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绩效工资改革(试点)方案
为了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优化师资结构,打造一流队伍,提高办学质量,创建一流学校,依据温家宝总理关于“按国家规定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其他事业单位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的讲话精神,参照国办发[2008]133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教人[2008]15号)、《黑龙江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黑人发[2006]18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黑政办发[2009]35号)精神,根据2011年8月2日绥化市政府常务会议关于在市一中实行绩效工资改革试点的决议,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绥化市第一中学绩效工资改革(试点)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善师资结构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教师工作绩效为导向,着力构建体系完善、评价科学的教职工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推动学校和谐、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遵循原则
(一)按劳分配原则。
责重多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二)科学合理原则。
依据实绩和贡献,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向一
线教师和重点岗位倾斜,同时又要兼顾公平。
(三)实事求是原则。
既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又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推进改革。
(四)公开透明原则。
分配政策公开,考核过程公平,分配结果公示,确保人心安定、学校稳定。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设置机构及岗位
依据压缩行政管理人员,改善教师结构比例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共设岗位264个。
其中教学岗位204个,管理岗位25个,教辅岗位29个,工勤岗位6个。
具体为:
管理岗位25个,包括校级岗位5个、中层岗位13个和各处办干事7个。
校级岗位5个:校级正职1个(校长1个),校级副职4个(副校长3个、工会主席1个)
中层岗位13个:政教处4个(主任1个、副主任3个)
教务处4个(主任1个、副主任3个)
总务处3个(主任1个、副主任2个)
办公室1个(主任1个)
团委1个(书记1个)
各处办下设干事岗位7个:政教处干事3个
教务处干事3个
校办干事1个
专业技术岗位204个,实有人数198人:
语文:现有人数27人,设岗数30个;
数学:现有人数28人,设岗数30个;
外语:现有人数24人,设岗数30个;
物理:现有人数19人,设岗数21个;
化学:现有人数19人,设岗数21个;
生物:现有人数12人,设岗数15个;
政治:现有人数7人,设岗数12个;
历史:现有人数12人,设岗数12个;
地理:现有人数10人,设岗数12个;
音乐:现有人数7人,设岗数3个;
体育:现有人数16人,设岗数9个;
美术:现有人数8人,设岗数3个;
信息通用技术:现有人数7人,设岗数4个;
心理健康教育:现有人数2人,设岗数2个。
教辅岗位29个:图书馆:2个;
校医:1个;
实验员:1个;
总务:3个;
电教中心:2个;
会计:1个;
出纳员:1个;
辅导员(公寓):18个。
工勤岗位6个。
保干3个;司机2个;收发1个。
(二)进行人员调整培训
1.对中层干部竞聘上岗。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我校中层领导实行竞聘上岗。
学校拟设置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等4个行政内设机构。
团委书记依据共青团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参加竞聘。
具体岗位如下:
竞聘工作按如下程序进行:公布方案;公开报名;资格审查;个人演讲;民主测评;领导小组考察;任前公示;申报协审备案;聘用上岗。
学校中层领导由校长聘任,发放聘书,聘期三年。
对受聘中层领导实行目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