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运作与管理分析

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运作与管理分析


六、成立分社准入的条件
• • • • 1、注册资金10万元以上。 2、独立的财务核算部门。 3、成员50人---200人。 4、养殖户入股资金最低100元/人。

七、注册、研讨会
• 统一的注册模板 • 研讨会流程


和美华企业宗旨:
替政府分忧,为人民造福。
把企业的发展置于社会这个大系统 内,整合社会资源,服务于社会需要。

顺应时代要求,加快运营合作社
去除小农意识,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 建立现代思维方式;超越传统的经济模式, 建立新型的经济模式;要有主导产业发展 的意志,深度整合行业资源,深度整合社 会资源,建立起一个由优秀人才和优秀用 户组成的网络,才是和美华发展的大战略。

养殖合作社发展现状: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还 刚刚起步。主要表现在,各地农业产业化经 营发展很不平衡;龙头企业普遍规模偏小,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合作社组织形式 和利益机制还不够完善和规范,大面积带动 农户的能力不强;管理体制不适应,扶持政 策不到位,人才、技术、资金缺乏仍然是制 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二、合作社业务开展与服务项目
• • • • • • • • • • 1、种畜禽提供; 2、生产资料集中采购; 3、推动标准化养殖技术; 4、统一防治体系; 5、信息平台建设; 6、畜产品销售服务; 7、政府资源整合; 8、农业保险办理; 9、融资服务; 10、绿色无公害认证;
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运作与管理
张凤祥 2008年9月30日

共创 共建 共赢 共享
凝聚共识 策略发展 共创未来

• 一、深入地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专业合作社 法》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明确其 内容和具体要求,做到程序无误,文件合法。





八、和美华养殖合作总社与各地合 作社的关系
1、分子合作社建立科学的组织体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2、分子合作社实施理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3、健全总社职能体系,形成总社领导下的分子合作社的组织 机构。 4、总社对下属单位行使规范指引分子合作社、目标责任落实、 服务支持和收益分配这四项管控权力和实施战略决策、计 划预算、运营监控、资本运营和共享服务这五项管控事务。 5、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整合、创造和共享,建立统一的人 力资源发展服务、高效的财务监控服务、集中的咨询顾问 服务、集中的服务网络等 。

四、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管理者角色定位

管理者角色




五、创新经营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超市连锁、量贩 店、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业态快速发 展。消费者对各种食品的品种、质量和安全水平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广大农村还处于分散的小 规模农户经营状态,这种格局和现代流通业态发 展趋势很不对称,分散的小规模农户怎么与市场 有效地连接,显得很不适应。 目前,农业在“产”和“销”两个环节, 总体上说,“销”的环节明显薄弱、滞后。
重 点 战 略 选 择
如何利用合作社,创建新型产销体系,将 优质农产品卖出很好的价格?
• 一是培育和选配有能力的营销人员,主动 与大型连锁超市对接,将优质产品进入超 市连锁店销售。 • 二是可与大型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或配送 中心相连接。 • 三是有规模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 可在市区、居民小区办连锁店、直销专卖 店销售产品。



三、合作社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 • • 1.组织机构不健全,组织松散。 2.专业人才缺乏,服务滞后。 3.宣传力度不够,影响有限。 4. 管理力度偏低,缺乏制度。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无生命力,关键在于一个良 好的运行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构建长效发展机 制是发展壮大合作组织,增强其吸引力的关键。 • 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要按照“民办、民管、 民受益”的基本原则,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充分保障成员对组织内部各项事务的 知情权、决策权和参与权,增强合作组织的吸引力 和竞争力。 • 二要建立有效的利益机制。合作组织应充分利用 组织优势,技术优势,通过合同方式做好龙头企 业对合作成员的第二次返利工作,使合作成员成 为最大受益者。

