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对综合体建立合理的方案,更好地在人机之间合理地分配功能,使人和机结合,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人提供安全卫生和舒适的环境,达到保障人的健康、舒适、愉快地活动的目的,同时提高活动效率。
(综合体:人和机以及围绕着人和机器的关系及环境条件。
)人体测量数据应用准则(主要):1.最大最小准则2.可调性准则3.平均准则4.使用最新人体数据准则5.合理选择百分位和使用度准则(=可调+平均) 目标:尽可能多人适用。
最小功能尺寸=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功能修正量最佳功能尺寸=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功能修正量+心理修正量影响人体测量数据差异的因素:年龄、年代、性别、职业、地区与种族地区分为:东北;华北;西北;东南(安徽);华中;华南;西南;机体九大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内分泌、感觉、神经系统。
主要:运动、感觉、神经常见的集中视觉环象:①暗适应和亮适应②视错觉③眩光眩光: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出或由光滑表面的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
眩光可使人眼感到不舒服,使可见度下降,并引起视力的明显下降。
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破坏视觉的暗适应,产生视觉后像,使工作区的视觉效率降低,产生视觉不舒适感和分散注意力,造成视觉疲劳。
应该采取的措施:(1) 限制光源亮度(2) 合理分布光源(3) 改变光源或工作面的位置(4)合理的照度视错觉:是人观察外界物体形象和图形所得的印象与实际形状和图形不一致的现象。
分为:①形状错觉②色彩错觉③物体运动错觉视觉运动规律;①先水平后垂直、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顺时针②左上限(最优)、右上限、左下限、右下限(最差)③易于辨认的颜色顺序:红、绿、黄、白(两种匹配一起: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白字、白底黑字)PSI书律(三节律):(体力23天,情绪28天、智力33天)视野范围:白色视野>黄蓝色>红>绿注意:是心理活动对定对象的指向性和集中,有机体对周围环境制激的选择性知见。
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注意的特性:表现在注意范围、注意持续性,注意选择性,注意不稳定性。
引起不注意的原因:①强烈的无关刺激的干扰②注意对象设计欠佳③注意的起伏④意识水平下降导致注意分散预防不注意产生差错的方法:1)建立冗余系统,为确保操作安全,在重要岗位上,多设1-2个人平行监视仪表的工作2)为防止下意识状态下的失误,在重要操作之前,如电路接通或断开、阀门开放等才用“指示唱呼”,对操作内容确认后再动作3)改进仪器、仪表的设计,使其对人产生非单调刺激或悦耳、多样的信号,以免误解。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
不安全情绪:急躁情绪,烦躁情绪七情:喜、怒、哀、欲、爱、恶、惧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情绪:(1)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2)动物共有(3)情景性、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感:(1)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2)人类特有(3)情景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情绪、情感被环境影响、生理状态和认识过程三种因素制约。
认识过程一关键情绪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感染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暴怒、恐惧、狂喜、激烈的悲痛、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应激:是由于意外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非理智行为(违章心理)的心理因素:侥幸心理、省能、逆反、凑兴、从众预防疲劳、保护健康:(1)改善工作条件①合理设计工作环境:照明、色彩、噪声、振动、微气候条件、粉尘及有害气体等。
②改进设备和工具③合理安排劳动强度④改进工作方法(2)合理确定休息时间和休息方式:综合考虑休息时间的长短、次数和时刻,还与作业性质、紧张程度、作业环境等相关因素(3)改善工作内容,克服单调感单调工作:内容单一,短暂而动作高度重复的作业,限制作业者创造力发挥的作业都是单调乏味的,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单调感的特点:作业节奏发生变化,工作质量下降、工作不能坚持下去。
人机功能匹配目的:符合要求的功能、人的安全健康舒适三个要素:人: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行动器官。
机器:机器本体、显示部分和操作部分。
人的三种主要功能:传感器、信息处理器、操纵器人与机几种结合形式:劳动者-工具、操作者-机器、监控者-自动化机器、监督者-智能机器。
人的可靠性、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个人素质、社会因素、操作因素。
机的主要功能:接受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信息、执行功能五个原则:(案例)1)比较分配原则2)剩余分配原则3)经济分配原则4)宜人分配原则5)弹性分配原则人机不匹配的影响:1)人既不会舒适,也不会高效工作。
2)不协调导致违章作业,从而导致误操作3)机器设计的缺陷导致不安全行为。
六个注意事项:1)选择适宜的信息通道。
2)考虑人的能力极限和操作范围。
3) 充分利用人和机的各自优势。
4)信息传递频率尽可能满足大多数人。
