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LY J7110841A-2014汽车塑料外饰件用面漆涂料标准编 制: 夏斌校 对: 周高良审 核: 张诗福审 定: 江克洪标准化: 伍永会批 准: 金圭泰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四月前 言本标准是对JLYY-JT167-08《汽车塑料外饰件用面漆涂料标准》的修订,与JLYY-JT167-08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增加了对清漆原漆性能的检测;——对性能指标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对原漆施工性能的检测;——删除对清漆细度的检测;——对漆膜膜厚做了补充;——对章、条进行了重新编排。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整车工艺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斌。
本标准于2014年4月30日发布,2014年5月10日实施。
本标准所替代的标准更替情况为——JLYY-JT167-08(2008年6月15日发布并实施,本标准于2011年9月9日第一次修改,于2012年01月12日第二次修改)——JLYY-JT164-05(2005年3月首次发布);I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外部塑料基材(如PP、PE、PBT、ABS、PC、PA、SMC等)装饰件用面漆涂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产品检验、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2014年5月10日之后新研发车型的车身外部塑料基材装饰件用面漆涂料,2014年5月10日之前已量产的产品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724-1979 涂料细度测定法GB/T 1725-2007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 (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GB/T 1728-1979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 1740-2007 漆膜耐湿热性测定法GB/T 1766-2008 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 9276-1996 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753-2007 色漆和清漆 杯突试验GB/T 9754-2007 色漆和清漆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 漆膜之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 13491-1992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GB 24409-2009 汽车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Q/JL J100003-2009 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Q/JLY J711079-2009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Q/JLY J7110034A-2010 中涂底色漆遮盖力试验方法Q/JLY J7110088A-2010 涂料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Q/JLY J7110090A-2010 涂料粘度测定法Q/JLY J7110130A-2010 涂料电阻测定方法Q/JLY J7110645A-2012 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涂料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固态涂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的总称。
3.2色漆(含金属漆和本色漆)含有颜料的一类涂料,涂于底材时,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漆膜。
3.3清漆不含着色物质的一类涂料,涂于底材时,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透明漆膜。
3.4面漆多层涂装时,涂于最外层的色漆或清漆。
3.5活化期多组分的涂料分装混合后,可使用的最长时间。
3.6汽油是四碳至十二碳复杂烃类的混合物,可用于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
3.7乙醇汽油在不添加含氧化合物的液体烃类中加入一定量变性燃料乙醇后用作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加入量以体积分数计,如10%、25%等,以E10、E25等表示,以此类推。
E100表示纯乙醇燃料。
3.8甲醇汽油在不添加含氧化合物的液体烃类中加入一定量变性燃料甲醇后用作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加入量以体积分数计,如15%、30%等,以M15、M30等表示,以此类推。
M100表示纯甲醇燃料。
4 技术要求4.1 原漆性能要求4.1.1 外饰件色漆原漆性能要求见表1。
表1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1 容器中物料状态 均一、无硬块和异物 目视2 黏度 s * Q/JLY J7110090A-20103 固体分 % * GB/T 1725-20074 细度 μm 本色漆≤10 GB/T 1724-19795 贮存稳定性(20℃) 月 ≥6 Q/JLY J7110088A-20106 活化期 h * 5.17 限用溶剂含量 % 苯≤0.3、甲苯、乙苯、二甲苯总量≤40、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乙醚、乙二醇甲醚醋酸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总量≤0.035.28 重金属含量 mg/kg Pb≤1000;Cr6+≤1000;Cd≤100;Hg≤1000 5.3注: 凡带有“*”项目技术要求初期按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待批量供应2个月后由技术部与供应商协商确定最终认可的技术规范。
