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及裂缝预防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获得了较广的发展空间,发展速度异常迅猛,在这个背景下,材料的更新和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温度等的因素,使得浇筑完成之后的混凝土存在着裂缝现象,本文就以此为中心,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主要措施进行分析,并指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关键字: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措施;裂缝;预防措施
在现代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规模日益扩大,为了确保施工项目的质量,满足建筑物的强度等级以及抗渗要求等相关因素外,最为关键的是要把握好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式,规范浇筑程序,保证浇筑的质量,最大限度的降低裂缝出现的频率。
下面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措施分析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因此说混凝土中的水泥会在水化反应的过程中释放出水化热,造成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散热不均,因此在温差和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收缩现象的共同作用下,将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从而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在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浇注方式,控制好温度,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浇筑之前要做好配合比设计,提出浇筑的材料要求。
浇筑施工者需要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得到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从而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大幅度的降低水化热。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提高掺合料和骨料的含量,并且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并且要在各方面都确定之后进行水化热的测定,确保满足浇筑的要求。
对于原材料,浇筑者也要控制好质量。
要通过调整水泥的细度模数和水泥中的矿物组成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掺合料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要能够发挥出降低总孔隙率且提高密实性的作用,最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对于骨料来讲,大体积混凝土当中需要选择连续级配和粒径较大的骨料,这样能够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的用量,并且能够有效的减低孔隙率和过渡区的面积,从而最大限度的预防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其次,浇筑过程中要注重搅拌程序。
大体积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出机温度,这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所以说要想保证浇筑的质量,一定要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以此来有效的调控好混凝土内外的温差,避免因为温度差异而产生裂缝现象。
一般来讲,可以通过控制原料的温度或者是控制搅拌的温度来达到这一目的。
同时,浇筑时还需要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
一般要求进行,确保浇筑的质量。
具体的操作要求见下图。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求图
最后,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浇筑的工艺和浇筑过程中的整体温度。
浇筑过程中应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整个的浇筑过程一定要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凝结前就将上层的混凝土浇筑完成,防止出现冷缝。
还需要注意,浇筑的时候要进行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达到要求,最好进行两次振捣。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欠振、漏振和过振的情况,并且要重点的对有预埋件的部位进行振捣。
在浇筑和振捣完成之后,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和泌水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且要进行压实和抹面,避免出现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的裂缝。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上文中从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措施,但是在浇筑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着不恰当的地方诱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下面本文就对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首先,要优化设计。
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内外温差大、混凝土的收缩以及温度的突变,基于这些因素,要想更好的预防混凝土的裂缝,要先从设计方面进行优化。
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地区的气候条件,并且要着重加强对工程混凝土薄弱位置的养护和巩固,避免因为温度的原因而造成大体积混凝土产生内部的应变力,影响到整体的结构。
除此之外,在建筑物材料的选择上也要和混凝土的型号配合,如在钢筋的选取时,要选择那些保护层的厚度较小的,这样讲不会因为保护层的厚度问题出现温度裂缝的现象。
其次,加强管理,将管理工作贯穿到混凝土浇筑和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
管理工作开展的到位,能够更好的减少混凝土裂缝出现的频率,有效的做好混凝土的防护工作。
这就要从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进行。
要对搅拌混凝土的原料进行检查,合格之后才能够使用,同时需要注意各个原材料的温度,控制好恰当的温度范围,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和理论中计算的温度相吻合;;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的外加剂,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更好;对于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要重点控制,保证其连续浇筑,浇筑的间歇时间不能够超过3到5小时,并且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在没有被新浇筑的混凝土覆盖之前不能够低于相关的浇筑温度规定,这样才能够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使其不会因为温度的问题而出现裂缝的现象,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裂缝的产生;相关部门需要定期的进行检查和管理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的通知相关部门,这样能够及时的纠正裂缝隐患。
再次,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改变大体积混凝土成分的配比,可在干硬性的混凝土当中掺入塑化剂或者是其他材料,降低水泥的使用量,并且可以在搅拌的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冷处理偶给你工作,这样能够降低温差,
有效预防因为温度原因而产生的裂缝现象。
最后,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的养护工对于预防裂缝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混凝土在浇筑和二次抹面压实之后,需要立刻对其进行覆盖保温,可以先在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覆盖二层麻袋,之后在上面覆盖塑料的薄膜,加强养护。
同时,对于新浇筑的一些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水化速度较快,因此可以在其表面覆盖上塑料薄膜,进行保温保养,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混凝土的表面因为脱水而出现干缩裂缝的现象,同时也能够提升保温的性能。
但是需要注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赶工期的现象,这样将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养护质量,养护过程中缺乏充足的浇水和养护延续的时间,针对这种情况,则需要借助养护液进行养护,以减少对于工期的影响。
养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要注意温度的监测,这个温度主要指的是浇筑之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以及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掌握相关的数据之后能够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降温速度和内外的温差,使温差额度能够维持在T25度左右,同时能够计算出混凝土中的温度应力,确定出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否能够比其产生的拉应力大,以此来保证对于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工作。
结束语: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的逐渐发展,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其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裂缝现象,裂缝的产生有浇筑的原因,也有养护工作的失误。
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工作经验,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具体的裂缝预防措施,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施工有所帮助,优化混凝土浇筑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出现的频率,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肖幼锋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范措施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第13期
[2] 班定志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裂缝形成和防治措施装备制造,2009年第09期
[3] 黄联盟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第22期
[4] 张磊鲁企造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主要措施科技资讯,2007年第20期
[5] 陈国辉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