5)要考虑机器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6)要考虑小概率事件的处理。
可靠度:是可靠性的量化指标,即系统或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故障率可分为:初期故障(早期故障期)、随机故障(偶发故障期)、耗损故障(磨损故障期)浴盆曲线(寿命曲线):故障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提高人机系统可靠性的途径1.合理进行人机功能分配2.减少人为失误3.产品进行可靠性设计4. 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5.改善作业环境人为失误是在规定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人没有完成分配给它的功能。
失误后果:①失误对系统未发生影响②失误对系统有潜在的影响③推迟了作业进程④失误造成事故,但系统可修复⑤失误导致重大事故,造成机毁人亡,系统失效。
失误原因:设计原因、操作原因、管理原因不安全行为分析:A 因循守旧,弃难就易图省力、走捷径而造成违章作业;B 忘记、看错、念错、想错造成记忆与判断的失误;C 选错操纵装置、记错操纵方向和错误调整而引起操作失误;D 体力不支、疲劳和异常状态下也易发生事故;减少单调作业的措施:1、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2、变换单一操作;3、改善工作环境;显示装置类型:(按信息传递通道)视觉传递,听觉传递,触觉传递(按显示形式)指针式,数字式,屏幕式仪表显示器设计的基本原则:1明显度高2可见度3可读性好4阐明力强5简单明了6确保安全7使视力有缺陷者(如视弱、色弱者)也不会误认8显示器的显示方式和操作者的思维过程应当和谐一致信号灯设计的原则:1清晰、醒目和必要的视距2.合乎使用目的3.按信号性质设计 4.信号灯位置与颜色的选择5.信号灯与操纵杆和其他显示器的配合音响和报警装置的类型及特点:蜂鸣器,铃,角笛和汽笛,警报器音响和报警装置的设计原则:①音响信号必须保证使位于信号接受范围内的人员能够识别并按照規定的方式作出反应。
②音响信号必须易于识别,特别是有噪声干扰时,音响信号必须能够明显地听到并可与其它噪声和信号区别。
③为引起人注意,可采用时间上均匀变化的脉冲声信号④报警装置最好采用变频的方式,使音调有上升和下降的变化⑤显示重要信号的音响装置和报警装置,最好与光信号同时作用,组成“视听”双重报警信号,以防信号遗漏。
经常使用的语言传示系统有:无线电广播,电视,电话,报话机和报话器,其它录音、放音的电声装置等。
控制器的类型:(按人体操作部位)手控装置,脚控装置。
(按实现的功能) 开关式控制器,转换式控制器,调节式控制器,紧急停车控制器手动控制器(手控)三类: 1.旋转式控制器2.移动式控制器 3.按压式控制器控制器的特征编码与识别:形状编码,大小,位置,颜色和标码控制信息的反馈:音响显示,振动变化,操作阻力,视觉显示操纵阻力主要有:摩擦阻力、弹性阻力、粘滞阻力、惯性阻力影响最优操纵力的主要因素:(1)操纵器的结构型式及其位置(2)人体的姿势(3)操纵器的性质和使用要求(4)静态施力操纵(5)操纵器的用力梯度操纵器的编码:形状编码;大小编码;位置编码;颜色编码;标志编码;工作体位应避免:①站着不动的姿势②长期地或经常重复地弯腰③躯干扭曲并倾斜的姿势或半坐姿势④经常重复地单腿支撑的姿势⑤手臂长时间向前伸直或伸开等1.坐姿岗位:从事轻作业、中作业且不要求作业者在作业过程中走动的工作2.立安岗位:从事中作业、重作业以及坐姿作业岗位的设计参数和作业区域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的工作坐姿作业的特点:不易疲劳,持续工作时间长;身体稳定性好,操作精度高;手脚可以并用作业;脚蹬范围广,能正确操作对于以下作业应采用坐姿作业:精细而准确的作业,持续时间较长的作业,力较小的作业,要手足并用的作业立姿作业的特点、作业选用立姿作业优于坐姿作业:需要经常改变体位的作业。
需要手足有较大运动幅度的作业。
需要用力较大的作业。
立姿的优点:立姿作业时,作业者可变换位置,减少疲劳和厌烦;可利用平展的工作面而无需任何容膝空间等重要优点。
立姿的缺点:不易进行精确而细致的工作;不易转换操作;立姿时易引起疲劳;下肢负担较重。
坐—立姿交替作业的特点:使作业者在工作中变换体位,从而避免由于身体长时间处于一种体位而引起的肌肉疲劳。
应尽可能用坐—立姿交替作业方式,代替单纯的立姿作业方式。
选择人体姿势和体位应该注意的问题:作场地的大小、照明条件与视觉;体力负荷的大小及用力方向;工作场所各种物质的安放位置;控作台或工作台的台面高度,有无合适的容膝空间;作业时起坐的频率等。
合理确定休息时间和休息方式:综合考虑休息时间的长短,次数和时间。
还与作业性质,紧张程度,作业环境等相关。
改善工作内容,克服单调感人机功能匹配1.一个过程:目的,功能。
分析。
经济,科技。
设计,比较、分配,检校、优化:,宜人,增加自主性,弹性。
人机四种结合形式:劳动者--工具,监控者--自动化机器,监督者--智能机器。
操作者--机器,控制器(操纵器)设计的一般原则:(1)控制器要适应于人的生理特点,便于大多数人使用操作。
(2)控制器的运动方向要同机器的运行状态相协调。
(3)控制器要容易辨认。
(4)尽量利用自然的操纵动作或借助操作者身体部位的重力进行操纵。
(5)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设计多功能的控制器。
(6)控制器的造型设计,要求尺寸大小适当、形状美观大方、式样新颖、结构简单,并且给操作者以舒适的感觉。
设计控制器考虑的因素:1、控制信息的反馈—音响显示、振动变化、操作阻力;2、控制器的适宜用力;3、控制器的运动;4、控制器上手或脚的使用部位的尺寸和结构;5、控制器的特征编码与识别;脚控操纵装置有两种类型:脚踏板和脚踏钮脚踏板的形式:直动式、摆动式、回转式(包括单曲柄式和双曲柄式)。
高温作业环境改善措施:1、生产工艺和技术措施(合理设计生产工艺过程、屏蔽热源、降低湿度、增加气流速度);2、保健措施(合理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合理使用劳保用品、进行职业适应性检查);3、生产组织措施(合理安排工作负荷、合理安排休息场所、职业适应)低温作业环境改善:1、做好采暖和保暖工作;2、提高工作符合;3、个体防护;4、采用热辐射取暖;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①随感觉通道不同而不同;②与运动器官有关;③与刺激性质有关;④随执行器官不同而不同;⑤与刺激数目有关;⑥与颜色配合有关;⑦与年龄有关;⑧与训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