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名词解释

会计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2.理性的经济人3.有效市场4.股东5.股票6.用脚投票7.用手投票8.财务状况9.公司的外部利益集团10.财务会计11.管理会计12.审计13.财务管理1.相对于人的需求来说,任何资源都可能是稀缺的。

资源的稀缺性是被人类自身“制造”出来的,人类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这种追求本身会遇到时间、空间和各种资源的限制。

2.人们通过各种努力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3.没有人能长期、系统地欺骗资本市场,市场能分辨出会计指标中真正反映企业业绩的部分和纯粹属于经理人员操纵的部分。

4.是指股份公司的“老板”,他按规定向公司投入一定量的资本,公司向其提供能证明其拥有该公司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

5.公司向股东提供的能证明其拥有该公司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

6.如果股东认为公司的经营管理欠佳,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将所持有的股票卖掉,即通常所说的“用脚投票”。

7.通过股东大会来干涉公司的经营,称为“用手投票”。

8.是指在某一时点上公司各项资产的分布、债务的构成等。

9.是指那些存在于企业外部、与企业在利益上有着一定关联性的各种单位与个人。

10.是以外部信息使用者为导向,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企业管理者经营管理业绩的信息。

11.是面向管理当局,为他们更有效地管理企业提供各种信息。

12.站在中立的角度,对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进行检查。

13.从企业货币资金的筹集、使用等角度出发,力求在最佳的时点、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适量资本,同时,以最经济的方式保有和使用资本.、简答题1.简述信任对企业存在与发展所起的的作用。

2.简述会计信息系统对股份公司的股东来说所起的作用。

3.简述财务会计产生的背景。

4.简述会计对公司债权人的的作用。

5.简述会计对公司经营管理部门的作用。

6.简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7.简述审计对财务会计信息的作用。

8.简述财务管理的作用。

9.为什么说会计是两权分离的产物?试用理性经济人加以解释。

10.如何确定股票的市场价值?11.每年上半年上市公司都要公布其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为什么上市公司要公开其财务报表,所公开的财务报表为什么要经过独立审计?12.财务状况是指什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3.简述财务会计、审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

14.简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作用。

1.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理性经济人在争抢有限资源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相互之间的信任就会成为问题。

如果企业的各成员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就不能合作;而没有合作,企业就难以为继。

有效市场假设表明,如果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成员之间存在欺骗行为,最终只能由他们承担其机会主义行为的后果。

可见,信任构成了企业以及企业内部成员相互合作的基础。

2.①通过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股东和其他投资人制订投资决策提供有用信息;②报告公司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业绩,以帮助公司的所有者合理评价管理当局的成绩;③提供详细反映企业现金流入、流出及未来流量分布的信息,帮助股东评估企业未来经营过程中是否存在现金周转不畅所引发的财务风险。

3.会计产生于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两者较为彻底的分离,是在股票市场出现之后。

在股票市场产生之前,一个公司的股东有限,且每个股东都有权要求管理者提供信息。

但在股票市场上,一个公司的股东可能成千上万,上市公司的绝大多数股东无法通过与公司管理当局直接联系获取信息,但他们又有权了解公司管理当局对自己资本的经营、管理情况。

为解决这一矛盾,以面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经营状况信息的财务会计应运而生。

4.债权人与公司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

公司是否具有持续经营的能力、是否能顺利地还本付息,是债权人、特别是长期债权人所关心的。

债权人想要获得这些信息,就需要依赖会计所提供的相关信息。

5.经营管理部门可以依靠会计信息系统,将生产各环节所发生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环节或每一步骤的最佳成本水平,以此为标准来达到控制、降低企业产品成本的目的,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6.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存在于企业内部,其中,财务会计以外部信息使用者为导向,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管理者经营管理业绩的信息;管理会计面向管理当局,为他们更有效地管理企业提供各种信息。

7.审计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检查确定管理当局所报告的信息是否可靠,从而保证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使上市公司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值得信任。

8.财务管理能够从企业货币资金的筹集、使用等角度出发,力求在最佳的时点、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适量资本,同时,以最经济的方式保有和使用资本。

使企业具备充足的偿债能力,不仅能提高企业的效益,还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失败风险。

9.在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前提下,投资者投入资本后,就由经营者来运营、管理这些资本。

理性经济人往往通过各种努力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经营者可能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能会采取一些对投资者不利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投资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了解并随时控制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以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这都以会计信息为基础。

