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信号运营基础

铁路信号运营基础


- - P 17
限界
限界
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上安全运行,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的建筑物和 设备,以及在沿线临时堆放的工程材料,同时,机车车辆之间应当有一定的间隙。 因此建筑物和设备以及机车车辆本身都要规定一个不得侵入或超出的轮廓尺寸, 这个轮廓尺寸线叫做限界。 限界可分为建筑接近限界和机车车辆限界。 建筑接近限界:每条铁路线路必须保证有最小空间的横断面,以便机车车辆安全 通过。
甲站 乙站
- - P 25
③自动闭塞 列车根据运行及闭塞分区的状态,自动地变换通过信号机的显示,将闭塞分区 占用情况自动地通知追踪列车。
甲站 乙站
闭塞 分区 站内
闭塞 分区 站间区间
闭塞 闭塞 分区 分区 站内
- - P 26
特点:
追踪目标点固定 制动点固定 空间间隔长度固定
8
8G 6G
6
4
4G
铁路信号运营基础
2011年1月5日
从事铁路信号工作
前途光明
我国铁路迎来的发展机遇
★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建设 ★城市地铁、轻轨发展迅速
铁路信号是铁路发展的先锋
- -P2
从事铁路信号工作
责任重大
要自觉树立安全意识。 铁路信号无小事,人命关天。 牢记过去、警钟长鸣。
- -P3
概述
现代化的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种。与其他运输 方式相比,铁路具有运量大、成本低、速度快、安全可靠、能全天候运输等 众多优势。因此,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铁路运输设备是完成铁路运输任务的物质基础,主要有下列几类技术设备 组成: ⑴铁路线路和沿线的各种车站。 ⑵铁路机车车辆以及机车车辆的修理和整备设备。
- - P 10
道床是铺设在路基面上的道砟层,其作用是将轨枕传下来的压力均匀地传 给路基,排除轨道中的雨水,阻止轨枕移动和缓和车轮对钢轨的冲击,使轨道 具有足够的弹性。 轨枕是钢轨的支座,用于保持轨道的位置、方向及轨距。轨枕按照材料分为 木枕和钢筋混凝土两种,都要求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我国普通轨枕长度为2.5m, 道岔用和桥梁上用的,长度有2.6-4.85m等多种。每公里线路上铺设轨枕的数量, 一般在1440-1840根之间,应结合运量和行车速度等运营条件而确定。 钢轨是承受列车车轮传来的力,并把此力传给轨枕;引导列车按一定方向 运行。应具备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磨性。
机车车辆限界:规定机车车辆不同部位的宽度、高度的最大尺寸和其零部件至轨 面、铁路中心线的距离。
- - P 18
- - P 19
列车运行及分界点
把已编成并连挂在一起的车列,挂有机车或动力车、并具备应有的信号、机 车乘务组及车长者叫做列车。 车次编号的原则为:凡干线上的列车向铁道部所在地的方向行驶者称为上行, 编成双数;反之为下行,编为单数。支线上的列车向连接干线的车站行驶者为上 行,编为双数;反之为下行,编为单数。(如上海到哈尔滨车由上海站驶出时为 K56当远离铁道部方向时为K57) 为了保证铁路行车安全和必要的通过能力,铁路上每隔一定距离需要设置一 个车站。车站把每一条铁路线划分成若干个长度不等的段落,每一段线路叫一个 区间。
- - P 12
钢轨接缝处的链接零件包括鱼尾板 (又称夹板)、螺栓、螺帽和弹性垫圈 等部分。 钢轨接缝处必须保持的缝隙叫做轨 缝,当温度变化使钢轨产生伸缩时,它 可以起调节作用。 在装有轨道电路的区段,轨道电路 的两端要在钢轨接缝处装上电气绝缘, 叫做钢轨绝缘;在轨道电路中间的钢轨 接缝处,要用导线把接缝两边的钢轨连 接起来,以便使钢轨阻抗稳定不变,更 好地导通信号电流。由此可见,钢轨接 缝越少,对轨道电路越有利。
因此为了保证安全,把铁路线路划分成若干段,每一段为一个空间,在一 个空间内只允许一列列车按照规定速度运行。
- -P5
- -P6
- -P7
怎么保证一个空间只允许一列列车运行? 就要在划定的空间入口处设置信号机以指挥列车是否可以驶入该空间。 信号机的开放,必须检查线路空闲和线路状态良好,防止错误操作等安全 技术与信号控制技术相结合,就构成了铁路信号安全系统,简称铁路信号。 信号机的显示作为列车安全运行的凭证,即显示进行信号,允许列车驶 入防护的空间;显示禁止信号,则不准列车驶入防护空间,当安全技术设 备和信号机的控制设备发生故障时,应不能开放信号或立即关闭信号并给 出禁止信号。
- - P 13
爬行:列车运行时,产生作用在钢轨上的纵向力,使钢轨作纵向移动,有时甚至 带动轨枕一起移动。 线路爬行往往引起轨 缝不均,轨枕歪斜,甚至 涨轨跑道,威胁行车安全 。为此,在容易产生爬行 的线段都需要安装防爬设 备。
- - P 14
有砟轨道 传统的铁路的钢轨固定放 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 的路砟。路砟和枕木均起加大 受力面、分散火车压力、帮助 铁轨承重的作用,防止铁轨因 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此外,路砟还有:减少噪音、 吸热、减震、增加透水性等作 用。 有砟轨道有铺设简便、综合 造价低廉的特点,但容易变形, 维修频繁,维修费用较大。同 时,列车速度受到限制。
- - P 32
谢谢!
