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课 古代埃及(同步真题训练)(解析版)

第1课 古代埃及(同步真题训练)(解析版)

第1课古代埃及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古埃及的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出现若干小国家②新王国时代③初步成为统一的奴隶制国家④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A.②①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①④答案B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流域陆续出现了许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成为统一的奴隶制国家;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

故正确的顺序是①③②④。

故选B。

2.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古埃及的是()A.甲骨文B.象形文字C.分封制D.长城答案B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故选B。

3.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的一部历法是()A.夏历B.《授时历》C.太阳历D.《大明历》答案C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部历法——太阳历。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故选C。

4.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

”以下史实可以证明的是()A.建造金字塔B.发明太阳历C.建造长城D.进行农耕答案A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它是用巨大的石块建筑而成的。

B、D两项与“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无关;C项是古代中国文明成就。

故选A。

5.初步统一的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于()A.公元前3500年左右B.公元前3100年左右C.公元前2500年左右D.公元前2000年左右答案B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代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实行奴隶制,故选B。

6.图特摩斯三世被史学家们誉为“第一个曾经建立了一个具有任何真正意义的帝国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雄”“古埃及的拿破仑”。

图特摩斯三世获得此赞誉的原因是()A.他的征服战争使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B.他初步实现了古埃及统一C.他修建了金字塔D.他建立了古埃及的奴隶制国家答案A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7.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

这反映了()A.王权逐渐衰落B.社会经济凋敝C.法老拥有无限的权力D.法老的审美发生变化答案A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8.(2018江苏无锡中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

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下方框所示。

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1.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2.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

3.其统治者称“法老”。

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古巴比伦D.古代希腊答案B从“尼罗河”“金字塔”“法老”等信息,可以判断属于古代埃及专题。

9.(2019河南漯河临颍县期中)下列有关古埃及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古埃及大部分领土位于非洲西部②古埃及人发明了太阳历③尼罗河是古埃及的母亲河④古埃及初步统一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

①表述错误,故选B。

10.请按顺序排列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①出现若干小国家②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③初步实现统一④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A.②①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①④答案B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

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

故选B。

11.(2019江苏南通田家炳中学月考,2,★★★)下列国家中,入侵古埃及,导致古埃及3000年左右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的不包括()A.罗马帝国B.波斯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阿拉伯帝国答案D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故选D。

12.(2017广东深圳锦华实验学校第一次月考,6,★★★)“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

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的主题曲。

如果我们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择去()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黄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答案A古代埃及国王称“法老”,“法老的陵墓”即坐落于尼罗河流域的金字塔。

故选A。

13.(2018湖北十堰中考,25,★★★)大河流域因适宜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而成为上古文明的摇篮。

下列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上古文明是()A.万里长城B.金字塔C.《汉谟拉比法典》石柱D.东正教圣索非亚大教堂答案B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4.(2017福建中考,20,★★★)诗句“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A.埃及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C.大运河D.故宫答案A从“高塔”“二百万方石砌成”可以判断出是埃及金字塔。

故选A。

15.(2016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17,★★★)小明喜欢周游世界,他在旅游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看到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那么,他到达的国家应该是()A.埃及B.法国C.意大利D.英国答案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故选A16.下列哪一建筑与金字塔的用途最相似()A.都江堰B.长城C.秦始皇陵D.赵州桥答案C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金字塔既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人民被奴役和压迫的历史见证。

秦始皇陵的用途与金字塔最为相似,都是统治者的陵墓。

故选C。

17.法老是对国王的称呼()A.古代中国B.古代印度C.古代巴比伦D.古代埃及答案D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故选D。

18.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说:古埃及的文明是被“封存”的。

古老的埃及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下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说法错误的是()A.古埃及在天文、文化领域取得很高成就B.辉煌的古埃及文明并没有延续下去C.古埃及国王给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象征着无限的权力D.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答案C古埃及国王陵墓每个侧面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所以,古埃及国王给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说法错误。

故选C。

二、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延续最长、工程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设施,是融军事工程、艺术与大自然于一体的建筑奇观,是真正的“大地艺术”。

长城的修建为中原地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以长城防线为基础的互市贸易,成为推进中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长城保护了边疆地区农牧民族长期有序的交往,农牧民族在长期和平交往中彼此增进感情,消除隔阂,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也互相交融,最终使辽阔北疆成为祖国牢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材料二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埃及迄今已发现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大多建于埃及古王国时代。

其中最大最有名的是胡夫金字塔。

据考证,为建成此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奴隶花了20年时间。

请回答:(1)我国的秦代和明代都大规模修筑过长城。

请指出这两个朝代修筑的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和修筑的共同目的。

(2)根据材料一,说明长城的功能。

(3)金字塔和长城都被誉为世界奇迹。

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二者的异同点。

答案(1)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目的: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2)功能:是军事设施,具有御边功能;保证中原地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边疆地区农牧民族长期有序的交往,有利于民族交融。

(3)相同点:都是古代专制集权的产物;都是闻名世界的古代遗迹;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不同点: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国王满足私欲的产物。

而长城是中原王朝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而修建的,虽然加重了人们的负担,但在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点是值得肯定的。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第(1)问考查秦、明长城的起止点和修建目的,依据所学回答即可。

第(2)问要寻找材料关键信息“军事防御设施”“为中原地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农牧民族……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也互相交融”,由此归纳答案即可。

第(3)问考查分析比较能力,要注意从多个角度分析总结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