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四措一案

施工四措一案

XXXXXXXX工程施工四措一案XX施工单位X年X月X日审批页批准:审核:编制:目录一、工程概况及特点二、组织措施三、技术措施四、安全措施五、文明施工措施六、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及特点简介本工程为XXXXXXXXXXXXXXXX工程,安装进线开关柜2台,馈线开关柜10台,站用变开关柜2台,母线设备柜2台,分段隔离柜1台,分段断路器柜1台,封闭式母线槽7.56米,火灾报警系统1套,PT并列装置1套,线路保护12套,备用设备及备用电源自动投入1套,一体化电源系统1套,变电站监控系统1套,敷设ZR-YJLV22-8.7/15-3*400高压电力电缆9898米,桥下敷设φ150镀锌钢管720米,顶φ150MPP管466米,φ160MPP管2170米,φ200MPP 管4376米,仅计算管材为φ150CPVC管9673.4米,φ160CPVC管2028米,φ200CPVC管17044米,架设1200*150防火电缆异型桥架12米,300*150防火电缆异型桥架48米,安装模拟屏1面。

为保证安全,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特制定本四措,望现场施工人员认真遵照执行。

二、组织措施1、项目负责人:XXXX领导、组织、协调、监督质量体系和安全体系在本工程的有效运行,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成本负责。

2、工程负责人:XXXX组织工程资料的编制审批,负责本工程安全、质量教育,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成本负领导责任。

3、质量专责:XXXX负责质量体系在本工程的具体执行,负责工程质量管理和技术指标的监督检查工作;负责本工程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

4、安全专责:XXXX负责工程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监督、检查工作以及相关文件、资料的编制、整理,做好安全培训及安全管理工作。

5、技术专责:XXXX负责工程技术资料的整理、发放及监督、指导职工按图施工及技术方案的实施,负责设计变更文件的执行,负责工程施工记录等资料的审核、整理、以及工程档案资料汇总整理、移交等工程。

6、材料专责:XXXX负责对投入工程使用的机具的检查、维护、保养、标识并建立台帐。

对投入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开箱)查验并填写记录,收集合格证、实验报告、材质证明,分类整理好后按规定归档。

7、施工人员:XXXX严格按规程、施工资料、图纸、作业指导书施工,保证质量、安全,搞好文明施工。

三、技术措施(一)施工过程中遵循的技术标准和规范:1、《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2、《电业安全工作规程》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河南省用电单位《电气装置安装验收规范》(二)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及设备使用说明书。

(三)施工单位的工作负责人在每天的班前会上,分配作业班组工作任务时,必须做到安全技术交底清楚。

使每一位参加施工的人员清楚和熟悉每天所作业的内容和技术。

并把当天工作任务及危险点、注意事项、人员分工传达到每一个施工成员,晚上开班后总结一天的工作情况,并安排明天的工作任务,向作业人员宣读工作票,交代停电范围、工作任务、危险点和安全措施。

(四)工程中所用材料要三证齐全(合格证、资质证、入网证)。

(五)金具组装合应良好,安装前进行检查,应无裂纹、毛刺、飞边等现象,镀锌良好,无锌皮剝落,锈蚀现象。

(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培训,提高施工质量,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实行三级验收,争创优质工程。