4.1.2 外饰件清漆原漆性能要求外饰件清漆原漆性能要求见表2。
表2序号 项 目 技 术 要 求 检测方法1 容器中物料状态 无异物,无硬块,易搅拌成粘稠液体 目视2 粘度s * Q/JLY J7110090A-20103 固体分 % ≥45%(125℃/60min) GB/T 1725-20074 存储稳定性(20℃)月 ≥6 Q/JLY J7110088A-20105 密度g/ml * GB/T 6750-20076 电阻MΩ * Q/JLY J7110130A-20107 限用溶剂含量%苯≤0.3;甲苯、乙苯、二甲苯总量≤40;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乙醚、乙二醇甲醚醋酸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总量≤0.03GB24409-2009附录B表2 (续)序号 项 目 技 术 要 求 检测方法8 重金属含量(mg/kg) Pb≤1000;Cr6+≤1000;Cd≤100;Hg≤1000GB24409-2009附录D、附录E9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满足GB 24409-2009中表1 A类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附录A 注: 凡带有“*”项目技术要求初期按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待批量供应2个月后由技术部与供应商协商确定最终认可的技术规范。
4.2 施工性能要求4.2.1 外饰件件色漆施工性能要求表3:表3序号 项 目 技 术 要 求 检测方法1 施工粘度s * Q/JLY J7110090A-20102 施工固体分(2g/120℃/120min)* GB/T 1725-20073 遮盖力μm 金属漆 ≤20 ,本色漆 ≤45 Q/JLY J7110034A-2010注: 凡带有“*”项目技术要求初期按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待批量供应2个月后由技术部与供应商协商确定最终认可的技术规范。
4.2.2外饰件清漆施工性能要求表4:表4序号 项 目 技 术 要 求 检测方法1 烘烤条件 70~80℃×20~30min 完全干燥 GB/T 1728-19792 施工粘度s * Q/JLY J7110090A-2010 注: 凡带有“*”项目技术要求初期按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待批量供应2个月后由技术部与供应商协商确定最终认可的技术规范。
4.3 漆膜性能要求漆膜性能要求见表5表5序号 项 目 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 备注1 外观平整、光滑、△E≤1(45°金属漆)△E≤0.8(45°本色漆)目视、仪器2 光泽(200) ≥90 GB/T 9754-20073 膜厚μm 色漆:12~25μm;清漆: ≥40μm;Q/JLYJ711079-20094 杯突试验 mm ≥5 GB/T 9753-20075 附着力 级 0/1 GB/T 9286-19986 铅笔硬度 ≥BQ/JLYJ7110645A-20127 耐水性 40℃水中,连续浸泡240h,无颜色变化、无起泡,二次附着力0或1级5.48 耐碱性(0.1mol/L NaOH) 无起泡、变色、二次附着力0或1级(24h) 5.59 耐酸性(0.1mol/L H2SO4) 无起泡、变色、二次附着力0或1级(24h) 5.610 耐燃料性 无起泡、变色、铅笔硬度≥B 5.7 包括汽油、甲醇汽油、乙醇汽油、纯甲醇燃料、纯乙醇燃料等所有种类的液体燃料均适用11 耐热性 无起泡、变色、二次附着力0或1级 5.812 耐湿热性 无起泡、变色、二次附着力0或1级 5.913 耐冲击性 cm ≥30 GB/T 1732-199314 抗石击性 级 ≤2 5.1015耐候性(QUV1000小时,UVA-340灯管)外观 无粉化、无起泡、无裂痕5.11光泽变化 % ≤15附着力 级 0或1色差 ΔE≤2表5 (续)序号 项 目 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 备注16自然老化(12个月)外观 无粉化、无起泡、无裂痕5.12光泽变化 % ≤15附着力 级 0或1色差 ΔE≤2注: 凡带有“*”项目技术要求初期按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待批量供应2个月后由技术部与供应商协商确定最终认可的技术规范。
5 试验方法5.1 活化期(使用期)将涂料各组分的温度预先调整到(23±2)℃,然后按照产品规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取出300mL装入500mL密封良好的容器中,在(23±2)℃放置规定的时间后,然后观察容器中状态,检查试样有无胶化现象,若一切正常,则进行喷板试验,如果漆膜外观、性能符合要求,则认为合格;若未达到规定时间,混合试样中出现胶化或结块现象,使喷涂施工无法进行,则适用期失效,认为不合格。
5.2 溶剂型涂料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乙二醇醚及醚醋含量的测定按GB 24409-2009中附录B进行测定。
5.3 铅、镉、汞及六价铬含量的测定按GB 24409-2009中附录D、附录E进行测定。
5.4 耐水性(加速耐水试验)向水槽中加入足够量的去离子水,调节水温40±1℃,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该温度,然后开始槽内水的循环和通气,将试样置于试板架上,试样的2/3浸泡于水中,保持试样之间相隔至少30mm,与槽底和槽壁至少相隔50mm,试验期间不断改变试样在槽中的位置,变动时间间隔不得超过3d,到达规定时间240h后,将试样从槽中取出,用滤纸吸干水迹即可检查试样表面的失光、变色、起泡等现象并测试附着力状况,以评定漆膜的耐水性能。
试验结果按照GB/T 1766-2008进行描述。
5.5 耐碱性将试样在恒温恒湿(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放置24h,然后将试样连续浸泡在0.1mol/L的NaOH溶液中24h,到达规定时间后,用水将试样清洗干净,并用适宜的吸湿纸或布擦拭试样表面除去残留液体,恢复时间1h,观察漆膜表面失光、变色、起泡等现象并测试附着力,以评定漆膜的耐碱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