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剧赏析论文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剧赏析论文
除此之外,对于同一首乐曲,配乐师根据不同的情景选择不同的乐器演奏。 这样的形式虽然需要在前期投入很大精力,但是得到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例 如影片的插曲之一《海面上的清风》纯音乐版在影片中共出现了四次,带着些许 希望和淡淡的忧伤,奠定了影片的基调。第一次出现是在克莱蒙·马修让孩子们 写下自己的理想时,窗外的阳光淡淡的照在孩子们脸上,整个画面唯美安静,配 上钢琴和弦乐演奏的乐曲,更让人觉得孩子们仿佛是一个个天使。第二次出现是 在克莱蒙听到高邦在寝室唱着跑调的歌曲,返回自己房间休息时,这次的音乐在 钢琴与竖琴的对话中开始,随着弦乐的加入更加富有感染力,与上次不同的是, 这段乐器演奏弦乐所占分量更大,犹如涌起的波涛一样富有层次感,旋律更加明 快,让观众感觉到马修的乐观与信心。第三次出现是在马修见到莫杭治的母亲时, 音乐与上次相比弦乐音量更小,给人总体感觉像是两人在对话或者理解为恋人间 的倾诉,暗示了马修心中泛起的别样感情。
佩皮诺:你还认得我吗?池塘之底抚育院,我爸爸星期六会来接我,佩皮诺! 莫杭治:对,是你没错,佩皮诺,我们有多久没见了? 佩皮诺:嗯,只不过 50 年没见(此时音乐响起)。 莫杭治:(翻开相册)池塘之底抚育院,你就是坐第一排中间的小个子。 佩皮诺:你在这(手指照片)。 莫杭治:还有那个代课老师?叫什么…… 佩皮诺:克莱蒙·马修。 莫杭治:克莱蒙·马修,不知道他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48 年,当克莱蒙——一位失业的音乐教师在 一所管教寄宿学校找到了一份管教的工作时,他如同进入了一个孩子们的地狱。 他被匆忙逃走的原任管教的经历所震惊,又亲眼目睹了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手 段。校长的残忍,其他管教的冷酷,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及可怜无助,让他产生了 一种改变学校的管教象警察对待犯人一样对待孩子们的冲动。他在乐谱上写下了 专门为孩子们谱写的歌曲,他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管教们冰冷已久的心,解脱了 束缚孩子们身心的绳索,抚平了他们受伤的心。神圣而纯净的音乐不但净化了孩 子们的心灵,更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仁爱、友善、宽容的 极致是让所有的观众眼中充满喜悦的泪水。
放牛班的春天
很荣幸能听陈老师的课,一幕幕经典的音乐剧让我无尽的震撼,深深的被剧 中的音乐所吸引,而让我最深刻的当属《唱诗班男孩》了,下面我就简单讲讲我 对这部音乐剧的感触。
《唱诗班男孩》讲了一群法国问题少年在一个叫“池塘之底”的男生寄宿学 校里发生的故事。在荒郊野外的破旧校舍,自由受到限制,捣蛋和被罚,学习和 改造,压抑和等待,生活日复一日,了无新意。
再次感谢陈老师让我们领略到了如此感人至深的影片,聆听到了天籁般的音 乐之声。
《放牛班的春天》声音艺术浅析
【摘 要】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声音的出现使电影从一门纯视觉艺术变成视听
艺术,《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用音乐贯穿整个故事的电影。本文通过电影《放
牛班的春天》中的影视声音,即有声语言、音乐、音响来分析声音在电影中的重
五、影视声音的艺术创作
1.声画同步