四、安全措施1.作业前检查要点2.⑴现场安全措施是否执行到位,是否存在遗漏、缺失、损坏及移动等情况。

重点检查接地线布置、防反送电、防倒断杆、防高处坠落等安全措施。

3.⑵作业区域电杆(设备)双重称号以及色标、起止杆号及相邻杆塔号是否与工作票所列内容一致。

4.⑶电杆、配电设备本体及附属设施是否存在缺陷,如电杆纵(横)向裂纹超标、横担及金具腐(锈)蚀、拉线断股、拉线基础松动、电杆倾斜超标等。

5.⑷杆根、基础、拉线是否牢固;是否需要增设临时拉绳等安全措施。

6.⑸老旧线路设备存在的危险点、周围环境和电气连接状况等。

⑹施工机具、安全工器具、施工机械的安全性能。

2.坑洞开挖工作主要危险点:⑴地下设施、管线外破;⑵塌方;⑶煤气、沼气中毒;⑷误坠坑洞;⑸地埋线、地下电缆外破触电。

主要安全措施:⑴施工前,应与地下管线、电缆等地下设施主管单位沟通,根据作业区域地下设施埋设走向图,掌握其分布情况,确定开挖位置。

特别是涉及到天然气(煤气、自来水、地埋电线电缆)管道等地下设施时,应请其主管单位现场指挥、协调。

⑵要及时清理坑口土石块,土质松软处,应加设档板、撑木等,防止塌方。

圩区、水田等地段应采取相应防塌措施。

⑶已开挖的沟(坑)应设盖板或可靠遮拦,挂警告标牌,夜间设置警示照明灯,并设专人看守。

⑷在下水道、煤气(天然气)管线、潮湿地、垃圾堆或腐质物等附近从事挖沟(坑)时,应在地面上设监护人。

挖深超过2米时,应采取戴防毒面具、带救生绳、向坑中送风等安全措施。

监护人应密切注意沟(坑)内的工作人员状况,防止人员气体中毒。

3.起重与运输工作主要危险点:⑴起重设备倾倒、损坏;⑵电杆等超长设备挂碰;⑶装卸过程砸碰;⑷误碰带电线路。

主要安全措施:⑴起吊物品不得超过起重机械额定载荷。

吊件重量达到额定载荷的95%时,要由起重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场指挥。

⑵起吊前,工作负责人应全面检查吊绳、吊钩、支腿等,确认起重机械支平停稳。

起吊时,应设专人指挥,明确分工,统一信号,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查明原因处理后方可继续起吊。

⑶吊件全部离地后应暂停起吊,同时检查吊车自身稳定、重物捆绑、钢丝绳受力等情况。

上述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继续起吊。

⑷起吊物应绑牢,吊钩悬挂点应与吊物重心在同一垂线上,吊钩钢丝绳应垂直,严禁偏拉斜吊。

落钩时应防止吊物局部着地引起吊绳偏斜。

吊物未固定好严禁松钩。

⑸在起吊过程中,受力钢丝绳的周围、上下方、内角侧和起吊物的下面,严禁有人逗留和通过。

吊运重物不得跨越人员头顶,吊臂旋转半径以内严禁站人。

⑹起吊成堆物件时,应采取防止滚动或翻倒的措施。

钢筋混凝土电杆应分层起吊,每次吊起前,剩余电杆应用木楔掩牢,防止散堆伤人。

⑺吊件不得长时间悬空停留;短时间停留时,操作人员、指挥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⑻吊车在带电设备下方或附近吊装时,须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并有专业技术人员在场指导。

吊车操作人员应与起吊指挥人员保持持续通讯。

吊车应接地,严禁起重臂跨越带电线路进行作业,起重臂及吊件的任何部位(在最大偏斜时)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最小安全距离。

拉绳应使用绝缘绳。

⑼人力搬运时,道路应平坦畅通。

山区机械牵引作业,牵引线路两侧5米以内不得有人。

4.立杆、撤杆工作主要危险点:⑴高处坠落;⑵触电;⑶倒断杆;⑷机具砸碰。

主要安全措施:⑴分工明确,信号统一、动作协调。

要划定作业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⑵控制好电杆重心和电杆起立角度。

控制、牵引等拉绳的控制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操作、指挥,必要时可采取增加临时拉绳等措施。

⑶起吊作业的施工机械自身安全措施必须到位,防止因重心偏移、支撑不牢靠、操作不规范等原因而发生倾翻。

起重吊钩必须有防脱扣闭锁。

⑷邻近带电的高压设备立(撤)杆作业时,生产技术人员应在现场指导,必要时制定“三措”一案,并采用有效措施,确保作业过程中人体、施工机具、牵引绳、拉绳等无触及带电设备可能。

