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教师教育良心及其培养

浅谈教师教育良心及其培养

浅谈教师教育良心及其培养
教师的教育良心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它既是教师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积极履行教育职责的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又是一种高度自觉的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评价的能力。

教师的职业良心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自我评价机制的存在。

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常常会遇到社会、学校、同事甚至学生的不公正的对待,会面临许多矛盾。

教师的职业良心一方面抚慰自己,对自己职业生活作出公正的评判;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即使是遇到较大的委屈时依然能够按照职业良心的指示行事,做到所谓的“事业为重”。

所以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精神人格的保护神,是教师鞠躬尽瘁,积极耕耘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教师的职业良心能够调节教师的行为。

在教师做出某种行为之前,职业良心对行为的动机进行检查。

在行为进行过程中,职业良好起监督作用,由于良心的发现,自觉保持正直人格,不做亏心事。

在行为之后,职业良心能够对行为的后果作出评价。

对良好的后果和影响,得到内心的满足和欣慰,对不良的后果和影响,会表现出内疚、惭愧。

怎样培养和增强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要具有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如果没有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无从谈起。

上课迟到,随意调课,不懂装懂,错了不敢更正,这都是对教学不负责任。

第二,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品质。

一个具有高尚师德品质的教师,必然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辛勤劳动。

为了顾全大局,甚至牺牲个人的利益。

一旦自己做错了事、良心上必然感到不安,会千方百计把损失补回来。

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良心就没有道德。

教师,首先是守住做人的底线。

这底线是什么?就是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首先应当把握它是否遵循了作为一个人、作为社会一分子,所必须具备的最起码最基本的原则。

要守住做人的底线其实也不难,只要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记住自己是人;是人就要干人事。

牢牢记住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教师就要讲良心、重品行,作表率。

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否与“人民教师”相符。

作人要讲良心,作为教师要讲教师的职业良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