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独立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在与画面结合时,不是简单、 被动地陪衬画面,而是在影视艺术中,起着积极的多方面的表现作用。它对画面 的补充、深化、烘托和渲染,具有独特的能力。电影艺术中的声音有各种不同的 表现手法,在声音与画面的结合形式上,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则用了声画同 步的表现手法。声画同步又称声画合一,是指声音的听觉形象与画面的视觉形象 紧密结合,无论是在情绪上还是在节奏上。都是基本一致或完全吻合的。声画同 步,是观众对影视作品最自然的要求,是重新再现现实生活的重要方式。这里的 声音强调了画面所提供的视觉内容,起着烘托渲染画面的环境、气氛以及解说画 面的作用。
片中的音乐可谓美仑美幻,富于宗教情感的纯净与高华,喻示着人生的春天 在微末的绿意中仍然可以萌生,残缺的生命仍然可以得到救赎,有着近乎赞美诗 的柔美与庄严,乐音一点点提升迷途羔羊的灵魂。这也让人觉悟出影片名字的意 味:唱诗班男孩,是在暗示残缺破损的柔弱生命获得拯救的可能与希望。影片毫 不犹疑地出示了这种可能与希望,积极地呈现出一个令人快慰的正面景观。虽然 那个被误解的男孩的一把复仇之火让人感到强烈的不和谐,像一抹浓重的阴影, 但这阴影是作为校长暴政的产物出现的,并未影响影片的正面观点。
正如为本片配乐的布鲁诺·古莱所言,“音乐是本片的主题”,所以本片的导 演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在本片开拍之前就个月是就与古莱一起制作本片的音乐 部分了。巴哈提亚希望尽量避免出现一般儿童合唱团的感觉,唱着圣诞颂歌似的 传统歌曲,他要求音乐充满强劲的感觉,而且要差不多全部都是原创,最终他们 为电影合力创作了多首歌曲,正因为导演立志于去让这部电影显得与众不同,所 以它才可以让人在听觉上耳目一新。巴哈提亚在进行电影创作之前接收到专业的 音乐教育,正是独特的创意加上深厚的音乐功底才使此片一出吸引无数影迷及乐 迷的强烈反响。
对白是在故事片中,通过人物对白,表现出人物相互之间的关系、态度、情 感等,使剧情得以不断发展。如果没有对白,剧中人物之间的交流,只能像哑剧 一样,靠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完成,这就没有真实感可言,而且只能表达一些简 单的意思,比较深刻的思想是无法表达的。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影片中 佩皮诺上门找到莫杭治时,他们的对话是故事的开始,也是音乐在电影中贯穿的 开始,这里出现的是第二次无人声演唱的背景音乐,音乐背景下带出的是莫杭治 与佩皮诺两人之间的对话。
这一天,来了一位个头不高其貌不扬的中年秃头男士马修,从此开始了一场 可以预期的热闹。影片里不乏孩子们捉弄老师的场面,比如他们送给马修的见面 礼是绊了他一大马趴。但在一场场笑料过后,这位付出了代价的新学监开始了他 与孩子们的崭新关系,他居然异想天开地组织了一个合唱团,他甚至还发现了音 乐方面的小千里马,他们一起从音乐里感受灵魂的自由、高尚与纯净,从共同的 参与过程感受团结和相互依存的美好。
《唱诗班男孩》据如同一首田园交响诗,爱心与诗意的救赎(音乐、艺术乃 至于神)荡涤了污浊,许诺了改良与进步、成长与新生,这一切振奋人心,然而, 善恶的分明和简单化处理,多少也削弱了影片的表现力度。这是影片给人良好感 觉然而回味还不够丰厚的原因吧。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可爱的影片。我喜欢秃头老师对待人生的态度,从他 作乐时的龙飞凤舞可以感觉他内心的热情和才华,从他与孩子的交往细节可以感 受到他的心性之正直和美好。影片最温暖、诗意之处,在于那向神性飞扬的歌声, 在于老师与学生父子般的人间情怀。更何况,片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细节,比如校 长叠飞机那一幕,让人感觉这个坏蛋其实也有未泯的童心在一瞬间苏醒;比如我 们的单身汉主人公那尚未有机会充分发育便迅速宣告终结的单恋,为此他还享受 了脸颊被从天而降的墨汁击中的待遇,真是让人莞尔的插曲。
