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技术管理制度19925

项目技术管理制度19925

一、图纸会审制度:1、图纸会审程序:图纸会审包括熟图、初审、内部预审三个阶段。

①熟图:各专业技术人员在领到施工图纸后必须先认真学习,熟悉工弄清设计意图及技术标准要求,艺流程及工程特点等,必要时可请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②初审: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工种图纸进行详细的核对审查,以便进一步弄清设计意图,检查图面有无问题。

③内部预审:是指项目经理部内部各专业工种间的施工图审查。

部核对各工种各专业间的相关分有无矛盾,并协商配合施工事宜。

2、参加图纸会审的单位:施工图纸会审,应由建设单位主持,邀集有关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参加。

3、图纸会审的要点:①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政策、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有关规定。

②设计是否符合施工可行,如需要采取特殊措施时,技术上有无困难,能否保证安全施工。

③有无特殊材料(包括新材料)要求,其品种、规格、数量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④建筑、结构与设备安装之间及设备安装各专业之间有无重大矛盾。

⑤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图纸尺寸、坐标、标高及管线、道路交叉连接点是否相符。

4、图纸会审注意事项:①会审时,建设单位要派人做好会审记录。

②会审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由设计单位负责处理或解答。

③会审后整理会审纪要,参加会审的单位表示同意的,一般以一式五份,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盖章后送交设计单位,经设计单位签章,送有关施工单位据以施工。

会审纪要,要注明会审时间、主持单位、参加单位以及参加人员,作为建设单位工程技术资料存档。

二、工程联络单管理制度:(1)认真执行按图施工的原则,需要变更时应坚持先办工程联络单后变更施工,不得后补工程联络单。

为加强施工的科学性、计划性应坚持一次性工程联络单。

(2)工程联络单一般由项目技术组负责办理, 由技术经理或技术员负责签定, 技术组分发、 解释、 存档。

工程联络单必须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证, 签字不全的工程联络 单无效。

(3)工程联络单中部位、内容应明确具体。

工程联络单中的经济问题要明确经济负担责任 和材料的平、议价问题,便于结算调整。

(4)涉及规划位置变动、增加建筑面积、提高建设标准、改变结构形状或尺寸、改变使用 功能等内容的工程联络单, 建设单位必须持有规划部门的批准文件, 并报天津分公司工程部 审定后方能签定。

(5)工程联络单变更如增加较大工作量致使工期延长,事先应报天津分公司工程部审定批 准,方能签定。

(6)工程联络单应按单位工程登记,按日期先后顺序编号,原件四份保留存档,记入工程 联络单台帐。

工程联络单应及时由资料员转发至持有图纸的有关施工人员及部门。

三、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 (1)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编制的分工,原则上应与企业的技术管理系统的机构设置相 一致,编制的具体分工由项目技术经理决定。

(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是指导单位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应该集中各种管理系 统的意见, 所以编制、 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组织有关部门参加, 项目经理部负责编制的施 工组织设计,由技术经理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议定施工方法、措施、现场布置、设施、 总进度等主要方案后,组织有关人员共同编制,由技术组负责汇总成册,并办理上报送审。

(3)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冬雨期措施及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架子搭设方案、 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的审批: 项目经理部编制的一式两份报天津分公司, 员会审, 经分公司工程部部长批准后, 由分公司工程部办理批复手续, 一份留工程部归档。

① 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向有关部门、施工人员和班组进行交底, 术员交底,明确各项工作的要求、完成时间和负责人。

② 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由工长组织实施, 发现执行有问题时, 工长应及时向技术经理反 映,提请原编制部门决定是否修改, 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变更应办理审批手续, 由于施工条件 的变化或原组织设计考虑不周, 需对原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变更时, 应做为施工组织设计补充 部分予以实施并归档。

③ 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定期检查, 项目经理部由技术经理组织、 有关人员参加; 对检查出 的问题应及时提出改正意见,并作出记录。

4)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与内容:由工程部组织有关人一份转发项目经理部, 由技术经理主持,技①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是: 施工组织总设计及建筑安装企业年度施工生产计划、 建筑总 平面图,房屋及构筑物施工图、工艺设备布置图及设备基础施工图,预算文件、勘探资料、 领导意图、现行施工定额、技术规范和上级有关指示。

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况应包括的内容: 计的特点、施工期限及特殊要求等。

③ 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包括下列消防内容:a. 建设工程位置、建筑层数、面积、高度、施工工艺方法和使用的材料。

b. 生产、生活用火区(如锅炉房、沥青锅、茶炉房、厨房)等位置。

c. 各种临时建筑的位置、结构、防火间距和用途。

d. 易燃、可燃材料的存放地点、堆垛体积等。

e. 工地消防给水管道、临时消防立管和室外消火栓的位置、管径、消防车道、宽度和消防 泵的位置(包括泵的型号、规格) 、供电线路架设方位及电压等。

f. 配备消防器材的数量和种类。

④ 施工方案:注意项目施工方法中关键部位有针对性地保证质量措施(必要时应包括详图和计算) 内容包括:工程特点、主要施工方法、保证质量、安全生产、防火、文明施工的技术措 施、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材料、机具需用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⑤ 各项管理措施:技术质量管理措施: 除严格贯彻上级有关技术管理制度外, 应结合工程特点, 组织项目施工 人员学习操作规程,搞好技术培训,如何做好隐、预检工作,并做好样板间、样板墙、样板 段,用样板进行交底,按样板标准验收。

