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2

浅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2

浅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13会本24班陈世杰 2013102022406
摘要: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运行的规律的学问。

经济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学本来没有宏观和微观的划分。

随着分工的发展,为了研究的方便和深入,才出现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划分。

微观的英文是“micro”,原意是“小”。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的英文是“macro”,原意是“大”。

所谓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二者究竟有何联系又有何区别?首先从基本假设、基本内容、研究对象、核心理论等不同方面比较二者之间的区别;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角度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最终指出了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都是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进行的资源配置的选择。

通过对二者联系与区别的研究,得到一些有助于我们大学生的启示。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区别;联系;启示
一、西方经济学从古至今
西方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当代西方经济学四个时期。

重商主义是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阶段;古典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形成时期;新古典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当代西方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

正是因为经济学的逐步发展,导致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逐步分离,形成我们当下所看到的完整的体系。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究竟有何区别呢?首先二者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有三点最基本的假设:(1)完全理性;(2)市场出清;(3)完全信息。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有两个:(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其次二者基本不同在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等,现代微观经济学还包括了产权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时
间经济学、家庭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再次二者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单个经济单位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居民户(消费者)与厂商(生产者)。

宏观经济学不研究经济中的个体单位,而研究由个体单位构成的整体。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

再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还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最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研究完二者的区别,那么他们的联系是什么呢?首先,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相同。

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其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相互补充。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就其内容来说,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

只有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经济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再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都是实证分析法。

从这种意义上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围。

最后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
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但作为经济学的不同分支,共同点也是明显的:只是从不同角度对经济现象进行的分析,采用的都是实证分析方法,即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涉及制度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从而与制度经济学区分开来。

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先于宏观经济学产生,发展得比较成熟,因而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学习经济学可以独善其身,也可以经邦济世。

对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懂取舍、知得失,然而现实社会却给了我们一记又一记响亮的耳光。

现实社会稀缺的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且有了世袭的趋势。

从而垄断频发,物价高涨,地王频现,“李刚门”与日俱增......在经济学中寻求真理的我们,被周遭与真理相悖的现实唤醒了我们,我们感到沮丧,感到希望的渺茫。

社会环境的恶化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我们大学生,眼前的路是越来越艰难,但是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该坚持信念,越挫越勇,努力研究学习经邦治世之策,独则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学习微观经济学,以善其身;学习宏观经济学,兼济天下。

在经济学的真理世界里找到我们的路,一条光明的路。

参考文献:
[1]王花球.西方经济学概论
[2]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3]崔冬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