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阳节主题班会

重阳节主题班会


重阳习俗
赏 菊
登 高
插茱萸
茱 萸 花
重 阳 糕
重 阳 习 俗
茱 萸 果
菊 花 酒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J:\儿童歌曲 - 游子吟.mp3。
阅读故事
• 有一天,做母亲的发现儿子在看电视,便对 他说:“××,下学期你就读初三了,怎么 能整天都在看电视?还不快去学习?”刚说 完,便听到“啪”的一声响,做母亲的被吓 了一大跳,原来是儿子一掌拍在桌子上,接 着便听到儿子大声地吼:“谁整天看电视 了!”说完便走进自己的房间,并用力把门 关上,做母亲的眼泪立即就掉下来,心里难 受极了。 听完这件事,同学们有何感想?请大家就 这件事提出自己的问题。
我们既没有钱,也没有太大的能力, 尊老、敬老是长大了的事,你们说 对吗?
曾经有一个记者向比尔· 盖茨提出了一个问 题“你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么?比尔· 盖 茨说道:“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世上最不 能等待的事就是孝顺。” 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 欲养而亲不在”。做晚辈的若等到有一天“子 欲养而亲不在”了,你再说后悔,可就什么都 晚了。
-———初一(1)班“九九重阳”主题班队活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
九 遥 每 独 月 知 逢 在 九 兄 佳 异 忆 弟 节 乡 三 登 倍 为 唐东 高 思 异 兄 处 亲 客 王弟 , 。 , 维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 重阳节。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 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 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至今 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那么,现在的我们能做些什么? 做好自己的事
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尊重、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照顾长辈
推而广之,尊重、孝敬所有的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①常问好、讲礼貌,让长辈舒心;
②少空谈、多帮忙,让长辈省心;
③求上进、求正道,让长辈放心; ④勤学习、苦钻研,让长辈开心;
⑤遇难了、勤商量,让长辈称心;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起源于 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 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 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 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祝的吉利日子,并且 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 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 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 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 更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三)讨论问题三 如何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心
• 说出父母为你所做的十件事之后, 再说出一两件父母为你所做的事; 你如何关心父母,说出你为父母所 做的五件事
讨论问题四 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同学分八个 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 (1)耐心听父母把话说完 (2)努力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告诉 父母。 (3)勇于承认错误,不断改正缺点, 决不用新的谎言掩盖 (4)与父母共同参与劳动,或一起做 做家务。
(一)讨论问题一: 母亲为什么难过, 母亲当时的心情:
• ①母亲本来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反而不 为自己儿子所理解,有所失望。 ②想不到儿子会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 很伤心。 其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 的共同心愿。“可怜天下父母心”
(二)讨论问题二 请从你的角度谈事件中儿子的心情:
• ① 可能他刚刚开始看电视,母亲就说他整 天看电视,不符合事实,所以他发脾气。 ② 认为放假,自己老是被父母管着,很烦。 ③ 认为母亲唠叨,不分青红皂白乱批评, 反感。
(1)养老,在物质生活上照顾赡养长辈。 (2)敬老,在精神生活上真正敬重长辈。 (3)尊老,用学业上的进步让长辈感到欣慰。 (4)报恩,将孝敬长辈的爱心推及到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⑥遇矛盾、能宽容,让长辈顺心。
做一张孝敬卡,在卡片上, 请写上你对长辈感恩话语...... 写下你对他们的承诺......
每个人都会老去的,爷爷奶奶的今天,就 是爸爸妈妈的明天,也是我们的将来。尊重 老人其实就是尊重我们自己。今天我们嫌弃 老人,以后当我们年老时,儿孙同样也会嫌 弃我们。今天父母长辈为我们遮风挡雨,明 天我们就应该是他们头顶上的一片蓝天。 同时,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重, 养老、敬老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我想更 是一种社会责任,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