⑥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有针对性: a. 针对不同工程特点的坑、洞口、三宝四口、高处作业的临边工程、高空作业的防护棚、 施工用电闸箱、 电源线路、潮湿作业低区照明、漏电保护器等可能造成施工安全的危害,应 从技术上采取措施,消除危害,保证施工安全。

b. 针对选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变配电设施给施工人员可能带来哪些不安全因素,从技术 措施、安全装置上加以控制等。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具体指导施工的文件, 企业编制月、旬作业计划的基础。

是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具体化, 也是建筑安装工程地点、 工程内容、建筑设计、结构设 a. 主要项目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

b. c.c. 针对工程采用有害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或有爆炸危险材料的特点,保证施工从技术上采取保护措施,人员安全,保证工程安全施工。

d. 针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给施工人员或周围居民带来危害及材料设备运输带来的困难和危害,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⑦环境保护措施: a. 制定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减少扬尘措施 ,对土方开挖运输 ,渣土清运 ,现场垃圾清扫采取有效措施 ,减轻扬尘污染 ;b. 制定减少污染、消烟除尘措施 ,对烟尘设备进行控制 ;c.制定防止水污染措施 ,对油漆 .化工材料进行防渗透措施及食堂下水隔油措施d.制定防止施工噪音污染措施e.制定减少噪声扰民措施。

四、技术交底管理制度:(1)技术交底:应包括设计交底(图纸会审记录交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交底、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技术交底,各项交底应有文字记录,交接双方在交底记录上签字、注明日期,一式四份,一份交工长,一份交质检员,一份交技术资料员存档,一份由接收交底人存查。

(2)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必须以书面形式交底,由工长对作业班组书面交底,特殊分部工程由技术经理对工长、作业班组书面交底。

3)有条件工程部位,可先做成样板,用实物交底。

(4)书面交底力求简明扼要,重点交清设计意图(如结构工程应交清尺寸、标高、墙厚、分中、留洞、砂浆及砼标号、予埋件数量、位置等)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如配合比、工序搭接、施工段落、施工洞、成品保护、塔吊利用、安全架设和防护等)和工程质量要求等,对工艺操作规程,工艺卡等应知应会可组织单独学习。

(5)项目技术经理对工长所做交底记录的内容和质量应不定期进行抽查,对工作认真、交底全面的工长应给予表扬,组织交流或给予奖励。

五、材料试验管理制度:(1)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的质量必须合格,要严格按国家规范和验收标准进行检验,材料部门供应的材料及成品、半成品必须符合质量要求。

对水泥、钢材、沥青、焊条、焊剂、轻骨料、防水材料、新型材料,应有合格证,进场后要复试,进口材料,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复试,不合格的材料、成品。

半成品不得用于工程上,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注明处理意见,去向应有记载,存入技术档案。

( 2)材料进场合格证、复试合格证由材料供应部门交技术组资料员存档,并负责登记台帐,纳入竣工技术资料。

3)材料试验项目主要为水泥、钢筋、结构钢材、电焊条、砖、砂、石和防水材料等。

4)水泥试验:①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等、出厂日期进行检查核验。

②对水泥质量(如地方小窑水泥重要工程不准使用)有怀疑,进口水泥或国内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的,以及无可信质量证明依据的水泥必须复查试验并按其试验结构使用。

③试验内容:必须试验项目为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安定性。

必要时做凝结时间等项目试验。

④水泥试验单的子目应填写齐全,要有品种、标号结论等,水泥质量有问题时,在可使用情况下,应注明使用工程项目的部位。

⑤混凝土砂浆试配单、混凝土砂浆试块试验报告单上注明的水泥品种标号应与出厂证明或复验单上的一致。

5)钢筋试验:①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

进场(厂)时应按规格批量验收,并按有关规定抽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合格后方可使用。

在加工中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着不正常等现象时,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性能的检应进验。

②使用进口钢筋应复试机械性能及化学成分,有焊接要求的应做可焊性试验。

③钢筋集中加工,应将钢筋复验单及钢筋加工出厂证明抄送施工单位(钢筋出厂证明及复验单原件由钢筋加工厂保存)。

直接发到现场或构件厂的钢筋 ,复验应由使用单位负责。

直接发到现场或构件厂的钢筋6)砖试验:①砖要有出厂合格证、注明品种、标号(抗压、抗折强度)及批量。

② 砖进厂后即应抽取试样做抗压、抗折强度试验及检验外观等级 7)砂、石试验: ①混凝土工程所用的砂、石按产地不同和批量要求进行试验 ,一般混凝土工程的砂、石必须 试验项目为颗粒级配、含水率、比重、容重、含泥量。

对超出规定 ,但仍可在某些部位使用 的应注明使用部位及处理方法。

②对 C30 号及 C30 号以上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特殊部位混凝土的粗细骨料,设计提出 要求的可增加有害杂质含量试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