定、刚度大而变形小 设计的要求:防止倾覆、滑移、不均匀沉降
24
2020/3/1
25
➢ 基础埋深(室外地坪至基底)
◆ 原因
● 承载力大、压缩性小、稳定性好
● 对基础有较强的嵌固作用
● 较少地震输入
◆ 埋深要求
● 一般的天然地基,建筑物高度的1/15
● 岩石基础不受埋深限制,但应验算倾覆和滑移
● 桩基础取建筑物高度的1/20
23
地下室的作用: ● 利用土体的侧压力防止水平力作用下结构的滑移、倾覆 ● 减小土的重量,降低地基的附加压应力 ● 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 ● 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6
3在地震区,近可能采用对抗震有利的结 构布置形式
1、选择有利于抗震的结构平面
7
3在地震区,近可能采用对抗震有利的结 构布置形式
L/B过长
不对称突出部分过长
突出部分过长
8
抗震不利结构平面
9
抗震不利结构平面
角部重叠的结构平面其角部重叠面积与较小一边 的比值:A3/A2的值不应于25%。
2.10建筑体形和结构总体布置
1
2.10建筑体形和结构总体布置
建筑体型:建筑平面和立面 结构总体布置:结构构件的平面和竖向布置 ——决定结构的抗震性能 2.10.1震害及抗震概念设计 2.10.2建筑平面和结构平面布置 2.10.3建筑立面和结构沿高度布置 2.10.4 不规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