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原子离子及元素的关系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粒子电 性
不显电性
带正电
带负电
符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
Na、S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如
Na 、Mg
用阴离子符号表示,如
Cl 、OH
联系
得到电子得到电子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失去电子失去电子
分子、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微粒
项目
分Hale Waihona Puke 子原 子离 子概 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就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分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既将种类,又讲个数
使用范围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举例
水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或说水中含有氢元素与氧元素
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
联系
元素与原子就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原子就是元素的个体,就是构成并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微粒;元素就是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可以包含几种原子
元素的性质,特别就是它的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非金属元素
≥4(氢为1)
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稀有气体元素
=8(氦为2)
难得失电子(常称为稳定结构)
极难发生化学 反应
离子与原子的比较
粒子种类
原 子
离 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
别
粒子结 构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化学计量数与符号的关系
化学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前加上化学计量数,如:2H、2H 、3Na ,只表示分子、原子、离子的“个数”,不表示物质与元素
联
系
得电子 得电子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失电子 失电子
构 分
成 裂
分子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
用化学式表示,如:
H 、He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
H、Fe
用离子符号表示,如:
Na 、CO
微 粒
的
运 动
物理变化就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如:水的蒸发
化学变化就是原子运动的结果,如:水的电解
离子运动的结果可能就是物理变化,也可能就是化学变化,如:NaCl的溶解就是物理变化,NaCl与AgNO 反应就是化学变化
分子与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项 目
分 子
原 子
不同点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分成原子
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构成物
质情况
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
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但分子就是由原子构成的
相 同 点
1、质量与体积都很小
2、都在不停地运动
3、粒子间由间隔
4、都就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5、同种粒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粒子性质不同
注 意
事 项
1、分子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就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就是由原子构成的
4、对于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就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元素原子的结构特征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类别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性质
结论
金属元素
<4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较易发生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