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胜利油田勘探历程--2012精选课件
胜利油田勘探历程--2012精选课件
.
2
一、早期的艰难探索
(1955~1959年)
——从河北到河南再到山东西 部,期望发现海相第三系油田, 勘探失利
.
3
.
4
华1井
时间:1956年 位置: 河北南宫明化镇
沧县隆起南端 结果:井深1063米进下古生(大漏)
无油气显示 意义:建立 “明化镇组”
证实下古生界隆起
.
5
华2井
时间:1957年 位置:河南开封城东
胜利油田勘探历程
1
.
胜利油田勘探历程
一、早期的艰难探索(1955~1959年) 二、胜利油田的发现(1960~1962年) 三、第一个勘探高潮(1963~1975年)
建成我国第二大油田 四、勘探的低潮徘徊(1976~1982年) 五、第二次勘探和发展高潮,巩固发展我国第
二大油田 (1983~1995年) 六、持续稳定发展(1996~ )
② 发现沙河街组生油岩。
.
11
.
12
2、发现胜利油田--华8井
时间:1961年 位置:东营凹陷东营背斜构造顶部 结果:钻遇东营组油层 试油:日产油8.1吨(4月16日) 意义: ① 发现胜利油田(油气区)
② 建立“东营组”。
.
13
.
14
发现高产--营2井
时间:1962年9月23日, 位置:东营构造北翼 结果:钻遇沙三段中亚段高压油层
油田,当年探明1.5亿吨 ② 证实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凸起上也可
形成大油田 ③ 实现了沾化凹陷勘探大突破
.
27
.
28
6、建成全国第二大油田
1975年结束的第一个勘探高潮,共探明油田 32个,探明石油储量10.66亿吨
1978年产油1946万吨,建成全国第二大油田
.
29
四、勘探的低潮徘徊(1976~1982年)
开封坳陷南缘 结果:N以下进红层(初定白垩系)
无油气显示。
.
6
华3井:
时间:1958年 位置:河北馆陶
武城-馆陶凸起南部 结果:N以下P
无油气显示。 意义:建立“馆陶组”
证实古生界凸起
.
7
华4、6井:
时间:1958~1960年 位置:山东堂邑(今聊城市东昌府区)
高唐--堂邑凸起南部 两井相距约17km。 结果:华4井N/P,华6井N/Ek。 意义:华4井古生界裂缝见油气显示 证实古生界凸起
.
34
五、第二次勘探和发展高潮, 巩固第二大油田地位
(1983~1995—复式油气带勘探)
思想解放和科技进步促成第二次勘探 和发展高潮,石油储量、产量翻番,石 油年产量突破3000万吨,连续9年产油 3000万吨以上
.
35
1、新区勘探,发现以孤东、埕岛油田为代表的一大批
新油田 2、老区深化勘探,多个油田探明储量倍增 3、神奇的1984年 4、科技进步支撑勘探 ① 三维地震 ② 稠油热采 5、探明石油储量快速增长 6、石油年产量突破3000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① 从简单背斜到“五忽”认识 ② 重新厘定地层划分和对比关系,确定主要断裂组 合关系和整体构造格局,构造面貌与60年代中期大相径庭。 与后来应用三维地震结合钻井资料编制的构造图,主体框 架基本相同。 ③ 22个断块的区划分方案沿用至今。
.
23
.
24
③ 突破了“正断层都是高角度断层” 的传统认识
.
.
31
.
32
3、原油年产量连续3年急剧下降 1978:1946万吨
1981:1611万吨 年均减111.6万吨
.
33
4、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 基本框架
① 地层统层,原沙二下亚段划为沙三上亚段 ② 编制了全盆地沙河街组沉积体系分布图,正 式确定东营凹陷沙三上河流三角洲体系 ③ 认识到多油源、多层系多类型储集层、多油气藏 类型特点 ④ 总结二级构造带控制油气聚集,多种油气藏并存 规律
1、勘探认识的误区 2、年探井工作量和探明储量大幅度 降低 3、原油年产量连续3年急剧下降 4、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 基本框架
.
30
1、勘探认识的误区
“打扫房间”和“精查三小”
2、年均探井和探明储量大幅度降低
年均探井不足100口 仅探明利津、宁海、单家寺、义和庄、义北、套尔河等6个油田 合计探明储量1.95亿吨,年均2780万吨,为前14年的36% 其中:1978年净增 -3372万吨
初产555吨/天,当时全国最高产油井 意义:① 发现沙河街组高产Fra bibliotek② 命名九二三厂
.
15
.
16
“五忽”特征--对复杂地质特点的最初总结
油层忽厚忽薄 忽有忽无 忽上忽下 忽油忽水
油质忽稀忽稠
.
17
三、第一次勘探高潮, 建成我国第二大油田
(1963~1975年--构造油气藏勘探)
1、发现胜坨油田,促成华北石油会战 2、勘探东营凹陷中、北带 3、勘探东营凹陷南坡和惠民凹陷 4、详探开发东营凹陷中央带 5、重返凸起,发现孤岛和埕东油田 6、建成全国第二大油田
25
④ 建立了复杂断块油田早期滚动勘探开发基 本程序
整体部署,分批实施,断块交叉,
及时调整,逐步完善。
.
26
5、重返凸起勘探,发现孤岛和埕东油田
发现井:渤2井 位 置:孤岛凸起顶部 时 间:1968年 油气层:馆陶组,23层57米 试 油:初产油13.2吨/天 意 义: ① 发现胜利油区第二个亿吨大油田—孤岛
.
8
华5井
时间:1959年 位置:河南开封通许县底阁镇
太康隆起。 结果:N以下P
无显示 意义:证实古生界隆起
.
9
二、胜利油田的发现
(1960~1962年)
按陆相石油理论下凹找油, 发现胜利油田
.
10
1、发现生油岩--华7井
时间:1960年。 位置:山东商河县
惠民凹陷沙河街继承性背斜构造 结果:钻遇沙河街组暗色泥岩 意义: ① 建立“沙河街组”
.
20
坨11井获日产千吨高产
时间: 1965年1月25日 油层:沙二段--沙三上亚段 试油:初产油1134吨/天 意义:全国第一口千吨油井
.
21
2、勘探东营中北带
发现永安、现河、郝家、滨南、宁海、平 方王、尚店、广利等油田
3、勘探东营南坡和惠民凹陷
发现纯化、金家、临盘等油田
.
22
4、详探开发东营凹陷中央带
.
18
1、发现胜坨油田,促成华北石油会战
坨7井(原营5井)沙二段获高产油流 时间:1963年 位置:胜利村构造顶部东侧 油层:沙二段--沙三上亚段 试油:部分可能油层初产油36吨/天
(1964年补开全部油层初产油361吨/天)
意义:① 发现胜坨油田——大型构造油气藏 ② 中央批准华北石油会战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