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法制计量与管理-1

第二章法制计量与管理-1

第二章法制计量与管理主要内容第一节计量法规体系第二节法定计量单位第一节计量法规体系一、有关术语及定义1、法制计量——为满足法定要求,由有资格的机构进行的涉及测量、测量单位、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的计量活动,它是计量学的一部分。

2、计量法——定义法定计量单位、规定法制计量任务及其运作的基本架构的法律。

3、计量保证——法制计量中用于保证测量结果可信性的所有法规、技术手段和必要的活动。

4、法制计量控制——用于计量保证的全部法制计量活动。

法制计量控制包括:——测量仪器的法制控制;——计量监督;——计量鉴定。

5、法定计量机构——负责在法制计量领域实施法律或法规的机构。

法定计量机构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国家授权的其他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执行法制计量控制。

6、测量仪器的法制控制——针对测量仪器所规定的法定活动的总称,如型式批准、检定等。

7、计量监督——为检查测量仪器是否遵守计量法律、法规要求并对测量仪器的制造、进口、安装、使用、维护和维修所实施的控制。

计量监督还包括对商品量和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检测实验室能力的监督。

8、计量鉴定——以举证为目的的所有操作,例如参照相应的法定要求,为法庭证实测量仪器的状态并确定其计量性能,或者评价公证用的检测数据的正确性。

二、计量法规体系计量涉及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实验和国内外贸易,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它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技术基础,没有单位制的统一,量值的统一,社会经济秩序就要发生混乱,生产、流通就不能正常进行,科学实验、研究也会遇到困难,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交流、文化交流也无法开展。

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计量法规体系,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我国计量法规体系分为四个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国务院依据计量法制定或批准的计量行政法规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部门计量规章各省市自治区人大制定的地方计量法规1、第一层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计量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1985年9月6日审议通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形式发布。

主席令规定自1986年7月1日起在我国正式施行。

近年进行了二次修订:▲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在内的七部法律进行了部分修改。

其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作了二处修改:(一)删去第十条第二款中的“并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

(二)将第十四条中的“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修改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2015年4月24日,为了配合行政审批等改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的行政审批和工商登记进行了修改:(一)删去第十二条第二款。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未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者《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营业执照。

(二)删去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进口的计量器具,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销售。

(三)将第十八条改为第十七条,第二款修改为:“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个体工商户,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发给《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者《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

”删除了“后,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

”▲附录二为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第二层次——国家行政法规国务院依据《计量法》制定或批准的计量行政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等8部。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根据《计量法》的修改情况作了部分修改。

3、第三层次——部门规章由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有关计量的规章。

如:《计量法条文解释》《计量基准管理办法》《计量标准考核办法》《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监督管理办法》等20部。

4、第四层次——地方法规各省市地方上制定的有关计量方面的法规。

如:《上海市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等。

相关计量法律法规,可以上国家质检总局或地方的质监局网站查询或下载。

三、《计量法》主要内容《计量法》是国家管理计量工作的根本大法,是实施计量法制监督的最高准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中国人民解放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此法。

修订后《计量法》共六章三十四条,14方面内容:1、计量立法宗旨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制定本法。

2、立法原则立法的原则是统一立法,区别管理。

3、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中国人民解放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凡是使用计量单位,建立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和进口计量器具,开展计量认证,实施仲裁检定和调节计量纠纷,进行计量监督管理方面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均为计量法调整范围。

4、法定计量单位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5、计量监督管理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6、计量基准国家计量基准器具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7、计量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

8、强制检定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定期定点由法定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9、国家检定系统表和国家检定规程国家检定系统表和国家检定规程是全国法定性的计量技术文件。

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检定系统表进行,计量检定必须执行检定规程。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10、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具备与所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相适应的设施、人员和检定仪器设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者《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

11、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需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专业性或区域性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中执行检定、测试任务的人员,必须经相关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

