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报告之纺织品出口开题报告

工作报告之纺织品出口开题报告

纺织品出口开题报告
【篇一:宁波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开
题报告(可编辑)】
宁波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宁波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近年来,我国服装业获得了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服装出口在我国外贸出口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随着世界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以及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新调整,我国服装出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如:在国际贸易中遭到贸易壁垒问题,以及2008年来的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目前中国服装出口三大市场美国、欧盟、日本的进口形势不容乐观。

宁波服装业在面临反倾销、贸易技术壁垒和新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挑战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率下调;高档面料供不应求,关键技术环节突破困难等。

因此,宁波作为我国服装生产和出口的三大地区(包括杭州、温州)之一,如何在严峻的挑战下积极应对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要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宁波服装出口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相应地采取对策和措施解决问题。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宁波服装出口贸易的目标。

如何做好进一步的措施和应对政策,成为当前最关键的问题。

本文从我国服装出口存在的问题来进一步讨论和解决宁波服装出口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关对策和措施,并进一步实现服装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关于宁波服装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对我国及宁波的服装出口贸易是具有一定的理论
与实践意义的。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哈佛大学纺织服装研究中心hc-tar的阿伯纳西等教授强调,提高纺织服装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五项命题,这些命题包括产业链整合、信息和数字化技术、柔性生产设备、竞争产品结构、区域合作等。

其正确性被越来越多的服装产业实践所证实。

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五项命题对我国外贸纺织服装类公司探求正确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国外学术界,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结构学派、能力
学派、资源学派和新竞争战略管理理论。

结构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
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

他把产业组织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引入企业战略管理中,形成了经典的结构??行为??效果scp模式,认为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和行为以及企业的绩效和盈利能力。

在20世纪80年代至90
年代间,波特教授发表了其著名的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1980、
《竞争优势》1985、《国家竞争优势》1990。

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及其对产企业竞争力的支持作用,并构
建了著名的菱形模型又称“钻石模型”为企业竞争力分析提供了实践
方法。

波特教授的菱形模型在分析企业竞争力方面被广泛运用,它从
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出发来分析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相关因
素并解释国际竞争力的来源以及国际竞争力形成的条件和不足。


形模型的六要素包括市场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产业链、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战略、政府、机会。

各个要素从不同方面对企业
竞争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并相互促进。

与波特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研究
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同,20世纪80年代中期汉默尔gary hamel、普
拉哈拉德ck. prahalad、斯多克george
stalk、伊万斯philip evans等人从企业内部出发,认为竞争优势的根
源在于组织内部的特有能力,即“核心竞争力”或“核心能力”。

汉默尔
和普拉哈拉德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能力》一文把核心能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
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所体现出来的个别的产品、知识、技能和技术优势。

斯多克和伊万
斯提出了“整体能力观”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内部所
有成员的集体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在企业运行中的相互合作和对各种
个别优势的有效整合。

李敏,唐晓中(2001)分析中国加入wto后,服装出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得出我国服装出口面临的国内外形势:(1)国际形势:亚洲金融危机后,
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劳动力成本、土地费用、厂房费用均比我国低,
使出口产品成本降低,出口竞争力相对增强;地区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
服装出口仍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欧元的推出形成了新的经济圈,北美
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使区域性贸易合作趋势越来越强化,削弱了我国出
口服装产品的竞争力。

(2)国内形势:纺织品出口退税的逐年增加,增强
了服装企业的出口竞争力;银行存贷款利率不断降低,减轻了企业的利
息负担,促进了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及设备更新;国内服装市场近两年销
售萎缩,打折竞价使企业不堪重负,国家降低了纺织品进口关税,使国内
市场竞争加剧,更多的企业转向出口发展。

韩良根先生(2001)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宁波服装业在成功创建国内
著名宁波服装品牌的基础上,大胆实施宁波服装的品牌国际化、人才
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技术管理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战略,努力
造就服装生产基地、服装贸易交流中心、服装信息发布窗口和服装
文化中心,使宁波的服装业越来越走向
世界。

王惠珍(2004)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快速推进,宁波服装业面临着
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对反倾销、贸易技术壁垒和新型国际贸易保
护主义的严峻挑战。

她认为宁波服装出口的特点:一般贸易优势明显,
加工贸易出口依然低迷;服装出口呈现量增价减趋势;经营主体多元化
趋势。

郑显理2005指出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竞争力,但是竞争优势有逐年下降的隐患;产业发展具有大规模、低成本的
制造优势和集群优势;中、小民营企业己经成为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的
主体,能够有效实现产销结合,丝绸、服装出口优势显著。

与此同时,浙
江省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力存在着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不合理、产
业损害和贸易预警机制缺乏、行业无序竞争严重、产品技术含量和
附加值较低、品牌建设薄弱等诸多明显劣势。

郭燕(2007)概括了入世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状况:一是纺织服装
产业持续稳定地增长;二是纺织纤维产量保持平稳增长;三是服装产量
持续增长;四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五是中国纺织
服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呈下降趋势;六是纺织行业技术水平不断。

袁兴国(2008)在经济日报中发表文章中指出,通过对宁波一些服装企
业的老总们的深入采访,发现目前服装企业面临着五道“坎”。

即:1.工荒”:民工不慌,企业慌;2.高级人才:空降不行,培养太慢;3.市场无情:对
手强了,宁波弱了;4.本土品牌:商场“歧视”,市场变小;5.文化缺位:寻找
宁波服装核心竞争力。

张颖,张?(2009)深入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自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服装加工业遭遇了“滑铁卢”,从目标市场的角
度来看,目前中国服装出口三大市场美国、欧盟、日本的进口形势不
容乐观。

金融危机下我
国服装业面临的问题:危机蔓延,出口订单大幅减少;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服装企业步履艰难;企业成本费用明显增加,赢利空间缩小;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小型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抗风险能力较差;缺乏自主知名品牌,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俞丹桦(1998)认为宁波服装出口主要将面对以下发展趋势:趋势之一,服装业区域结构呈现多维转移态势;趋势之二,服装非价格因素将成为服装贸易的竞争焦点;趋势之三,服装市场内争外夺局面正在形成;趋势之四,国际服装贸易规则调整使我国服装出口面临新的考验。

根据宁波服装的出口现状和面临的发展趋势,我们应研究新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服装出口从量到质的转变,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宁波服装出口的竞争能力。

很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3.参考文献
[1]吴晓玲.纺织服装企业绿色竞争力第一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2]郭燕.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服装业[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
社,2007.
[3]徐为山.我国纺织行业竞争力国际比较及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4]马春晖.如何应对反倾销[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篇二:中国纺织业出口欧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
题报告】
经济学院2012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江西省纺织品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开题报
告及任务书】
江西财经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