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

高中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

历史材料题解答方法及万能模板
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方法
一、粗审材料
第一遍,粗读(看),明白大体内容,不要在个别字、词上纠缠,明确材料指向的是哪个知识板块。

二、审准设问
首先,审出问题的条件限制词语:即解题的范围。

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1、“根据材料概括”,“比较材料a跟材料b”“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作答时则要紧扣材料。

2、注意问题中的形容词。

其次,审出问题的中心词:即解题的对象或内容,提高答案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比如问题“李鸿章、康有为的主张在近代中国难以成功实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的中心词即为“根本原因”,那你就知道应该怎么作答了吧
最后,审分值:注意问题后面的分值,一般“分值大,答案详尽一点;分值小,答案简略一点”,切不可因问题正是自己擅长的便进行长篇大论的分析。

三、二审材料,这一步主要做到两点:
1、审材料出处,即要注意材料的开头结尾。

特别是材料末尾下划线后紧跟着的书名号:例
如——1914年袁世凯《祭孔令》,便可得出人物、事件、时间等有效信息。

2、划中心词和中心句,提炼材料的大意和中心思想。

一般中心句置于材料的开头或是结尾;
而中心词的则主要与课本结合起来,即自己平时经常在课本、习题、试卷中碰到的词语,
往往就为材料的中心词;根据中心句和中心词确定材料的中心思想。

这一步尤为关键,
同学们只要在平时多加强训练,火眼金睛,指日可待。

四、三审材料:
带着审准的问题再仔细好审材料,一一对应好每一个问题的材料所在,开始给出答案
的雏形,即可在草稿本上列出答案的小提纲,把握答案的大方向,防止在正式作答时
出现偏误。

五、组织答案:
指导思想——材料第一,教材第二(即答题时紧扣材料,做到“怎么问就怎么答”,根据自己所划的条件限制词和中心词进行作答)。

作答主要分三步
1、按问按分列,答好第一问,分多详写,分少简写。

如果某一问有几个要求回答的中心词,
那么在作答时最好把表示回答内容的中心词(如原因、意义、措施、区别等)写在具体
答案前面;同时组织答案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一般一问为一段,一问有几
个答案要点的话,用序号标示出来。

2、运用辩证观点,保证答案全面性。

即对于“评价”“启示”“说明”“经
验教训”类问题,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和组织答案,不要在某一个方面展开
叙述或分析,当然对于共产党这种总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一般只出示它好的一面;
对于认为很难的问题,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能答多少就答多少,不要空题,因为高
考评卷时,对错答的不负分,另外,对于那些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的问题,评分标
准往往是“答案合理即可得分”,实际上给每位考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3、语言要精简,要使用正确的历史名词、历史术语。

从高考文综历史评分细则来看,其
明确规定“用词不准或词不达意者”,均只给少量分数或者不给分。

历史学科中有许
多概念和专有名词,例如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土地所有制、君主立宪制、资本原始
积累、工业革命、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世界格局、全球化等,
必须准确表达,不能张冠李戴
高考历史材料题分析方法和公式
1、历史背景类=(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3)文化背景=思想+科技+教育+……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2、历史特点类
从背景、时间、目的、过程、内容、措施、程度、范围、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
3、历史原因类:
(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政治+经济+思想)
(2)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
根本原因:从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和主观需要等方面考虑。

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管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进行思考;
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4、根本原因类:
经济现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考虑
政治现象:从经济方面考虑;
思想文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经济方面考虑;
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1)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2)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3)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6、比较类:
首先要明确比较对象(是相同、是不同、还是异同),从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特点、方式、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然后行文上为”都-----“;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首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A.---B---C---”
7、影响或意义类:
影响或意义=(积极+消极)(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8、判断成败及原因类:
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
(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9、性质分析类:
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
10、历史评价类
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
⑵事物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
⑶观点评价=是什么(材料的观点或你的观点)+为什么(你的理由)+怎么样(对错的根源及正确的观点)
11、启示、认识类:
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
12、开放性问答题
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否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

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

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不管面对多难的试题,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同学们一定要有相信自己的霸气!
即面对问题时,握紧你的小拳头
“小样,姐(男同胞请自行改成哥,前面的小也请去掉)要是搞不定这破题,姐就……(请自行添加你的霸气宣言)”。

我推荐“诅咒出卷的老师一辈子吃方便面,只有调味包,没有面!”(反正我不吃方便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