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高二政治试卷(考试范囤:第一至六课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21 X35=70* )1、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共同点是A、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B、他们都是一个知识体系C、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D、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2、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

其错误在于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3、据文献记载,在印度曾多次发现小孩被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

这些狼孩有的虽已七八岁,甚至是十来岁,但都不会说话,不会思维。

这事例说明A、狼孩的脑子虽是人脑,但思维不一走是人脑的机能B、狼孩的脑子不是人脑C、3良孩的脑子天生就是笨的,不聪明的D、狼孩没有参与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思维4、"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

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不I董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5、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A、哲学具有时代性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C、彳召可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6、"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A、事物是运动的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D、规律是可以认识的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的是A、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参加社会实践B、书本知识是浅显的,而且不一走正确,还要通过实践验证C、要真正消化理解书本知识,就要积极参加实践D、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颔事事亲自实践&著名科学家爰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就是说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5岀D、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9、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之科学C、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D、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0、哲学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11、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A、朴素數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滓东思想C、相对主义、绝对主义、辩证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1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不同回答D、对意识有无能动性的不同回答13.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11 ,这是A、多元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14.从起源上说,意识是A、人脑的机能B、独立自生的C、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客观存在的主观映爰因斯坦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回答:15、〃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是扌旨: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D、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16、〃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说明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C.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走的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硏究具有指导作用17.下列说法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有: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物是观念的集合③气者,理之依也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⑤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和派生物⑥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③④⑥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①物是观念的集合②心外无物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④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⑤理生万物,理在事先⑥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⑤19、"天命难违"的观点是A、机械數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0、广大农民在致冨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冨脑袋"。

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呈可以变成物质的力呈C、精神的力星可以代替物质的力呈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但可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但可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22、世界观人皆有之,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A、世界观所涉及的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B、一般人的世界观都是零散的C、哲学与世界观是有区别的D、哲学家具有"头等智慧"23、有关专家指出,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看,尽管人们能够实施人工消雨,但人是无法控制天气的•人们无法控制天气,这是因为()A.自然界的天气是纷繁复杂的B.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 o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D o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24、要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A。

世界观方法论是相互支配的B。

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C o正确的意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D。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2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C。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6、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 给工作带来巨大的扌员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A、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B、肯走物质决走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C、否认物质决走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D、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27、"世易则事易,事易则备变"."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两种观点体现了A、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的一致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性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②世界观^方法论的统一;③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④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9、原子是"宇宙之砖"的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30、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表现在①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③指岀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④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呈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31、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

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走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

(摘自冯梦龙《古今谭概》)李载仁用吃肉来惩罚仆人的错误,从哲学角度看这种行为A、月兑离了客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B、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C、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D、意识能够决走事物的发展32、"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的青松,那就山谷的树吧,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成为一颗星星吧!"以及"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

你要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两句话说明了设计人生的奋斗目标以及面对自己时,必须33、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普名和尚慧 能也有相同的观点。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日: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r 0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A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 、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 、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 、神创论观点34、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D 、矛盾具有普遍性35、 水的流动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或者"洪水无情",或者"细水润 田"。

我国兴建的三峡工程对于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所起的作用极为有利的。

这说明A 、 人们发挥自觉能动性就可以改变水流动的规律,变害为利B 、 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C 、 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条件和规律,就可以限制水流的破坏作用D 、 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规律创造有利条件,为人类服勢一、 简答题(共6分)36、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 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

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 被禁止使用。

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

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茵茨坦发现了人 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有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二、 辨析题(共10分)37、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三、 论述题:(共14分)A 、从自己的理想出发 C 、从自己的需要出发B 、从主观愿望出发 D 、从自己的客观条件出发第II 卷主观 (共30分)38、材料一:我国是一个土地沙化^常严重的国家,目前,土地沙化面积达169万平方公里, 并且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导致我们沙化土地萇延的原因晨主要的就是利益驱动下的不合理的人为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