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思维导图.

诗歌鉴赏思维导图.

砀山二中高三语文专项训练 (二十六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的“蓑笠翁”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诗人刻画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
答:
2. 阅读下面的宋词 ,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州,水边 ,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简析上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答:
3. 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
4. 阅读下面的诗 ,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 ,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 , 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 , 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步,受封郑国公。

箨 :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试分析本诗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 诗人借竹告诉了我们什么 ?
答: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 ,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 , 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 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 :地势周围高
而中央低的地方。

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答: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变述。

答:
7. 阅读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 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 , 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 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 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 请简要赏析。

答:
9. 阅读下面一首诗 ,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有人说诗里的“凉”字是诗的诗眼, 试作赏析。

答:
1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长干行·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简要分析。

答中:
1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 ,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评王观的作品“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作简要分析。

答: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后面的问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 ,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 ,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 轻舟短楫去如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答:
1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 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 请简要分析。

答:
14.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 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 , 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 树转
午阴凉。

(注五色臂丝 :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 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

答:
15.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后面的问题。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萼:花萼。

这里指花瓣。

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答:
1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后面的问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 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 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 ,有记载说
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指棋盘。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
答:
17. 见第 14题。

从全词看,“空惆怅”“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8.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完成后面的题目。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星河:银河。

谩 :徒然,空。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 , 喻飞动。

三山:传说中海上的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本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19. 阅读下面的宋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
夜深篱落一灯明。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2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后面的问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途, 颇有抱负 ,然而科举失利, 时有怀才不遇之慨。

尾联语义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
含义 , 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