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

或“100mL”)。 ( 4 )通过以上过程可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三个主
要步骤依次是 、 、 、装瓶并贴标签。请在作不规范就会导致实验 结果有较大误差。判断下列操作产生的后果。
①B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放错托盘,则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 “小于”或“等 于”)5%。
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一:溶解的过程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溶质质量分数 二:溶液的配制
知识回顾
溶液
溶液的概念 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和稳定性 •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 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 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种子。 1、你知道这个数字的含义吗?
15%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2、要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你有哪些方法?
(2)怎样判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答:
首先看溶液中有是否有未溶解的固体, 如果有,则此时的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如果溶液中没有固体剩余,再向溶液中加 入少量该溶质看是否继续溶解,
若固体不再溶解,则此时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 若继续溶解,则此时溶液已经未达到饱和状态 。
Exercises
1 、 (口答)说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名称:
食盐水、 碘酒、 硫酸铜溶液、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 液、 75%的酒精溶液 2、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
A、自来水 B、冰水 C、汽水 D、白酒 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C、一种溶剂只能溶解一种溶质 D、食盐溶液与蔗糖溶液混合后仍是溶液
1、溶质、溶剂、及溶液质量之间的换算(直接用公式) 2、溶液去水浓缩或加水稀释的计算 (把握一点:浓缩或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3、不同质量分数的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等于混合后溶液中溶质总质量) 4、涉及到溶液的体积和密度的计算 (先由体积换算成质量,再利用公式计算)
Exercises
溶液去水浓缩的计算 4、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5%的氯化钠溶液和溶质的
质量分数小于15%的氯化钠溶液相混合 不同质量分数的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配制溶液
在农业科研上,有时用10%~20%的氯化钠 溶液来选种。现需要30㎏15%氯化钠溶液。如 何来配制?请你说出有关的操作步骤及所用到 的仪器。
步骤: 1、计算:氯化钠质量( )
巩固练习
1、(2008年重庆市)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②D操作中俯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则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 (同上)5%。
③F操作中溶液洒出,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同上)5%。
小结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概念: ②公式:
③溶液的质量、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溶液的质量=体积×密度 注意:单位要统一
三、有关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类型
水的体积( ) 2、称量 3、溶解 4、装瓶封存(贴标签)
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 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巩固练习
下图是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
(1)写出标号①~④仪器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 (2)B操作中应称氯化钠的质量是 g; ( 3 )D 操作中仪器③的规格应为 (填“10mL”, “50mL”


知识回顾
• 乳化作用:洗洁精等含表面活性剂的物质可以 使食用油等物质以细小的液滴比较均匀的分散 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
考考你
• 结合生活经验,请你分析衣服上的 • 油点怎样清洗效果好,并说明理由。
问题
生活、生产中有下列事实: • 在农业科研上,有时用15%的氯化钠溶液来优选
总结: 一看二加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 溶液
1.减少溶质 2.增加溶剂 3.升高温度(大多数)
①增加溶质 ②蒸发溶剂 ③降低温度(大多数)
不饱和 溶液
常用方法 :
1、氯化钠固体和水混合
溶质、溶剂、及溶液质量之间的换算 2、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加水稀释的计算 3、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5%的氯化钠溶液蒸发水
问题
• 如图所示,向试管中的水加入下列某 物后,U形管中原来水平的红墨水液 面出现了右高左低的水位差,则该物 质极可能是( )
•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 C.硝酸铵 D.活性炭
思考:
(1)正确的是 ,原因是

(2)进行实验时:
如把氢氧化钠固体换成硝酸铵,产生的现象


如把氢氧化钠固体换成氯化钠,产生的现象
物质的溶解过程伴随能量变化
1、溶解过程的分析: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
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个过程 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 (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这个过程 放热热量 。形成溶液时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 这两个过程放出和吸收热量的多少。 2、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①、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时,溶液温度_降__低,例如:硝_酸__铵 . ②、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时,溶液温度_升_高_ ,例如:氢_氧__化钠. ③、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时,溶液温度_不__变,例如:氯__化_钠.
20℃时,对100g5%的食盐溶液做了如下处理,求所得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假设每次所得溶液中无溶质剩
余)。(1)蒸发10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加入10gNaCl后,溶质的质量分数

(3)增加10gNaCl和10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加入100g15%的NaCl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规律
有关溶液的知识和规律
①当溶液中有水时,不论水的量多少,习惯上把水看 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②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而溶质可以有多种。 ③作为溶质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④最常用的溶剂是水,酒精、汽油也可以是溶剂。 ⑤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
⑥判断溶质或溶剂的方法是: 固液混合,固为质;气液混合,气为质;液液混合, 少为质;若有水在,水为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