《唱诗班男孩》也具有教育意义。作为一个理想的春风化雨的老师形象,学 监马修并无神奇的灵丹妙药,只是用他热爱的音乐、用他的爱心、善意与智慧, 更用他的热情与执着,感染了一群已被社会涂上杂色污点的孩子们的弱小心灵。 音乐艺术的熏陶,情感的沟通,人性深处生命热情的被唤醒,这些迷失的心灵终 于得到了净化,向善、向美的渴望取代了无知、无聊与无耻。要性。Βιβλιοθήκη 【关键词】有声语言;音乐;音响
电影是一门画面与声音相结合的艺术。声音是影视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在影视艺术中声音则有三要素,即人声、音乐和音响。“从今天的意义上来讲:
声音已成为电影艺术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有机部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波传到人们的听觉器官所形成的感觉。影视声音的分类在目前来看没有十分严
四、影片中的人声
5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最重要手段。在影视作品中,故事片里的人物对白, 专题片中人物的同期讲话声,是声画同步的一种形式。它有很强的表现力,能明 确地表现出人物相互之间关系(如父子、母女、兄弟姐妹、朋友、恋人等),以及 相互之间的情感关系(如亲情、友情、手足情等),能表现出人物自身的思想、观 念或交代他所经历事情的自身感受等。这种声画同步所具有的真实感比任何其他 形式都更有力,更使人信服。
作为片中的反面人物,校长表现出可憎的专制独裁和暴力倾向。他的武断与 暴力,驱逐了信任,加深了仇恨,挨打男孩的复仇火焰熊熊燃烧。马修的宽容、 善意和爱的教育方式仿佛是一根芒刺,让校长无法忍受,因为从马修这面镜子校 长反照出自己的丑陋和失败。在老师离去时,高墙窗口被禁锢的孩子们摇动双手, 掷出纸飞机,飞机上写满感谢老师的话语,这是动人的一幕。
三、影片中的音响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的音响可谓是多种多样,尽可能的模拟现场音, 给人以真实感,充分实践了“音响表真”这一要求。开关门的声音、鸟鸣声、汽 车行驶的声音、物品燃烧发出哔哔啵啵的声音、钥匙声、用清洁刷刷地的声音、 口哨声、摇铃声、脚步声、教室里喧闹的声音、书本拍到课桌上的声音,甚至上 锁的声音、镊子触碰到托盘的声音,不管多细微,总能“描摹”到位。
二、影片中的音乐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 2004 年的一部影响颇大的音乐与电影完美结
3
合的影片。影片中布鲁诺·古莱与保加利亚如向管弦乐团以优美动人的钢琴、和 谐的交响乐,搭配影片中孩子们真挚深情的合唱,将电影音乐的温情感受和来自 童真心灵天籁般的歌声融合在一起,电影中的音乐和人声受到大众的欢迎,先是 蝉联法国排行榜冠军,后在美国的古典专辑榜上获得亚军,半年后仍驻留在全美 古典专辑榜前列。不仅给全世界的电影观众留下了深刻美好的音乐记忆,而且给 影片注入了全新的视点。
布鲁诺·古莱,1960 年出生于法国巴黎,对小提琴和钢琴造诣匪浅。堪称 当代法国和欧洲乐坛最具影响力、最时尚的作曲家;一个能将音乐与影片完美诠 释与融合的现代音乐大师;一个赋予电影灵魂的旋律使者。他曾以《小宇宙》、 《喜马拉雅》、《迁徙的鸟》等片四度入围法国“凯萨奖”最佳电影音乐奖,并以 《小宇宙》、《喜马拉雅》抱回两座大奖。2005 年,布鲁诺·古莱所作曲的《放 牛班的春天》中的歌曲《眺望你的路途》荣获奥斯卡最佳歌曲提名奖,奠定了他 在欧洲不可动摇的音乐大师地位。
格的界定,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是将影视声音的构成元素分为有声语言、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