导线、拉线、施工机具应可靠接地。

5.杆塔上作业主要危险点:⑴高处坠落;⑵触电;⑶物体打击。

主要安全措施:⑴登杆前应仔细检查杆根、基础、拉线等,工作前应再次确认作业范围无触电危险,如不能确定,则需重新验电。

⑵登杆前应认真核对、确认杆塔双重称号。

应正确使用安全带(带后备保护绳),禁止杆上移位或上杆过程中不使用安全带。

严禁安全带低挂高用。

⑶攀登老旧电杆前,应重点检查杆身是否牢固、埋深是否满足要求、电杆拉线是否牢靠。

杆上作业前还应检查横担、金具等是否严重锈蚀。

⑷新立杆塔在杆根基础未完全牢固前禁止攀登。

⑸在经泥石流冲刷、内涝洪水浸泡、大风吹刮、强降雨冲刷后的线路上作业时,工作前应对线路、配电设施进行仔细检查,必要时在采取增加临时拉绳(或支好架杆)、培土加固等措施后,在专人监护下登杆作业,严禁不采取可靠措施盲目作业。

⑹登杆前须认真检查登高器具(登高板、脚扣)是否牢固、可靠。

严禁借助绳索、拉线上下杆塔。

冰冻天气作业应增加相应防滑、防冻、保暖等措施。

⑺在可能有感应电的杆塔上作业时,在人体接触导线前应挂接保安线,作业结束人体脱离导线后方可拆除。

⑻杆上有人时禁止调整或拆除拉线。

⑼禁止用突然剪断导地线的方式松线。

不得随意拆除受力构件。

杆上作业、移位时必须手扶牢固构件,禁止失去保护绳进行作业或换位。

6.装、拆拉线工作主要危险点:⑴触电;⑵高处坠落;⑶高空坠物;⑷倒断杆;⑸误登电杆。

主要安全措施:⑴防触电、防高处坠落、防倒断杆、防误登电杆、防高空坠物等安全措施同前相应条款。

⑵杆上有人时,禁止装拆拉线。

⑶老旧线路拆除拉线时,必要时增加临时拉线等安全措施,防止倒断杆。

⑷转角杆、耐张杆、终端杆及跨越高速公路、铁路、河流等线路电杆的拉线装拆工作,应增设临时拉绳,防止倒断杆。

⑸对于水田、圩区、山区(大档距)电杆拉线装拆工作必须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受力平衡、设施状况等因素,必要时进行补强,防止倒断杆。

7.放(紧、撤)线工作主要危险点:⑴触电;⑵高处坠落;⑶高空坠物;⑷导线抽甩;⑸倒断杆。

主要安全措施:⑴防触电、防高处坠落、防倒断杆、防误登杆塔、防高空坠物等安全措施同前相应条款。

⑵放(紧、撤)线应专人指挥、统一信号、畅通信息、步调协调,并加强监护。

⑶交叉跨越、邻近电力线路时,要提前勘察现场,做好相应安全措施。

⑷跨越河流、高速公路、铁路时,应提前联系相关主管部门,协调做好相应安全措施,必要时可采取封航、封路、搭设跨越架、专人在交通道口看守、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等安全措施。

⑸遇有障碍物挂住时,应先松动导线,沿线巡查,待查明原因并处理后方可重新开工,不能生拉硬拽。

⑹人员应站在牵引绳、导线外侧,不能站在导地线线圈内或牵引绳、架空线等下方,防止跑线伤人。

⑺放(紧、撤)线前应检查杆根、桩锚、拉线、基础。

必要时应增加临时拉绳、桩锚,防止倒断杆。

⑻禁止采用突然剪断导线的方法松线。

⑼放(紧、撤)线作业,在关键地点、部位应增设专责监护人,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不得擅自离开现场。

8.调整弧垂工作主要危险点:⑴触电;⑵高处坠落;⑶高空坠物;⑷误登电杆。

主要安全措施:⑴防触电、防高处坠落、防倒断杆、防误登电杆、防高处坠物等措施同前相应条款。

⑵应做好防止导线抽跑、掉落的措施,涉及跨越河流、公路、铁路、人口密集区的线路时,要做好对应安全措施,必要时专人看守。

应提前联系主管部门,协调做好相应安全措施。

⑶调整弧垂工作应综合考虑风偏、强对流天气、季节(高温、严寒)、公路、铁路路(轨)面高度、房屋高度等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