所以,两权分离以后,会计就成为经营者向投资者传递公司经营情况信息最有效的手段。

10.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后,由于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供求关系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股票的市场价值波动较大,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高出价值,也可能低于价值。

对一种在股票市场上买卖较为频繁、交易活跃的股份公司的股票而言,它的市场价值就是指最新时点股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

11.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东可能成千上万,绝大多数股东无法通过与公司管理当局直接联系获取信息,但他们又有权了解公司管理当局对自己资本的经营、管理情况。

为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信息的财务报表,同时为他们做投资决策提供信息。

外部信息使用者无法了解公司的内部信息,就无法确定公司管理当局提供的信息是否可靠。

在实践中,管理当局向外界提供虚假信息的实例不断发生。

为了限制管理当局在提供信息过程中可能的欺骗行为,保证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经过专门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的可靠性进行检查,即进行独立审计。

12.财务状况,是指在某一时点上公司各项资产的分布、债务的构成等。

财务状况的好坏,不仅包括各项资产的分布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一些不良资产,还包括债务结构是否合理、公司举债规模是否过大、各项债务到期的时间间隔是否均匀分布等。

13.财务会计、审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组成了现代会计的基本框架。

其中,财务会计旨在全面、完整、概括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审计则是站在中立的角度,对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鉴证,以确保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管理会计完全服务于管理当局有效地进行决策和生产过程控制的需要。

财务管理更多地从企业货币资金的筹集、使用等角度出发,力求在最佳的时点、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适量资本,同时,以最经济的方式保有和使用资本。

14.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即企业所有资产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的形成来源。

利润表反映企业某一时期经营活动的成果,即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情况。

名词解释1.交易2.事项3.资产4.会计主体5.负债6.所有者权益7.会计要素8.收入9.费用10.利润11.账户12.原始凭证13.借贷记账法14.会计分录15.分录簿1.交易是指发生在两个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

2.事项是指发生在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资源的转移。

3.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4.会计主体指需要进行会计核算与报告的经济主体,也可称为报告主体。

5.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6.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7.会计要素是企业交易、事项的具体化,是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也是账户的归集和概括。

企业会计一般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8.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9.费用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10.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

11.账户是指根据管理需要和信息使用者的具体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的科学的再分类,并给每一类别以标准的名称和结构。

12.原始凭证是指在交易或事项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用来证明交易或事项的发生、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最初书面证明文件,它是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

13.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记账方法。

14.会计分录是指按照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要求,对交易或事项列示应借、应贷的账户和金额的一种记录。

15.分录簿是根据原始凭证,按时间顺序,依次记录每一交易或事项的簿籍,因此又被称为日记簿。

五、简答题1.简要描述会计循环。

2.简述交易、事项与情况的关系。

3.简述交易、事项对会计恒等式保持不变的影响类型。

4.以资产类账户为例,简述账户的结构。

5.设置账户应当符合哪些要求?6.简述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7.简述原始凭证的分类。

8.简述原始凭证的主要要素。

9.什么叫账户?简述账哪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10.简述普通分类簿的优点。

11.简述特种分类簿的优点。

12.资产必须同时具备些特征?13.简述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区别和联系。

14.会计要素的划分对会计核算有什么重要作用?15.简述会计恒等式的意义。

16.简述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1.会计信息处理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其基本步骤是:①交易分析;②编制分录;③过账;④编制调整前试算平衡表;⑤编制期末调整分录并过账;⑥编制调整后试算平衡表;⑦编制正式财务报表;⑧结账并过账。

2.交易、事项和情况是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经济数据或输入数据。

①交易是指发生在两个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

这种转移可以是双向交换,也可以是单向的。

②事项主要指发生在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的转移。

③情况往往是多件事项共同作用后的一种结果。

通常,它还可以解释为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但既未发生交易又未发生事项而对企业会计要素可能造成的影响。

目前在我国会计工作中,习惯上将交易、事项和情况统称为“经济业务”,即指那些发生在主体与主体之间或主体内部、导致各会计要素产生实际数量变化的经济活动。

3.①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会计恒等式保持不变;②负债项目之间此增彼减,会计恒等式保持不变;③资产与负债项目同增,会计恒等式保持不变;④资产与负债项目同减,会计恒等式保持不变;⑤资产与所有者权益项目同增,会计恒等式保持不变;⑥资产与所有者权益项目同减,会计恒等式保持不变;⑦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此增彼减,会计恒等式保持不变;⑧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会计恒等式保持不变。

相关主题