组织机构较为简单,合作水平低。
• 1.组织机构较为简单,合作水平低。 • 2 .对成员利益保护不够。 • 3、规范性发展不足

内部治理多数不健全,管理任重道远
• 1、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结构和内部组织机制。合作基础比较 薄弱,产权不清,内部治理结构残缺不全,管理运作不规范, 影响组织的发展壮大。 • 2、在民主管理上,一些合作经济组织没有规范的章程,宗旨 模糊,职责不清,加上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民主氛围不够,致使内部缺乏活力。 • 3、有的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有章程,但不是按章程办事,处于 放任自流状态,社务不够公开,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 • 4、在财务管理上,一些单位没有独立的财务,账目没有公开 或根本就没有财务账目。 • 5、是在利益分配上,合作社与成员的利益关系还不够紧密。 • 6、在内部控制上,部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么是大户控制, 要么是公司控制,要么是其他各种外部力量控制,这些并不 是“农民自己的组织”。
注册登记应提交的资料
• 第十四条 申请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由全体设立人指定的代表或者 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签署的设立登记申请书; • (二)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设立大会纪要; • (三)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章程; • (四)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 (五)出资成员签名、盖章的出资清单; • (六)成员名册及成员主体资格的有关证明; • (七)住所使用证明; • (八)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 (九)全体设立人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 (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 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 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的,还应当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 通过集体采购生产资料降低成本,通过联 合销售保障产品价格,这种规模效益,是 合作社对于一家一户小农生产最重要的意 义之一。 • 目前合作社数量众多,但大多规模较小, 资金有限。一个村里的合作社,很难有精 深的加工,很难打造出真正的品牌。这些 专业合作社要想把产业做大,应该尽可能 多地联合起来。
• 1. 《农业专业合作社法》摘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 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制定 本法。 第二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 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 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 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第三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成员以农民为主体; (二)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三)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四)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 (五)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 第四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照本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良 种 繁 殖
良种
仔 猪
肥 猪
销 售 网 点
生猪及猪肉的市场信息网的建设
产业化经营战略模式
尽快提高技术含量 品种+营养+环境
产 业 组 织 职 能 重 新 定 位
公司
产品/市场 农户 政府 产业重组
品牌
营销 服务
规模+标准
产业化经营战略原则

打通畜产品销售 发展养殖业
政府对生态养殖的支持 政府 支持 组织政策支持 银行 信贷 饲料 技术 管理 公 药品 司 设备 合 作 社 政府和群众对质量监督 批 发 仔 猪 肥 猪 优质 新鲜 安全 猪肉

超 市
屠 标 仔猪 公 肥猪 宰 准 加 化 肥猪 司 工
专 业 户

为农民打工 让农民发财
• 一是合作社通过与龙头企业和商贸企业合作,或自办经济 实体和服务机构,由单一种养殖业向加工业、运输业和流 通业等多领域延伸, • 二是服务内容由单一的购销服务向技术、信息、加工、销 售等综合服务方向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 化进程。 • 三是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积极与农技推广机构、科研院 校开展联合或合作,统一进行疫病防治、技术培训与推广、 检验检测等,加快新技术的更新步伐,有效地解决技术推 广断层的问题,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 • 四是提高成员素质。通过组织学习和开展文体活动,提高 成员的合作意识和文化知识水平,摆脱了小农意识,积极 主动地应对市场风险和挑战,逐步向新型农民转变。

一、合作社运营的具体操作思路
• 1、以发展养殖业为基础,以为成员谋取共同利益为 宗旨,以养殖大户和优秀的本土化人员为生力军。 • 2、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方针,将农民形 成有序化组织,同成员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发展 关系; • 3、通过整合社会各方资源,理顺各方利益关系,建 立起系统服务平台; • 4、实施网络化经营,实现成员的利益最大化。

加快和美华养殖合作社的建设!
利益 共同 体 优势: 品牌 饲料 种猪 技术
提供优良种猪
质优价廉饲料
营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司
转型为综合 服务中心 本土化业务代 表(科普员)
全套饲养技术
防疫治病服务 信息提供服务
养 殖 联 合 体
优势:资金 技术 兽医 资 源
畜产品销售
和 美 华 养 殖 合 作 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