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基础知识教学博苑09-20 0955高中语文必修五基础知识第一单元小说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注音庇祐(bì)玷辱(diàn)央浼(měi)酒馔(zhuàn)尴尬(gān gà)絮烦(xù fán)仓廒(áo)赍发(jī)恁(nân)掇(duō)搠(shuî)剜(wān)◆古今异义(1)少刻便知。
古义:一会儿。
今义:此词已消亡。
(2)只顾将来。
古义:拿。
今义:将要。
(3)不见消耗。
古义:消息。
今义:因使用或受损而渐渐减少。
(4)好歹结果他性命。
古义:结束,了结。
今义:长出果实或事物发展到最后状态。
(5)这两人来得不尴尬。
古义:鬼鬼祟祟,不正派。
今义: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6)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
古义:胜过。
今义:好像。
(7)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
古义:冒犯;制造。
今义:讨厌;惹事。
(8)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古义:只要。
今义:折连词。
(9)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古义:时时;给。
今义:此词已消亡;和。
◆文化常识施耐庵,中国元末明初作家。
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
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
钱塘施耐庵的本。
罗贯中编次。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
2.装在套子里的人◆注音规矩(jŭ)祈祷(qí dǎo)谗言(chán)怂恿(sǒngyǒng)讥诮(jī qiào)周济(jì)陶冶(táo yě)辖制(xiá)难堪(nán kān)漆黑(qī)◆文化常识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祖父是赎身农奴。
父亲曾开设杂货铺,1876年破产,全家迁居莫斯科。
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
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
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
1904年6月,契诃夫因肺炎病情恶化,前往德国的温泉疗养地黑森林的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逝世。
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短篇小说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3.边城◆注音蘸水(zhàn)悖时(bâi)氽水(tǔn)泅水(qiú)踹水(chuài)喧阗(tián)蚱蜢(zhà měng)泱泱(yāng)角隅(yú)睥睨(pì nì)歇憩(qì)眺望(tiào)傩神(nuï)棕榈(zōng lǘ)汆(cuān汆汤)◆文化常识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族血统。
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
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注音。
幼稚(zhì)稔(rěn)芜(wú)奚(xī)惆怅(chïu chàng)谏(jiàn)轻飏(yáng)瞻(zhān)衡宇载(zài)欣载奔盈樽(zūn)壶觞(s hāng)酌(zhuï)眄(miǎn)矫(jiǎo)首出岫(xiù)翳翳(yìyì)盘桓(huán)曷(hã)西畴(chïu)棹(zhào)壑(hâ)崎岖(qíqū)耘耔(zǐ)沮(jǔ)丧恶(ě)心翼轸(zhěn)瓯越(ōu)下榻(tà)台隍(huánɡ)棨戟遥临(qǐjǐ)懿范(yì)襜帷(chān)胜饯(jiàn)潦水尽(lǎo)俨(yán)骖騑(cānfēi)鹤汀(tīnɡ)凫渚(zhǔ)披绣闼(tà )俯雕甍(mãnɡ)纡(yū)孤鹜(wù)彭蠡(lǐ)逸兴遄飞(chuán )睢园(suī)睇眄(dì miǎn )帝阍(dì hūn)多舛(chuǎn)涸辙(hã)北海虽赊(shē)虢州(ɡuï)悫(quâ)簪笏(zān hù)叨陪(tāo)捧袂(mâi )桑梓(zǐ)北冥(mínɡ)鲲(kūn)迁徙(xǐ)齐谐(xiã)抟(tuán)夭阏(yāo â) 蜩(tiáo)决(xuâ)起而飞榆枋(fānɡ)舂(chōnɡ)粮小知(zhì)朝菌(zhāo)晦朔(shuî)蟪蛄(huì ɡū)大椿(chūn)斥鴳(chì yàn)万仞(rân)蓬蒿(hāo)知(zhì)效一官数数(shuî shuî)然泠(línɡ)然恶(wū)乎待哉星宿(xiù)险衅(xìn)夙遭闵(mǐn)凶行(xíng )年四岁门衰祚(zuî)薄(bï)茕茕(qiïnɡqiïnɡ)孑(jiã)立床蓐(rù)洗马(xiǎn)猥(wěi)以微贱陨(yǔn)首责臣逋(bū)慢日笃(dǔ )过蒙拔擢(zhuï)宠命优渥(wî )盘桓(huán)气息奄奄(yǎn)(yǎn)更(gēng)相为命4、归去来兮辞知识点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词类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幼稚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文言句式:1 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 倒装句(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
“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3 省略句(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4 被动句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介词“以”《归去来兮辞》中有好多包含“以”的句子,这些句子中的“以”有时作介词,有时作连词。
辨清楚这些“以”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对以后的学习和做题也是大有裨益的。
以下是文中部分包含有“以”的句子及“以”在句中的词性和含义(作用)。
1、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把)2、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3、问征夫以前路(介词,往)4、引壶觞以自酌(介词,表承接)5、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6、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7、请息交以绝游(连词,表并列)8、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9、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几点规律:1、“以”作介词时,后边往往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且它常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这个介宾短语又常常作后置的状语。
2、“以”作连词时,表关联作用,也就是说,它有连接前后项的作用,而前后项或者是动词,或者是形容词,很少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即便是,也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的。
更为重要的是,“以”作连词时,作用相当于“而”。
也就是说,用作连词的“以”可以用“而”替换。
3、判定“以”在句中是介词还是连词,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看“以”后边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是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而且是不是作状语的(在文言中“以”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
二看“以”能不能用“而”替换。
如果能,它就是连词;如果不能,那它就是介词。
上例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问征夫以前路”“农人告余以春及”中的“以”都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又都是作状语的(其中后两句是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而且又都不能用“而”替换,因而判定它们都是介词。
至于其它各句,“以”的前后连接的都是形容词或动词,又都能用“而”替换,所以是连词无疑。
三、分析两个特别的倒装句式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2、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