- - P 33
2
三显示
10 10G 8G 8 6G 6 4G 4 2
四显示
- - P 27
④移动自动闭塞 列车运行间隔自动调整,这种设备不需要将区间划分成固定的若干闭塞分区, 而是在两列车间自动调整运行间隔,他可以大大地提高区段的通过能力。 特点:追踪目标点不固定 制动点不固定 空间间隔长度不固定 优点:行车密度更大,通过能力更强。
- - P 20
区间根据分界点的不同分为站间区间、所间区间及闭塞分区三类。 站间区间:指两端的分界点均为车站的区间。 所间区间:指两端的分界点为线路所或线路所与车站间的区间,是在非自动闭 塞区段上为了提高铁路线路的通过能力设置的最简单的分解点。 闭塞分区:在区间设置通过信号机,用通过信号机将区间划分为几个闭塞分区, 可以提高通过能力并自动地提示列车的运行。
- -P8
故障—安全原则
信号设备(系统)内部发生故障时,该设备能够导向安全侧,即给出不危及行 车安全的信号。
如:轨道电路—占用 区间闭塞—不能向区间发车 信号机故障--降级或转移显示
轨道绝缘节—不应使轨道继电器吸起
- -P9
铁路线路
机车车辆走行的通路叫线路。它由轨道和下部建筑两部分组成。 轨道 轨道(也称上部建筑)由钢轨、轨枕、道床、道岔和链接零件、防爬设备 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以横断面上距外轨距半个 我国铁路直线轨距为1435mm,称为标准轨距。 轨距的垂直线 AB 与路肩 水平线 CD 的焦点O在纵 向的连线叫做中心线, 1435mm 简称中线。
- - P 11
钢轨类型是以每米钢轨重量来表示的,如70kg/m、60kg/m等。钢轨越重 越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在车辆的载重不断加大,速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今 后将广泛使用重型钢轨。 目前我国钢轨的标准长度有12.5m和25m两种。在铺设时,为了消除车轮 通过轨缝处引起的冲击力,可把钢轨焊接成几百米或几千米一段,即所谓长钢 轨。这样可以节省连接零件,也可减少行车阻力,节省线路及车辆的维修费用。
- - P 22
实现区间闭塞的制度: ① 人工闭塞 采用电器路签或路票作为列车占用区间的凭证,由接车站值班员检查区间是否空 闲。
- - P 23
优点:设备简单,投资较小,能够 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等。 缺点:办理闭塞手续复杂,办理时 间长,与出站信号机没有实现联 锁,影响行车安全。列车运行效率 低下,容易造成行车事故。所以, 目前 P 28
机车信号
机车信号
为了指挥行车和保证行车安全,凡 是在危及行车安全的地点,都要设置 信号机防护。用信号机的显示作为行 车运行条件的命令。由于信号机的显 示有时受到地形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使司机不能在规定的距离及时瞭望到 前方信号机的显示;另外,由于司机 失去警惕等主观因素,都会发生列车 冒进禁止信号事故。在铁路运输的重 量、密度、速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必须防护列车超过规定速度运行,而 且行车速度的提高又给司机迅速辨认 地面信号显示带来困难。
- - P 15
无砟轨道 轨枕本身是混凝土浇灌而成,而路 基也不用碎石,铁轨、轨枕直接铺在混 凝土路上。无砟轨道是当今世界先进的 轨道技术,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 美化环境,而且列车时速可以达到200 公里以上。
- - P 16
下部建筑 下部建筑由路基(路堑qiàn及路堤)、桥梁、隧道、涵洞等设备组成,如下图
- - P 30
机车信号系统一般有地面发送设备、通道、机车接收设备、列车制动系统、 机车色灯信号机组成,如下图。
地面发送设备和通道:主要 功能是把线路情况或地面信 号显示转换为可以进行传递 的电信号,然后通过地面发 送器或钢轨线路进行发送。 信息传递通道一般有利用轨 道电路、有线及无线等方式。
机车接收设备:用于直接接收地面的信息,它是系统能稳定、准确、有效地进 行接收的关键环节。地面与机车之间传递信息方法一般采用电磁感应方法。
⑶铁路的通信、信号设备。
- -P4
铁路运输是以机车车辆等移动设备和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站场等固定 设备为基本设备,以车站为运输生产基地的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庞大系统。
实践中发现,在线路、桥梁、机车和车辆等设备良好的情况下,也会发生 列车冲突和颠覆事故。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两列或多列车同时占用一个空间造 成的,或是由于道岔位置不正确而导致列车侧面冲撞,另外,列车超速也会 引起颠覆事故。
- - P 21
区间闭塞
我们把在规定区间,只准许一列列车运行的方式称为闭塞,一旦列车占用区 间,即实现闭塞,在闭塞解除之前,不准许其他列车驶入。杜绝发生尾追或迎面 冲突事故。 列车由车站驶向区间运行的条件: ①验证区间空闲。 ②进入区间的凭证。 ③实行区间闭塞。 实行区间闭塞的基本方法: ①时间间隔法:隔一定时间发出一列车,延时几分钟解锁等。 缺点:不能确切得到前行列车运行情况,不能保证列车在区间安全运行。 ②空间间隔法:将车站和区间划分为若干段,每一段为一个空间,在每个空间入 口处设置信号机,对该空间进行防护,规定能否进入该区间和进 入该区间的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