12、计量纠纷的处理处理因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纷,以国家计量基准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检定的数据为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计量纠纷的调解和仲裁检定。

13、违反计量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违反计量法的行为,规定了处罚方式;对计量监督人员违法失职,根据其情节,追究其刑事责任或行政处分。

14、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计量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依据本法另行制定。

第二节法定计量单位一、有关术语及定义1、量——现象、物体或物质的特性,其大小可用一个数和一个参照对象表示。

2、量值——用数和参照对象一起表示的量的大小。

量值全称为量的值,简称为值。

例:给定杆的长度为5.43m,给定物体的质量为0.152kg。

3、量制——彼此间由非矛盾方程联系起来的一组量。

4、基本量——在给定量制中约定选取的一组不能用其他量表示的量。

基本量可认为是相互独立的量,因其不能表示为其他基本量的幂的乘积。

例:在米、千克、秒制中,长度、质量和时间等的量。

5、导出量——量制中由基本量定义的量。

例:速度、功率、面积、体积等的量。

6、测量单位(计量单位)——根据约定定义和采用的标量,任何其他同类量可与其比较使两个量之比用一个数表示。

简称单位。

1)测量单位具有根据约定赋予的名称和符号。

2)量纲为一的量的测量单位是数。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单位有专门名称,如弧度、球面度和分贝。

3)对于一个给定量,“单位”通常与量的名称连在一起,如“质量单位”或“质量的单位”。

注:弧度是角度单位,因为弧度约定为半径弧长,所以弧度的量纲为“1”(长度计量单位约去了),这种量纲为“1”的量表示为数(也就是测量单位是“1”),又称为无量纲量。

Rl =αππ22==RR 圆周角7、测量单位符号——表示测量单位的约定符号。

例:m 是米的符号,A 是安培的符号。

8、基本单位——对于基本量,约定采用的测量单位。

例:米、千克、秒制中的长度、质量和时间量的计量单位。

长度:1791年法国人将通过法国巴黎的一条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子一作为长度量的一个计量单位,定义为“1米”,并以此做了一根一米长的尺,作为长度米单位的基准。

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米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

在1983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上,通过了现行“米”的新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行进路程的长度。

我们国家采用光的波长来复现和精确计量,如现在我们国家长度计量基准为:1米=1650763.73λ【86Kr (氪-86同位素)的波长】。

质量:最初是将1立方分米体积水的重量作为重量的一个计量单位,定义为“1千克(公斤)”。

1799年,法国根据这一定义,制造了一个铂圆柱体砝码,作为质量(重量)单位的基准。

因为重量与地球引力有关,不同的地方,引力不一样,重量就会不一样,所以易造成歧义。

故物理学中将重量用质量来表示,定义为所含物质的多少。

时间:欧洲人则将一“天”分成24个小时,一小时又分成60分钟,一分钟又分成60秒。

这样,一天的86400分之一作为时间量的一个计量单位,定义为“1秒”。

现代,人们将铯-133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相对应的辐射的9 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定义为1秒。

9、导出单位——导出量的测量单位。

即基本单位以相乘、除构成的单位都是导出单位。

例:速度测量单位就是导出单位,其是根据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这一物理关系式导出的,速度测量单位为“米/秒”。

米”。

矩形面积也同样,故面积测量单位为“210、倍数单位——给定测量单位乘以大于1的整数得到的测量单位。

例:千米是米的十进倍数单位;小时是秒的非十进倍数单位。

11、分数单位——给定测量单位除以大于1的整数得到的测量单位。

例:毫米是米的十进分数单位。

对于平面角,秒是分的非十进制分数单位。

12、单位制(计量单位制)——对于给定量制的一组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其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及使用这些单位的规则。

例:国际单位制(米、千克、秒),CGS单位制(厘米、克、秒)。

13、一贯导出单位——对于给定量制和选定的一组基本单位,由比例因子为1的基本单位幂的乘积表示的导出单位。

例: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211-⋅⋅=smkg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