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洞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隧道工程明洞工程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准备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熟悉、审核图纸,复核设计坐标及高程,保证图纸的正确性;澄清相关技术问题,熟悉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关键作业人员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准备2.2.1测量人员对明洞进行施工放样,放出线路中桩,测绘明洞地表横断面图与设计比较,按照设计边坡坡度放出明洞明挖开口边桩并洒出开口白灰线。
2.2.2挖掘机、装载机、空压机、钻机、运输车辆进场并进行保养。
2.2.3洞口截水天沟施工完毕。
2.2.4防护材料进场。
2.2.5混凝土拌合站安装完毕并经调试验收合格,钢筋加工场及试验室验收完成。
2.3 技术准备2.3.1导线复测完毕,成果经评审合格可用。
2.3.2砂、石、料、钢材、水泥等原材料进场试验完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完成并经监理审批。
2.3.3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并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复。
3.技术要求3.1明洞宜早施作,尽量避开雨季,明洞仰拱应安排在明洞拱墙衬砌前浇筑。
当隧道采用爆破开挖时,应在洞身掘进适当距离后施作明洞及洞门。
隧道采用非爆破开挖时,宜先施作。
3.2明洞基础应设置在稳固的地基上,当两侧墙体地基松软或软硬不均时,应采取措施加以处理,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
3.3明洞施工应和隧道的排水侧沟、中心水沟的出入口及洞顶的截、排水设施统筹安排。
3.4明洞回填中侧墙应对称回填,石质地层中岩壁与墙背空虚较小时用与墙身同级混凝土回填;空隙较大时用片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砌片石回填密实。
土质地层,应将墙背坡面挖成台阶状,用片石分层码砌,缝隙用碎石填塞密实。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隧道明洞施工程序:施工准备→路堑开挖→边坡防护→基地处理→仰拱施工→仰拱回填→拱圈施工→防水层施工→明洞回填。
4.2 工艺流程见图1。
5.施工要求隧道明洞施工应合理组织加快施工速度,遵循连贯性原则;开挖后及时衬砌,及时回填,避免边坡长期暴露在外,增强洞口的稳定性。
5.1 施工准备图1 明洞施工工艺流程图明洞开工前应按照设计做好洞门截水天沟,避免雨水对明洞边坡的冲刷。
开挖前准确对明洞路堑开口线进行放样,以避免边坡超欠挖造成的浪费。
放样的同时测绘明洞实际开挖横断面,计算施工土石方量与设计方量核对。
5.2 明洞路堑开挖明洞路堑开挖与路基挖方相同,采取分层开挖,分层高度2-3米。
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开挖,尤其是开挖尺寸和边坡坡度。
土质挖方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
开挖过程中及时检查开挖尺寸和边坡坡度,及时修整边坡,做到开挖一层边坡修整完成一层。
石质挖方采用钻机打眼爆破,挖掘机和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
石方爆破采用松动爆破,靠近路基边坡一排眼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做好爆破设计。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钻孔位置、深度、装药量起爆顺序等。
分层开挖过程中及时休整好边坡,撬掉松动的岩石,确保安全。
明洞路堑开挖1-2层放样一次,尤其是最后一层严格控制开挖深度,避免超挖。
土方开挖预留20-30cm人工进行修整整平处理。
5.3边坡临时支护边坡成型经检验合格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边坡支护。
合理优化施工工艺,边坡支护可与开挖平行作业,开挖出一层支护一层,避免高空作业搭设脚手架。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主要控制项目:锚杆数量、位置、长度、注浆饱满度、砂浆强度、喷射砼厚度和强度。
支护完成后按照规范要求在浇筑完成后的12h 内对砼加以覆盖并保湿养生,养生时间按照《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中规定执行。
5.4基底处理土质挖方到基地标高后清理浮土,试验室派人在现场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与设计图纸核对,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对基地进行夯实,准备进行下道工序;如地基承载力不够,报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变更设计,可采取浆片、砼换填等处理措施。
石质挖方到设计标高后清理浮渣,对进入到仰拱范围内的孤石进行小炮处理,经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5.5仰拱施工明洞开挖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仰拱施工,避免雨水浸泡基坑。
5.5.1 中心水沟施工按照设计施工中心排水沟槽,采用仰拱弧形腹模及定型钢模施工仰拱中心水沟,施工完成后对水沟及养护。
5.5.2 仰拱钢筋加工、连接仰拱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加工,加工时注意按照规范要求错开钢筋接头位置,加工过程中保证接头套丝长度,套丝必须进行打磨,钢筋存放在钢筋棚内或用防水布包严,防止锈蚀。
仰拱钢筋加工后运至现场连接接驳器,连接前对钢筋的位置进行放样;连接过程中严格控制钢筋位置、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接头质量。
仰拱钢筋接头连接完成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5.5.3 仰拱浇注仰拱施工应整体浇筑,严禁分左右幅浇筑,仰拱施工采用自制栈桥或仰拱液压栈桥施工。
施工中主要控制结构尺寸仰拱顶面高程和曲率符合设计要求、砼配比及砼振捣。
5.6 仰拱回填仰拱完成后进行仰拱回填,为了减少工序可与仰拱砼浇注同时进行。
先浇注仰拱砼,仰拱浇注完成终凝后再浇注上层仰拱填充。
施工中注意施工要紧凑,保证仰拱砼浇注厚度;仰拱回填注意控制顶面高程,避免侵入路面结构层。
5.7拱圈施工5.7.1 模板台车拼装、就位模板台车按照隧道净空周边加大5cm设计,预留出变形量和施工误差,预防衬砌侵入隧道净空。
加工后运到现场进行拼装,拼装过程中及时修整模板的平整度和模板间的错台,模板如有孔洞及时修补。
模板台车内设上下扶梯和工作平台,并在工作平台四周设扶手,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模板台车应安装刹车装置。
模板台车拼装完成后检查验收,仔细检查模板的弧度、平整度、模板错台、构件间连接的牢固性。
模板台车验收合格后行进至明洞位置根据测设的中心线就位,主要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和拱顶高程,以及支撑的牢固性。
5.7.2 拱圈钢筋连接拱圈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加工,加工时注意按照规范要求错开钢筋搭接位置,保证搭接长度。
加工后运至现场连接,连接前对钢筋的位置进行放样;连接过程中严格控制钢筋位置、间距、保护层厚度、接驳器连接质量、钢筋连接点数量。
钢筋连接中注意安装预埋件,要求预埋件固定牢固,防止砼浇注过程中移动。
5.7.3 外模安装外模要有一定的刚度,拼接密实、支撑牢固。
检查重点为模板缝隙和支撑牢固程度,避免跑浆和跑模;如有帽檐,帽檐采用定型钢模板。
两头端模同样要求要求拼接密实、支撑牢固。
洞门处的端模尤为重点,保证浇筑后位置正确、光滑平整。
端模安装过程中按照设计安装环向止水带。
5.7.4 拱圈砼浇注砼由砼拌合站集中拌和,砼罐车运输,砼泵送入模。
砼泵管架设时要考虑避免摇动和撞击模板台车,防止模板台车移位。
浇注过程中保证砼配合比的正确性,勤移泵管,左右侧同步浇注,防止模板台车偏压移位;浇注过程加强振捣,保证砼的内在和外观质量。
浇注过程中设专人检查模板台车是否移动变形。
浇注控制重点:砼配合比、砼振捣,左右侧砼浇注高度控制在1m以内,模板台车变形、移位。
拱圈拆模后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养生。
外侧采用覆盖洒水养生,内侧采用衬砌自动喷淋养护台车对混凝土内表面进行养生,外表面采用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或包裹塑料膜的方式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模板台车安装中与已浇筑拱圈的搭接尽量小,可减小砼浇注间的错台。
5.8 防水层施工拱圈砼养生完成,强度达到设计70%后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严格控制防水层质量,避免明洞漏水危害。
PVE防水板重点控制搭接质量,涂料防水层重点控制喷刷厚度。
5.9明洞回填明洞回填应在洞外防水层及排水系统施作完成且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回填前按照设计做好两侧的渗水盲沟。
侧墙回填对称进行防止拱圈偏压,石质地层中岩壁与墙背空隙较小时用与墙身同级砼回填;空隙较大时用片石砼或水泥砂浆砌筑片石回填密实。
土质底层应将墙背挖成台阶状,用片石分层码砌,缝隙用碎石填塞密实;拱圈处采用人工夯实;顶部略高于两侧地表,预留回填沉落。
回填表层土做隔水层,并与边、仰坡搭接平顺,防止地表水下渗。
5.10 明洞验收明洞完工后按照验收评定标准进行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6. 劳动组织劳力应结合工程量大小、工期安排要求进行合理的配置。
结合正常施工需要,使用衬砌台车施工明洞时,配置如下:表1 每班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7.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文要求。
7.1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混合材宜为矿渣或粉煤灰,不宜使用早强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42.5MPa。
使用前应做强度复查试验。
进场水泥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7.2 外加剂:应采用减少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质量稳定、能满足混凝土性能的产品。
外加剂与水泥间应有良好的适应性。
宜选用多功能复合外加剂。
7.3细骨料: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河砂,也可选用专门机组生产的机制砂。
7.4 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膨胀系数满足要求的洁净碎石。
混凝土应采用二级或三级级配粗骨料。
粗骨料应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
7.5 水: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的有关标准,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
8. 机具设备配置表2 混凝土施工设备配备表9.9.1 质量控制9.1.1开工前,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规范,熟悉审核图纸,对每道工序进行书面交底。
交底中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功能作用、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9.1.2把好原材料和施工配比关,加强检测频率,坚持“一切经过试验、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
9.1.3实行技术人员现场值班制度,指导控制施工,及时对工程进行检测。
9.1.4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接收。
9.1.5经理部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对现场工程质量进行巡查。
狠抓薄弱环节,严格按工艺施工,以彻底消除质量通病。
9.2质量控制重点表3 明洞施工质量控制重点9.3.1 明洞开挖主控项目(1)明洞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施工段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尺量和仪器测量。
(2)明洞基础地质情况和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一施工段检查一次。
施工单位检查不少于5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做静力触探或标准贯入检测。
(3)明洞基础底部应无积水、虚碴及杂物。
检验数量:施工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明洞基底加固范围、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施工单位按国家现行《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